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怎样上好中学物理实验课

  发布者:魏美琼    所属单位:盘州市第八中学    发布时间:2019-03-27    浏览数( -) 【举报】

怎样上好中学物理实验课

盘州市第八中学        魏美琼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学生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以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同时加强和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实验课呢?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尝试,总结了一些实验课的教学方法与各位同行商讨。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验主要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两大类。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组织学生观察,思考而进行的实验操作演示活动。它可以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实验,就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它的优点是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他们的个体得到发展,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物理教学中实验非常多,必须根据不同的实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

利用计算机模拟演示实验物理教学中,有些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无法直接用实验来演示,而学生在大脑中又无法对这些现象形成感情认识,理解比较困难。因此可以用计算机制作软件模拟演示实验,以便增加教学效果。如:分子运动的特点,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等均可以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演示实验,以便增加学生的感性质认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针对我校物理实验器材的配备情况,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将某些课堂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使某些物理现象、物理公式、定义经学生自己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来。这样一来,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加深了,而且理解透彻,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电路的串联和并联”时,我将这节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由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自己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闭合开关后,通过实验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中各用电器的工作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他们的个体得到发展,又能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又如:教师在进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教学时,不能直接得出结论,或者给学生演示实验,而是将课堂实验改为学生随堂实验在学生做实验时,不能急于让学生按书本上要求实验,而是让学生把手放在平面镜前移动,让学生观察,思考手和手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关系与位置关系如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猜想,然后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最后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这样一改,效果大不相同,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改为主动探索知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教学效果。

三、    根据不同的实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对于练习使用物理仪器的实验常采用示范、练习、总结法:

练习使用物理仪器的实验,学生刚开始接触,不会使用及读数,因此就必须采取首先教师示范,然后学生练习,最后师生一起总结的方法。例如:练习使用电压表、电流表的实验。首先,在学生练习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之前,教师要对这种仪器的操作方法,读数方法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做出示范;然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压和电流及其读数方法。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最后,在学生实验完毕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使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方法,注意事项及读数方法。又如温度计的使用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教学。

2、对于物理现象的实验可采用观察分析、总结法:

观察物理现象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现象产生的条件,观察现象发生的过程,从而加深现象的理解,总结结论,所以在物理实验过程中通常采用观察---分析---总结法。例如:像“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深入了解水沸腾发生的条件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然后师生一起分析,在水沸腾后如果把洒精灯撤去,水不会沸腾,提出疑问,使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本质进行理论分析,找出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在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对物理现象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这个物理现象解释有关物理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这种实验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3、对于测量物理量的实验通常采用引导实验分析法:

测物理量的实验目的是通过物理实验,测出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量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引导——实——分析法。例如:在做“测量”这些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思考在这些实验中需要哪些实验器材,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在选用实验器材时,有的学生漏掉了滑动变阻器,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只测一组电压和电流值,利用公式R=U/I和P=UI计算出的电阻和电功率存在那些不足。学生对这此问题进行了争论,最后学生得出一致的见解——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更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了滑动变阻器在实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出学生的不足,增强其动手能力事自信心。做完实验后又分析点拨:“现在,我们已经会测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那么小灯泡的电阻和亮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实验有了深刻印象,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思考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要上好一堂生动的,成功的物理实验课,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只有方法得当,才能使自己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也才能使学生所做实验及相关知识牢固熟练掌握。既能使老师轻松教学,又能使学生愉快接受,从而使物理实验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