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学习心得2

  发布者:高咏梅    所属单位:尤吉屯乡第二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8-06-21    浏览数( -) 【举报】

古诗词教学方法浅谈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学古诗。


    再次反思我在公开课上教的《舟过安仁》,学生之所以兴趣高,学习效果好,是因为——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说现实生活中最有趣的事,让他们畅所欲言,然后顺利过渡到对古代儿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的了解,再顺水推舟,引入古诗。让兴趣带他们走进古诗,也让古诗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2,尝试以读为本。


回顾我教的《舟过安仁》,是在尝试引导学生多读,而不是只讲诗句意思。引入古诗后,先读题目,问学生读懂了什么,捕捉到一定信息之后,让学生再次读题目,问他们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杨万里乘船经过安仁,下船之后见到了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初读诗句,并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问学生诗中记叙了几个儿童,他们在干什么,再细读诗句,抓住第一二句,就能弄清楚问题的答案。这可能是诗人下船后第一眼就瞥见的情景,让他感觉很奇怪,于是引起了他的关注。进一步引发了他的思考——两个孩子虽坐船中,却没划船,为什么呢?再次让学生产生新的疑问,“疑则进也。”顺势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此时会有什么举动,去怎样解决心中的疑问。有学生想到是他独自观察思考;有学生想到是他问自己的船工;有学生想到是他走近那两个孩子,亲自寻问答案,等等。不管如何想象,都是值得肯定的。有疑问时,又带着新的问题去读,逐步深入,逐层推进。


3,找到古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在教《舟过安仁》时,想方设法让古诗与学生现实生活建立联系,也是那节课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船的构造——桨、舵、帆等,首先让在汉水岸边长大的邹淼同学讲船的基本构造,再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到在没有划桨用舵与篙的情况下,是用伞作帆的。诗句“不是遮头是使风”这句话包含的深层次内涵与逻辑关系也就在学生心中迎刃而解了。


4,激发兴趣。


古诗属于中国文言文的范畴,学生学起来自然较难,因而信心不足,兴趣不高。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通过卓有成效的教学活动的参与,一方面要使他们学懂古诗,掌握一般学习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另一方面,还在于提高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并让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5,重视教后拓展。


在学生学完古诗之后,引导学生针对杨万里乘船经过安仁时的前因后果,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加深古诗教学的效果,也让文言文的教学与现代文教学实现了无缝链接,事半功倍。


6,用问题引导学生读悟古诗词。


在古诗词教学中,首先要坚决摒弃那种传统做法——直接用讲诗句意思的方法代替古诗词教学的全部。古诗词教学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种,其中,用问题引导学生读悟古诗词,是本人尝试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与策略之一。


        在教《清平乐·村居》时,用“题目包含两部分,你都是怎么理解的?”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后,让学生思考:作者到乡村民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会想什么?让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读全文,结合注释便能理解到诗句所描述的内容,也能读悟到诗词所包含的深层次内涵。


       在具体学到作者在乡村民居看到什么时,再提出问题:这座茅屋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茅屋所处的自然环境便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自然风光就一下子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仿佛进入了那清新、宁静的江南农村。再以一个“作者走近茅屋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使他们很自然地读悟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的内涵,“多么温柔有趣的一对人儿,生活如此安详,精神如此愉悦,是谁家的呢?”很自然地一问,与作者的思路达到吻合——“白发谁家翁媪?”。词的上阕便在学生的思考与阅读中,悟进了学生的心中。


        一个统领下阕的问题——“老夫妻这样温馨和睦,儿女们又在干什么呢?”,把学生带进了对下阕内容的读悟过程,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去体会诗词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三个儿子都各干其事,其中,你对谁的活动最感兴趣?说来听听。”这样一个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感受去个性化地感悟诗句,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学生在朗读与交流中,感受到了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最小的孩子在溪边趴着剥莲蓬玩耍。再加上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中的很多人会对最小孩子的活动最感兴趣,于是,就会着重体会到“溪头卧剥莲蓬”的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小儿”形象。“在清澈见底的小溪旁边,悠闲地剥着莲蓬,何等的调皮,何等的自在啊!作者此时会想些什么?此时又会流露出一种什么情感?”让学生进一步读悟到“最喜”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也体会到作者对那种“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这样,在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读悟的方式,便基本形成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古诗词教学课。再加上其他辅助环节的有力配合,便构成了让学生乐于参与、不单调不枯燥不乏味的古诗词课程.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