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分享 > 正文

打破阻抗,让心靠得更近

  发布者:齐晓丹    所属单位:东胜区鸿波小学    发布时间:2018-04-04    浏览数( -) 【举报】

区别于传统的文化课,心理活动课注重心理体验、感受,而不注重知识的传授,所以授课时教师都尽量引导学生发言、分享、说出自己的心声。心理课追求不受外界干扰、反映师生间真实的交流过程和结果的课堂。可在实际操作时,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遭遇尴尬:要么学生过于活跃,课堂很混乱;要么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回答不积极,或者干脆就敷衍了事;要么学生不愿意站出来分享自己的体验,即使站出来也离题千万里;还有学生直接拒绝回答教师的提问,或者在分享环节攻击、贬损、嘲笑其他同学。其实,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负面表现,可以称这为心理课中的阻抗现象。

一、阻抗现象的成因探索

阻抗是学生在心理课上常见的负面表现,它严重制约着师生交流的真实性。同时,只要教师能够积极对待、妥善处理好阻抗,整个课程的主题将能得到很好的升华,学生的体验将会加深,心灵将会得到成长。因此,成熟地处理心理课上出现的阻抗,是每个心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的一堂必修课。一般来说,学生的阻抗有以下几种成因。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首先,由于个体人格因素的差异性,具有较强的防御性和攻击性的学生,好争论,而性格内向、自我封闭的学生易淡漠,这两类学生的性格都较为极端,在心理课中也极易表现出赘言式阻抗。

其次,学生不愿否定自我而产生沉默式阻抗。

(二)教师的不成熟

首先,教师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学生,无法接纳学生真实的想法,当学生表达出真实想法后,教师没有及时地给出恰当的评价,甚至流露出不满的情绪,这种负性情绪一旦传达给学生,学生就会因为害怕无法得到认可、接纳而不敢表达心声,往往以沉默来面对教师。

其次,教师不能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反馈。

最后,教师的课堂分组不当也是造成阻抗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二、打破阻抗的应对策略

心理活动课上的阻抗现象不但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和收获,还会削弱学生对心理课的兴趣和关注度。长期下来,学生对心理课将提不起热情,教师也不能很好地突破职业瓶颈。因此,面对课堂出现的阻抗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教师应该从积极的视角认识阻抗,争取化弊为利

阻抗是心理课的伴生物,心理教师的工作就是通过处理阻抗,推进课堂高潮。

(二)教师应多角度备课,力求“多备”而无患

教学各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在备课中首先会去思考的问题,因此心理课课堂的基本环节一般都不会出现问题,但作为一个成熟的心理教师,备课时除了备教学环节外,还会精心地备学生、备预生成、备环境等等。

(三)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心理活动课中教师角色在于组织策划学生活动,学生本位性贯穿课程始终。它应体现学生心理活动的轨迹,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真诚地和教师沟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营造良好的安全的课堂氛围以减少课堂阻抗。

1.使用恰当的课堂语言

课堂语言包括:教师口头语言和教师肢体语言。心理课中教师的口头语言力求准确、简练、流畅。教师肢体语言总体可以分为表情语言和动作语言,其中表情语言主要是教师面部表情表达出来的含义,而动作语言在课堂中又可分为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所做的示范动作以及师生互动过程中用以表达情感、支持、理解、赞赏、鼓励等寓意的动作。在面部表情中最为醒目的就是眼神,眼神可以向学生传递很多信息;常见的动作语言包括点头、鼓掌、轻拍学生的肩膀或后背、轻轻地揽住学生肩膀、轻轻拥抱学生等。

2.给予肯定的课堂回应

心理课中学生的表达应是一种畅所欲言的过程,敞开心灵说自己想说的话,让思想在相互交流中碰撞,获得心灵的成长和生命的感悟,这是心理课最理想的状态。只要学生能够说出、敢于说出自己心中所思所想,都应当加以肯定并给予及时的回馈。

3.组织实效的课堂活动

心理课的目的是助人自助、自我发展,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差别。因此,以富有实效的形式来进行活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课的活动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教师应善于运用心理辅导技术

熟练的运用辅导技术是心理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常用的辅导技术分三类:尊重类,包括倾听、阻止技术;支持类,包括共情、反映、自我开放技术;影响类,包括具体化、引导、面质技术。心理教师熟练应用辅导技术的过程也是煅炼语言的过程,通过各种辅导技术的使用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使语言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唤醒力。

心理课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心灵层面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必须建立在真诚、友好、尊重、民主的课堂氛围上。创设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指导、组织,调动学生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自主性、趣味性、科学性,才能尽可能消除心理课上出现的阻抗现象,实现真实安全的课堂。

 


研修分享

最新研修分享

热评研修分享

热门研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