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8-01-172018-04-30

作业要求 :

结合所学内容和岗位实践,提交1篇教学设计,此项满分为15分,被工作坊主持人批阅为优秀得15分、批阅为良好得13分、批阅为合格得11分。【此项为必交项】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孙君    所属单位:阜南县朱寨镇双沟小学    提交时间: 2018-04-02 11:27:01    浏览数( 1 ) 【举报】

教学目标 2教材与学情分析

       《土地的誓言》是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写于1941年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强烈思念之情。调子是悲怆的。 
       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情感,也有丰富敏感的心灵。本文几近于一首散文诗,其间充溢的是众多鲜明的意象和丰沛激越的情感。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1.努力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

       2.课前指导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情感。

       3.简单理解全文结构。

       4.品析文中关键意象和关键语句。这是核心环节。本文众多的意象如列锦般排列在一起,密集的意象纷至沓来,不断冲击着读者,从而在文章中形成一种气势和力度。这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思念故乡时,故乡的一切──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无一不奔涌而出,这些意象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充满了细节的活生生的“关东原野”。我通过语言揣摩这一环节,让学生理解关键的词句,把握写法。最后拓展再次激起学生心灵共鸣。

教法:运用多媒体展示音乐图片,呈现文字,便于理解记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精彩的段落和语句. 
教学难点 :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土地的誓言

一、歌曲《松花江上》导入:

二、简单介绍背景及作家。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

2、朗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课文

1.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段落内容。 

第一段:“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沸腾。

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2.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我”必须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3.这些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因失去故乡忧伤、愤怒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愿意为故乡而战斗而牺牲的坚定信念 

五、合作探究

<一>探讨:课文总共只有两段,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

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土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再直接抒情。

 内容相同:都有对故土的回忆和描写

内容不同: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二>.作者在第一段话中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

<三>.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

有必要。删去不好,因为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

<四>、本文中有哪些语句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呢?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集体交流后,集中强调几个问题:

1.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泛滥”的确切含义?

“泛滥”一词是贬义褒用,这里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无法控制的思乡之情。

2. “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红熟的浆液”喻指什么? 

作者思乡的心情就像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就要喷涌而出。“红熟的浆液”表层是指“大地深处沸腾的浆液”。深层是指作者内心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般。

3.怎样理解“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呢?

因为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作者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昔日的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所以用“埋葬”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4.文章结尾一句“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愿意为了土地不惜奋斗,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进而探究本文的写作手法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试举例谈谈。

(1)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增强气势 

(2)选取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又一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3)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4)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倾诉了对土地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的对象拟人化,还通过多次反复,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发学生产生共鸣。

六、课文小结:


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内容)             (情感)         (技法)

回忆故乡                              排比、比喻

                    热爱、思念、忧伤      景物叠加

发誓回去         愤怒、坚定信念        人称的变化

                                          呼告、反复

七、拓展延伸

 “九·一八”已成过去,它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我们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绝不允许历史重演,“少年伟大则国伟大”请大家起立,一起诵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八、课后练习

文章多次运用了反复,请选择下列一组词语说一段话表达出你对某事物的依恋。

A.“当我……当我……当我……”

B.“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

C.“土地是……土地是……土地是……”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4-08 21:49:40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