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掌声

  发布者:刘影    所属单位:太和县清浅中心校    发布时间:2018-03-09    浏览数( -) 【举报】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掌声

有篇文章讲了这样的故事:一个叫英子的女孩,得了小儿麻痹症,她总爱蜷缩在教室一角。一天,新来的任课老师上演讲课,让同学们轮流上台演讲,到了英子时,她犹豫了,最后才慢慢吞吞,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就在那一刻,骤然间响起了一阵热烈、持久的掌声……从此,英子变得活泼起来,微笑一直挂在她的脸上——那次掌声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心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当你失落丧气时,你希望有人给你勇气;当你沮丧时,你希望有人给你安慰;当你精神穷困时,你希望有人给你掌声。我们时时刻刻寻找着知音,寻找着精神的同路人。

我们成年人尚且希望别人欣赏自己,赞美自己,认同自己,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呢?我想每个学生都是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的。如今新课程标准提倡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处,都是可塑之才。

    想不到,我也亲身经历了类似的故事,成为一次掌声的发起者。

那是大二的一次实习,我记忆犹新。我被指导老师安排上一节六年级的语文课《草原》。上课时,先让学生读课文,因为对学生不熟悉,所以就点名让学生起来读。前几个学生读的都还不错,我只是口头上表扬了一下,但当最后一个女生读完“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本篇课文的点题之句时,我觉得读得太精彩了,不由得说:“这位同学读得真棒,非常有感情,我都被她的朗读声陶醉了,我们一齐给她掌声鼓励吧!”在我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她坐下了,眼神里充满了感激,仿佛在对我说:“谢谢你的鼓励,老师。”接下来,这节课她听得非常认真。我的一句不经意的表扬竟能让学生受到这么大的鼓舞,骄傲的感觉由然而生,在实际生活中真实地体会到了鼓励和掌声的力量。

由此可见,教师的评语就如审判官的判词,对学生产生着极大的影响,除了父母,孩子最重视的就是教师的评语。教师说学生是天才,学生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就是天才,相反,说学生是傻瓜,最聪明的学生也会认为自己就是傻瓜。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又称 "比马龙"效应,即把人比成龙,自己就会像龙一样地表现;反之,被比成马,会像马一样地反应。换句话说,高期待就有高表现,低期待,则有低成就。这种期望原理已经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将影响学生自尊自信。教师的赏识和关爱就是孩子前进途中的兴奋剂、加油站。所以,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给学生掌声和鼓励

赏识和喜爱优秀生是每个教师轻而易举能做到的,对这些学生大部分老师都是倍加呵护。但是,优等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学生则中等生或后进有的老师对后进生采取歧视态度把他们的座位调到教室后面的角落不管不问,时间一长差生就会抱着破罐子破的态度,一不做二不休,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而差生也并非天生就差,他们的差,大多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个人性格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从而造成有的学生智力开发的比较早,有的学生开发的比较晚。历史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事例:爱迪生的老师说他“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根本不值得一教”;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被大家认为是弱智儿童;邱吉尔上小学时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这些所谓的差生们,长大后竟成了科学家、政治家。陶行知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爱迪生,你的高傲的里可能有爱因斯坦,你的讥笑声中可能有丘吉尔……”

一个被老师挖苦、讽刺的学生,不可能喜欢学习,他们会与老师、学校产生对立情绪,这样的教育不是爱学生,而是对学生的摧残。苏霍姆林斯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就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所以我们要善待每一位学生,把更多的爱倾注到后进生身上,把后进生从被遗忘的角落里调动起来,用我们赏识、鼓励的语言去滋润他们那容易受伤的心灵,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给他们些掌声,给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这样你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都是那么可爱。

掌声是对学生的认可,更是对学生的尊重。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多给学生鼓励和喝彩,少一些批评与责骂,我们还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出色的,都是值得获得掌声的。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