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分享优秀资源 > 正文

感恩师爱

  发布者:支坤    所属单位:盘州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18-10-07    浏览数( -) 【举报】

《感恩师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学会科学处理与老师的关系,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提高师生交往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查找歌颂老师或者师生关系的名人名言、散文、歌曲、电影等作品,学会自主学习;通过课堂设置疑问和师生面对面的交谈,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方法,掌握一定的学习和沟通技巧。
3、知识与技能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拍摄老师工作的照片、录像,制作课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认识教师工作的辛劳,自觉增进师生情谊,养成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教师的多重角色与工作特点。
三、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四、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为此,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谈话法。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和理想状态,为此,在课堂谈话的过程中,播放悠扬的背景音乐,采用聊天的形式,让被邀请的老师们与学生平等对话,达到真诚交流与沟通的目的。
2、课堂测验法。通过设置一些古今中外一些与教育以及师生关系有关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回答,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课前准备
1、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
2、查找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3、学生查找其他有关描写老师的词语、歌曲、电影等。
4、学生用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拍摄、录制教师工作的画面和场景。
5、把音乐《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和拍摄、录制到的画面和场景制作在一起形成师生面对面交谈的背景。
6、邀请两位本班的任课老师参与课堂。
五、教学过程
1、播放背景音乐《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和本班老师辛勤工作的画面,引导学生说出一些描写老师的词语、歌曲、电影等,导入本次探讨的话题《师生情谊》。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融入课堂教学。
2、“互相定位”——设计“老师是?”和“学生是?”两个问题,要求学生和老师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
设计意图:通过双方的回答,一方面显示在彼此心目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从中了解学生眼中的老师工作的特点以及他们对老师辛苦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3、“我参与我评议”——提出“我喜欢这样的老师”和“我喜欢这样的学生”
两个相对应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老师和学生彼此倾听对方的心声,了解对方对自己的具体要求和为自己确立的理想化的奋斗目标,以便达到既可激励老师提高自身素养,又可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人格的作用。
4、“说句实在话”——设计问题:你觉得老师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吗?当你被老师误解或者批评时心里感觉怎么样?和您评价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在您的眼中学生有没有好、坏之分?让学生和老师分别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和老师畅谈对上面问题的感受和见解,既可给予老师对曾经有过的不公平做法表示由衷的道歉的机会,又可向学生传达一个信息:在老师们的心中,各个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样不但能达到增进师生彼此理解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鼓励一部分后进生,使他们坚定改进生活和学习习惯的信心。
5、“课外知识小测验”——老师设置一些古今中外与教育特别是师生关系有关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行抢答,累计积分,作为平时成绩。(举例题如:有关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有关毛泽东贺徐特立60大寿时提出的“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有关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我爱无师,但我更爱真理”等不朽论述和名言。)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既可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其学习兴趣;又可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6、“无限憧憬”——设计问题“我理想中的师生关系”(师生分别谈论)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分别回答,可看出双方在同一个问题上的分歧所在,通过适当的引导和交流,达成一个能够激发师生共同的努力目标:为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爱护、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而奋斗。
7、“款款祝福殷切期望”——设计“尊敬的老师,我想对您说……”和“亲爱的同学们,我想对你们说……”两个问题,分别由学生和老师给予对方良好祝福。
设计意图:通过彼此美好的祝福,增进师生情谊,携手共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8、继续播放音乐和画面,师生共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歌声中结束本次讨论的话题。
六、反馈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课堂评价主体和内容应当趋向多元化。
1、对照目标,进行三维评价,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的变化。
2、应注重过程的评价,评价要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以激励评价为主。
3、关注学生学习方式:以学习资料的收集、小组讨论学习等情况评价其合作学习能力;以学生参与实践情况感受的发言评价其价值观的变化;以其参与活动的实际表现评价其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分享优秀资源

最新分享优秀资源

热评分享优秀资源

热门分享优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