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浅谈教学 > 正文

浅谈以生为本

  发布者:谷月    所属单位:歙县中学    发布时间:2018-02-21    浏览数( -) 【举报】

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满堂灌,一讲到底。学生被老师牵走,教师将学生的知识经验当成一块白板,将学生的大脑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教师则是传声筒,老师讲,学生听。尽管老师的分析头头是道、天衣无缝,但学生依旧觉得这门学科难学,有的听得懂理解不了长此以往,问题越积越多,渐渐使许多学生丧失对学科学习兴趣和信心。 

以生为本的理念,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它是新教育理念内容的核心之一,它对传统科学教学思想提出了挑战,为解决传统教育的困惑开出了一剂良方。 

一、备课要坚持以生为本作先导 

备好课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传统的备课往往以教材、教参为核心,不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思维品质和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重点考虑讲什么、怎么讲,结果是学生已经掌握、容易掌握的内容教师津津乐道,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内尤如蜻蜒点水。 

备课要体现以生为本,要求教师必须清楚学生已有哪些知识经验,一堂课准备让学生参与哪些活动,体验怎样的科学探究过程,构建什么概念,学会什么技能,获得什么知识,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困难和问题,老师采取什么对策等都要细心准备,精心策划

二、课堂教学要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

课堂教学是学生活动的主要舞台,这一舞台往往被老师占据着,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 众,老师讲、学生听,有的老师惟恐自己讲的少了,学生学到的东西就少,采用满堂灌的方式, 一包到底。虽然老师的出发点很好,但往往事与愿违,事实上,好学生是学出来的,而不是教 出来的。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倚重于接受学习,认为这样学习效率高,在这种学习方式中,过分 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体验和探究,压抑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主动性学习,它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了突出的位置,要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使他们在自主学习、 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作为老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浅谈教学

最新浅谈教学

热评浅谈教学

热门浅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