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发布者:蒋胜宏    所属单位:盘州市第十二中学    发布时间:2019-01-14    浏览数( -) 【举报】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蒋胜宏       盘州市第十二中学

 

教材分析:本课时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复习初中化学中所认识的金属化学性质;第二部分介绍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第三部分是铝箔的加热。

 

学情分析:学生基础较差,喜欢观看实验现象,对于记忆理解的知识学生很难掌握。

 

教学目标

1.认识钠、铝、铁与氧气的反应,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                      气反应的产物。

2.知道铝的氧化膜对内部金属的保护作用

3.通过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和钠加热时氧化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时的重点与难点是理解不同条件下钠与空气反应产物的不同和铝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展示校园钠灯图片、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图片,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还是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为什么?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思考交流

(1)人类发现和使用金属是按金、银、铜、铁、铝的顺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2)观察并分析教材图3-2的四个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思考交流后回答: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总结能力。

归纳整理

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思考


根据铜、铁与氧气的反应,推测钠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和剧烈程度。

提高学生探知欲

实验

 

探究

 

 

 

 

引导学生进行试验

(1)用镊子夹取存放在煤油中较大块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观察钠的表面。

(2)用小刀从中间切开,观察钠的“真面目”:颜色、光泽,感受钠的硬度,并注意观察切面的颜色变化。

(3)观察完毕,将钠块全部放回原试剂瓶中。

通过学生亲自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归纳整理

① 引导学生总结出钠的部分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光泽、硬度、密度

② 引导学生总结出钠的部分化学性质,由常温下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说明钠的化学性质活泼。

小组推荐发言人汇报实验现象,小组讨论,分析总结得出。

 

钠是_______色金属,硬度_________,切面的变化________,生成了________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的密度比煤油____________,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设疑

如果加热钠,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思考、猜想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探究

提示:①切下的钠块不易太大,剩余的钠块放回原试剂瓶。

②钠块开始燃烧时,立即撤掉酒精灯。

 

(1)个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2)用坩埚钳夹持坩埚放在三角架的泥三角上,用小切切下绿豆粒大小的钠块,用滤纸吸干煤油后放入坩埚中。

(3)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4)观察现象并记录留下的固体颜色。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通过学生亲自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归纳整理

钠除了能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单质硫以及氯气反应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钠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学生归纳整理能力

思考讨论

如何处理没有用完的钠,把它放回原瓶中,这样操作对不对?

 

 

 

 

小组讨论回答:这是钠回收的特殊性。那很活泼,放在空气中不安全,还容易变质,所以我们要将用不完的钠放回原瓶中,这样不会污染瓶中的钠。

 

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以致用。


归纳整理

物  质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色  态  类  别  氧元素的价态  生成条件  

 

 

 

 

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思考交流

你认为铝能否与氧气反应?若能,反应的理由是什么?若不能,不反应的依据是什么?

思考、猜想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探究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并轻轻晃动,观察现象。

(2)重新取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除去其表面的氧化膜,加热,观察现象。

通过学生亲自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结论

氧化膜熔点高,加热时氧化膜包裹着的内层铝熔化而不会滴落。

小组分析、讨论 、总结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思考讨论

(1)怎样才能观察到铝的燃烧?

(2)未打磨和已打磨的铝箔加热时,现象为何相同?

(3)金属是否都能形成氧化膜?不同的金属其氧化膜有无差异?

思考讨论后回答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

归纳整理

金属氧化膜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推荐发言人回答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实验归纳小结,

学生回顾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归纳、及时巩固知识

布置作业

有的食品中包装袋中会有铁粉包装的小袋,想想它的作用是什么?

课后思考,得出结果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4Na+O2=2Na2O

 加热条件下:2Na+O2=Na2O2

小结: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光泽,熔点低、硬度小、密度比煤油大。

2.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2Al2O3

金属氧化膜的作用:致密的氧化膜对内层金属起保护作用。

 

教学反思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知道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这节课以实验为基础,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并充分利用了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

www.ks5u.com

w.w.w.k.s.5.u.c.o.m 

www.ks5u.com


附件

  •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doc  下载 预览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