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经济生活》教学设计

  发布者:孔鲁    所属单位:盘州市第六中学    发布时间:2019-03-06    浏览数( -) 【举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理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3明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2.能力目标

  培养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追求真理、热爱科学、尊重规律的精神,增强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 难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三、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近日,淮安出现了连续的大雾天气,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即使“南船北马”这样高大的建筑看起来也感觉要消失了一样。

朋友圈里出现了这样的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淮安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

师:由近日的空气质量可见我们在发展经济时导致了一定的生态破坏。

材料: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他们对GDP 的贡献几乎是零但是,如果两车相撞造成交通事故,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护士、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或买新车、法律诉讼、损失赔偿、保险代理、新闻报道等,所有这些都是能创造GDP的行业,所以,GDP虽在增加,但国民财富却在减少。

思考:这种GDP增长,对人民生活的改善、国家的发展有益吗?为什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GDP?

  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它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更科学的经济总量指标来取代它。

GDP并非完美——

GDP,不能直接反映老百姓人均实际收入。

GDP,不能有效显现环保的品质指标。

GDP,不能理想制约眼前利益与终极价值的统筹。

GDP没有告诉我们,青山绿水由浊了多少?土地资源又没了几顷?古朴古貌的老弄堂又少了几条?

师:片面发展经济追求GDP的增长导致了一系列后果。

展示图片:白色污染、乱砍滥伐、环境污染、沙尘暴又来了!

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齐答: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师:那么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以及如何科学发展呢?带着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板书)

自主阅读课本P87—P88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为什么)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是什么)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为什么)

(1)片面追求经济过快增长带来的后果——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现实问题)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地位)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3.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怎么办)

小组讨论后,每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内容作适当点拨与总结。

(1)第一要义——经济社会发展

l 三个“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

l 三个“战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l “一式两制”: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2)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l 全面发展: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l 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l 可持续发展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五个统筹:①统筹城乡发展②统筹区域发展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④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⑤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播放视频后小组根据视频内容合作探究: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位置)

(1)原因: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措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攻方向)

l 立足点:提高质量和效益,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l 新“四化”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l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图片展示: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教育差距、城乡就业机会差距、城乡养老差距。

思考:如何解决城乡差距问题?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重中之重、根本途径)

具体措施(1)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2)方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

(3)关系: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播放视频:习近平论绿色发展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国策)

(1)坚持“三个”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2)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知识小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核心位置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主攻方向

立足点:质量和效益

两个“更多依靠”、走“四化”道路、推动区域发展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 重中之重、根本途径

道路、方针、关系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基本国策

推进“三个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三)课堂小结: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四)当堂练习与巩固

典型例题:

例1 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C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例2 (2016·江苏高考)小规模、零散经营在我国农业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发展水平低,这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某村将农户组成农业合作社,利用从外国引进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农户收入普遍大幅度提高。材料表明发展农村经济应该坚持( B

①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共同富裕 ②引进外资与引进技术相结合 ③通过区域分工实现生产专业化 ④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材料探究:

议题: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继续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要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继续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三大战略。持续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进展。更好统筹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问: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是如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

答: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③积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④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注意:强调答材料题时先看问题,明确考察的知识点,再看材料,作关键词的圈划,最后谨记以“原理+材料”形式规范书写。

(五)课后反思

本课以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先是用自主阅读的方式给学生留有自我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运用小组讨论,使得生生互动,在交流中解决问题,以视频作为基点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进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思维,问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基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但是,由于本框题的容量较大,涉及面广,有更多可以讲的东西没来得及仔细深入挖掘与分析,以后要注意课堂的容量和抓住重点对教材进行必要舍取,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