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分享优秀资源 > 正文

浅析如何做好高考前强迫症学生心理辅导

  发布者:张士燕    所属单位:盘州市第十二中学    发布时间:2018-10-23    浏览数( -) 【举报】

           浅析如何做好高考前强迫症学生心理辅导

                      【摘  要】:高中时期是人生成长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是一个关键的时期。高中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影响其健康的发展。其中,考前强迫症对学生的影响较大,为此,想办法缓解高三学生的考前心理问题便成为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三  强迫症   心理辅导

    高中时期是人生成长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是一个关键的时期。高中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影响其健康的发展。为此,我们对我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方面进行专门的抽样调查。其中,高三年级的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高三年级因子超过期2分的人数与比例

排序

因子

均分超过2的人数

所占百分比

1

F2(强迫症状)

58

48.7%

2

F4(抑郁症状)

48

40.3%

3

F5(焦虑症状)

47

39.4%

4

F8(偏执因子)

47

39.4%

5

F3(人际敏感)

42

35.2%

6

F6(敌对因子)

24

20.4%

7

F9(精神因子)

20

17.1%

8

F1(躯体化症)

19

16.8%

9

F7(恐怖因子)

12

10.2%

注;高三年级抽样学生人数为119人,总分大于160分学生人数为64人,所占百分比53.8%,其中有48.7%的学生有的强迫症状,有40.3%的学生有抑郁症状,有39.4%的对学生有焦虑症状,39.4%的学生有偏执症状。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我们初步得到出结论,高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且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受到强迫症状困扰前来咨询的学生比例最大,这一问题应当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这也是常常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大幅度、突然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往往不易被当事者或身边的家长、教师理解。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是由于家教过严或过于刻板,在学习中经常体验失败感,在班级中人际关系不良。他们的人格发展也相应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偏执刻板,急躁好强,内倾退缩。经常表现为:反复推敲,反复评价,求全责备,遇事过分细致,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

    强迫性神经症是指不由自主地出现某些想法和动作,本人不能以主观意志加以克制。也就是说,主观上明知这念头、情绪或行为是没有必要的,是不值得去想、去做的,可是自己却不得不去这样反复去想、去做,不去这样想这样做就感到很不舒服、很不安全,而且常常是越想去掉这样的念头或行为,这念头或行为却越强烈,令人十分苦恼。

    在高三年级学生中出现的强迫症状主要表现有:反复检查自己做过的题,以致考试时不能完成试题;一提起笔,就反复练字,无法控制,影响完成作业的效率;怕忘带文具,反复检查书包,以致常常迟到;头脑中反复出现一些字句,思考一些无意义的问题;出现冒险性想法导致出现自虐行为……一般来讲,虽然具有强迫症状,但是只要能够正确认识与对待,就不会对其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有的学生在杂志中了解到一知半解的相关知识,对号入座,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困扰,从而影响学习。如果能够帮助他们对此症进行合理认识,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地自我调节就会最大限度的减轻困扰。

(一)接纳自我

    经常受到强迫症困扰的学生,大多是较为自卑的。他们往往较一般学生更为苛求自我,主观上认为只有在不断追求完美中才能获得自信、自尊,结果适得其反,往往会因为追求不切合自身实际的目标而体验到更多的失败与挫折,造成经常进行否定自我的负性评价。存在此类心理困扰的学生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己有能力干的事不懈去干,而对自己没有能力干的事却过于耿耿于怀,执着去做。这就需要引导他们降低对自己过高的要求,接纳当前自我,正确对待自己不甚满意的方面,在自己能够改变的方面积极改进,不断获得成功感以及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特别是那些强迫症状程度较为严重的学生,往往在成长的早期阶段就已经深受强迫症状的困扰,在如何对待自身,如何对待家庭方面存在诸多误区。在咨询起始阶段,需要做好宣泄引导工作,以及认知调整工作,而不是局限在问题的表面。作为家长与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接纳自我。

(二)接纳当前的症状表现

    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强迫症并不是可怕与不可治愈的心理疾病。只要我们了解它的“发作”规律与特点,就可以正确对待它。此症最忌讳心理慌恐,特别是那些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我控制不了自己了,我完了,这还怎么参加高考啊。结果,低效率的学习状态似乎又“印证”了这一点,造成更加可怕的负性心理评价。因此,对已经出现了强迫症状的学生,需要引导他们在接纳自我的同时,接纳出现的症状,只当这些症状的来临是不期而遇的老朋友,需要用一段时间接待,接待的过程中可能要耽误学习,但当“它”走了之后,再加倍努力赶上就行了,不要过度焦虑,以平静、接受而不是以烦躁、对抗的态度对待强迫症状。

(三)主动与人交往,拓展注意范围

    此类学生,往往注意力过多关注自身感受,忽视身边的人和事。应当帮助他们在逐步调节自身性格的同时,拓宽注意范围,学会主动关心,体谅他人,尝试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学会与他人交流,把自己的内心感受不压抑在心里,尝试着表达出来。特别是尝试主动帮助他人,在助人的同时可以体验到自我价值感,这是非常有益的。越是把指向于内的注意力转变为指向于外,那么,强迫症状就会相应减轻。心理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与自己的父母坦诚交流,尝试理解父母的辛苦,并主动、适当的把自己对父母的不满表达出来,减轻误解,尽可能结交好朋友,了解他人的心理感受,特别是高考前紧张、焦虑的程度,这样也可以在同感中获得心理减压。此外也可以利用兴趣爱好,转移紧张情绪。

(四)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不断暗示自己:被强迫症状干扰的学生同样能够坚持学习,而且,也必须要坚持每天适度按计划去学习。一旦在学习中能够完成既定计划,那么就容易减轻焦虑,体验到愉悦感、充实感,从而转移过多指向于症状的注意力。

(五)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

往往到了高三,为了实现最终的目标,日以继夜,争分夺秒,却忽略了人体运行规律,张驰失衡,容易造成神经系统的不平衡,所以应当注重有规律地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让紧张的心情在肌肉的松弛训练中得到放松,这是保证优质睡眠,与心理问题相抗衡的一剂良药。

    通过以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高三学生考前强迫心理,稳定情绪,以正常的心态应对高考,相信学生在高考中一定能考出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国家的栋梁!


分享优秀资源

最新分享优秀资源

热评分享优秀资源

热门分享优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