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 作业周期 : 2018-05-292018-06-29

作业要求 :

作业一、 在实际教学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的,请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所教学科(小学数学学科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微课或教学实录。

作业二、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请结合您所教学科及所学知识提交一篇论文,字数不低于300字,不超过2000字。

作业三、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您在培训期间一定学到了很多PPT制作课件的技巧。请结合所学知识,针对培训期间要上的一门课设计一份PPT课件并提交至平台。要求: 1.课件页数不少于8页;2.内容需包含图片、文字、动画;3.课件需完整讲授一个知识点;4.请将PPT以附件形式上传至平台。

 

作业要求:

1.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2.成果必须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必要时可对应用过程进行说明或阐述。  

3.PPT、教学课例、微课、动画等请以附件形式提交。(作业大小不得超过10mb)。

温馨提示:

1、在培训平台----“提交作业”处进行提交,标题需要设置为“【作业】+作业名称----姓名/工作坊名称/县(市)”。   

2、每次作业提交得5分,被批阅为“优秀”加5分,被批阅为“良好”加3分,被批阅为“合格”加1分,被批阅为“不合格”者不加分,不提交者不得分。此项满分10分。

3、作业提交截止日期为2018629,请各位学员老师在提交截止前完成作业。过期提交的作业将不再批阅作业,所产生的后果全部由本人负责。

 


发布者 :刘丽娜

作业

提交者:学员李红艳    所属单位:城郊乡刘庄初中    提交时间: 2018-06-05 16:49:13    浏览数( 0 ) 【举报】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案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由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结合自己的课例就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应用,设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

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三、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

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四、借助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使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以下是我设计的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案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88页的内容。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贯穿始终的。本章教材承担着让学生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任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是学生在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几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扎实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推导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切实理解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间的关系。

  教法 学法

     1、采用“自主实践,合作交流” 的教学方法,通过演示与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求知的学习状态中展示个性。

     2、本课的学法有:自主讨论、小组合作、实际操作、观察想象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亲自探索,主动发现,让他们学的轻松,学的愉快!

     3、教具学具准备 :  课件、平行四边形卡片、表格、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通过思考问题和知识回顾让学生说出以前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你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从而理解面积是指围成平面图形的大小。

  (二)探索新知

    1、多媒体出示日常生活中几幅含有平行四边形的图片,让学生集体讨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学生操作: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87页方格图,让学生根据要求独立数一数,数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并把数的结果填在教材第87页的表格中。同时,老  师巡视,并加以指导。

      (2)汇报结果:

      指名汇报结果,并让学生口述数的过程及方法。多媒体出示填好的表格。

      (3)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

    3、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猜想:

    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这个方法比较麻烦,也不是处处适用。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计算,你们能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吗?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指名回答。

  学生可能会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2)验证:

      ①启发:我们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来计算呢?

      ②动手操作:

      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卡片和剪刀进行剪拼,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A、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B、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C、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3)总结归纳: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

  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4)总结出面积公式:

  根据学生讨论板书如下: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5)用字母表示公式:

   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为:

                S=ab

  (三)解决问题。

    教学教材第88页例1。

      1、多媒体出示例1。

      2、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作法和结果。

   (四)巩固练习。

     分别是“做一做”、“拓展提高”、“变一变”和“比一比谁最聪明”。通过这几道题的练习,从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自己总结。

 (六)布置作业。

       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第1、5题。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     ↓

         平行四边的面积 =   底  × 高

                      S = ah

   


附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6-07 15:14:10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