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8-01-172018-04-30

作业要求 :

结合所学内容和岗位实践,提交1篇教学设计,此项满分为15分,被工作坊主持人批阅为优秀得15分、批阅为良好得13分、批阅为合格得11分。【此项为必交项】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吴朝英    所属单位:临泉县城关街道中心学校顺河街小学    提交时间: 2018-02-18 18:46:47    浏览数( 1 )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七步诗》教学设计

                     临泉县城关街道顺河街小学  吴朝英

一、教材分析

《七步诗》是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它位于这本教材的144页,是属于“古诗词背诵”的内容,这个内容一般老师都会让学生读熟和背诵,不会作过多的讲解,然而我认为这首诗非常的重要,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很好的素材,所以我把它作为重点来引导学生学习。

二、学情分析

其实这首诗学生在以前都能背诵了,但是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学生是不知道的,我在上这堂课之前,我问了很多的学生看过《三国演义》吗?大多学生都没有看过。同时学生对于这首诗的深层次理解也应该有问题。当然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古诗应该不是一个难点了,我想只要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能够通过对古诗的理解来进行拓展和延伸就很不错了。我相信我的学生会学好这首古诗的。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学习本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古诗。

1、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特别的语文课上,老师送给大家一件礼物,礼物就在电脑屏幕中,请每个同学把它深深地刻在心里。下面把它大声地送给你周围所有的同学。播放投影“学习古诗的秘诀:诗读百遍,其义自现。”

2、师:带着这份秘诀,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我国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曹植所作的那首家喻户晓的——《七步诗》。(老师板书课题和作者.)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学习古诗不同于其他体裁的文章,它讲究循序渐进,除了反复的诵读外,老师还有其他个秘诀。这个秘诀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把它打开,并大声的读出来。(打开锦囊1: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4、师:所以,根据锦囊给我们的提示,我们只要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就算迈出了第一步。(出示课件:问题1、诗人的情况;问题2、写诗的原因;问题3、为什么叫“七步诗”?)(点名说,如果说不好,老师可以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曹植作这首诗的背景资料)

5、师:那当时的情形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共同来观赏《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断。(播放课件《三国演义》中剪切的“七步诗”片断。)

6、师:从刚才观看的视频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视频中的诗句和我们课本中的不一样?其实,一开始老师也很迷茫,后来通过查阅资料才发现,原来视频中的诗句是后人根据《世说新语》中的《七步诗》改编而成的。所以,才会有现在两种不同版本的《七步诗》。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师:今天我们就跟着作者一起走进这首诗,聆听作者的心声。要想学好这首诗,老师还有一个秘诀,下面就再请一位同学把第二个锦囊打开,并大声的读出来。(打开锦囊2: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完成第二个锦囊给我们的任务,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练读。(指生1读) 

  3、师:每个字都读对了,真好。(指生2读)

  4、学生各种方式的读,直到读熟。

三、理解诗意

 1、师:同学们读得很棒!很流利!老师要出示第三个锦囊了,谁想来帮老师把这个锦囊打开?(打开锦囊3:理解诗意,品悟诗情)在理解之前,咱们先交流交流,平时,你们都用哪些方法来理解诗的意思呀? 

  生1:我一般都先是了解每个词的意思,然后把词的意思串成一句话就是这首诗的意思。 

  生2:我首先是先了解每个词的意思,然后再把它串通下来,再加上一些词语,就成了这首诗的意思。 

  生3:我一般先在家预习一下,然后在课堂上把每个词的意思都解释出来,然后再跟资料串起来。 

2、师:你能运用资料,很好。 

  生4:我一般先理解个别关键词的意思。 

  师打断学生:当你理解个别关键词语的时候,是怎么理解的,用什么方法? 

  生4:接着说:我就是通过查资料。 

  师打断学生:通过查资料,还可以通过查—— 

  生5:查字典。 

  生6:还可以通过上网查。 

  生7:还可以查字词句篇。  

  生8:通过课本上查。 

3、师:课本上的注释,这是很重要的资源,千万不要忽视它。 

  生8接着说:然后再根据当时的背景,了解一整句的意思。 

  师与生呼应:平时我们在找不到这些资料的时候,你还可以问问同学,还可以问问父母,还可以问问老师,有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首诗读懂。试试看。 

  同学自由读,然后交流诗意。 

4、师: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的理解,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下。 

生1:我觉得(学生声音小,师提示要“声声入耳”),我的理解是用豆子在锅里慢慢地煮,然后把煮熟的豆子的残渣过滤掉,留下豆汁作羹,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在锅里一边煮,一边哭泣,后两句的意思是,我们本是同一条根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紧紧相逼。

6、师:你说的“我们”指的是谁和谁? 

 生1:指的是曹植和他的哥哥曹丕。

7、逐句理解这首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略)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品“泣”字体悟感情。 

1、师:你从哪儿体会到曹植的什么心情? 

  生1:从“豆在釜中泣”中的“泣”字 

2、师:一下抓住了关键字,谈谈你的理解。 

  生1:因为“萁”和豆本是同根生的兄弟,也就是曹丕和曹植,他们俩是兄弟,但是曹丕却用这种方法来迫害他的弟弟,这个“泣”字也代表了曹植心中的悲愤。 

  生2:我觉得他是心在流泪。 

3、师:那我明白了,这个“泣”是小声哭,是暗自流泪,可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曹植到底想到哪些事,才让他泣不成声,泪如雨下呢? 

    生1:曹丕为了皇位狠心想把他的弟弟害死,曹植为曹丕的做法,感到很痛心。 

4、师:读出你的痛心来(生有感情读)。 

 

  生2:曹丕和曹植是一母同胞,从小一起长大,曹丕为了曹植不夺自己的皇位,不择手段地残害自己的兄弟,从这我读出了曹植是很悲伤,悲痛欲绝的,正因为这样,诗人才在诗中用到这个“泣”字,我认为这个“泣”字是泣不成声。 

5、师:好一个悲痛欲绝呀,读出来。(生有感情地读) 

6、师:你还知道曹植想到了什么? 

  生3:为了皇位,曹丕不顾手足之情,这样残害他的兄弟,曹植一想到这些事,就潸然泪下。 

7、师:泪就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了,你读读好吗?(生有感情地朗读) 

8、师:此刻,曹植的心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呢? 

  生1:非常地绝望,非常地痛心。 

9、师:读出你的绝望和痛心!(生有感情地读) 

10、师:把你的这种气愤读出来。(生读) 

  生:因为他们是兄弟,他的哥哥却这样地迫害他,虽然很生气,但是还没有痛心和伤心多。 

11、师:还是很敬畏哥哥,所以虽然很生气,但是却不敢表达出来,敢怒不敢言哪。  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敢怒不敢言来(生齐读)。此时曹植的心里或悲痛,或埋怨,或愤怒,或不解交织在一起,纠缠在一起,那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生1:百感交集。

12、师:好一个百感交集呀,把它表达出来,行吗?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生有感情地在乐声中朗读) 

13、师:你带我们来到了曹植的身边,谁还想读出此刻曹植的心情?(生有感情地朗读) 

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师:你能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你很了不起。你能再讲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吗? 

  生1:字面意思是:豆子和豆秸本是同一条根上生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紧紧相逼? 

2、师:理解的很好。(板书:豆  萁)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萁”吗?(教师出示豆秧实物,介绍豆子和豆萁。) 

3、师:豆和萁什么关系? 

   生:是一条根生出来的。 

4、师:用诗中的句子来说,那就是“同根生”啊(板书:同根生)作者在这里就是用“燃萁煮豆”。

5、师:在这首诗中,“豆”和“萁”分别喻指什么?(课件出示问题,板书:兄弟之情)对,作者就是借“燃萁煮豆”这种现象来比喻兄对弟的逼迫,也是在质问他的哥哥曹丕:我和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要苦苦相逼呢?

四、体悟诗情 

1、师:这首诗大家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学生无人质疑)都懂了,这还不够,因为读诗不仅要弄懂意思,还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请你边默读边思考。 (生默读思考,讨论) 

2、师: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你的理解,好吗? 

五、体悟写法,体会感情。 

1、师:你看,就这么一种普普通通的现象,就这么一句浅显而又深刻的比喻(板书:比喻),却是曹植在提醒曹丕,我们是兄弟,还是—— 

  生1:手足。 

  生2:一奶同胞。 

2、师:又巧妙地指出了“萁”“豆”相煎的结果必然是—— 

  生1:两败俱伤。 

3 、所以曹丕听后,深有惭色,而曹植也脱离了虎口,一语双关啊,真让人拍案叫绝啊!再读读这几句。(生读) 

(二)、

六、感情吟诗,传达感情。 

七、营造情境,升华感情。 

1、师:让我们再回到那杀机四伏的大殿上,让我们感受曹植此刻地悲愤交加。  

2、师:此时此刻,你心里在想——(学生沉默)你们都被感染了,那么你们知道兄弟之间应该怎么做吗?(课件出示) 

  生1:应该互相帮助。  

生2:兄弟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不应该自相残杀。 

八、拓展链接,主题升华。 

1、师:是的,所以这句话成了千百年来劝戒人们不要自相残杀的警示用语了,我们的周恩来和温家宝两位总理,都曾借用过这两句话的意思(屏幕出示: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学生练读) 

  (指名读这两首诗。) 

2、师:再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三部分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把这三首诗放在一起出示) 

  生1:这三首诗都告诉我们,亲兄弟要互相帮助,不要自相残杀。 

3、师:很正确,你能告诉大家,你是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吗? 

  生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同胞兄弟何不容? 

4、师:好,不过老师这里有个问题,这里仅仅指兄和弟吗? 

  生2:还有不同的两个国家。 

5、师:是两个国家吗? 

  生2:祖国人民。 

6、师:她说的两个国家,指的是皖南事变中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他们可都是——(指名补充) 

  生3:他们都是中国人。 

7、师:对,他们都是中国人,他们有同一个目标,共同抗日。那么也就是兄和弟。 

10、师:那就是同根同族啊!(板书:同族)用周总理诗中的句子,那还是“同室”啊!(板书:同室) 

九、结束语 

1、师:让我们告诉那些企图分裂国家的中国人,同是炎黄子孙,同是龙的传人,我们千万不能(音乐起)生齐说:相煎何急! 

2、师:让我们告诉所有的同胞,同是一脉相承,同有一个名字,我们万万不能—— 生齐说:相煎何急! 

3、师:再让我们高声告诉全世界,同根,同族的中国人,绝对不会—— 生齐说:相煎何急! 

十、作业设计

   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故事。

十一、板书设计

   

                七步诗


    豆                         萁(豆秸)

                   

                同根生


   曹植                        曹丕


               相煎何急


附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3-16 15:33:24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