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实践 > 正文

作业标题 :课堂实践 作业周期 : 2018-03-262018-06-01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于培训中期提交一份个人研修成果(教学设计或者教学反思之类的),被批阅为“优秀”得20分,“良好”得15分,“合格”得10分,未提交不得分。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课堂实践

提交者:学员马克勤    所属单位:白沙中学    提交时间: 2018-04-10 15:13:33    浏览数( 0 ) 【举报】

《杠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杠杆》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的第一节内容,它是最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也是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是本章教材第二部分的主体内容。本章其余各节所述的物理规律都是以杠杆平衡条件作为理论依据。杠杆平衡条件贯穿于全章的主线,起到统领全章作用,本章内容是"其他简单机械"的理论依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学会收集、筛选数据,学习怎样提出科学猜想、学会归纳、学会评估自己与别人实验的成功与失误。
二、设计理念: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二学生经过半年多的物理学习,观察、实验、抽象和思维能力已初步形成,形象思维是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引导他们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杠杆的概念,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 设计思路:

       杠杆平衡条件是本章核心内容,是本章其他几节,所述物理规律理论的依据,为本章重点。当力臂不等于杠杆上的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画出力臂,因此力臂取定方法是本节教学难点。因此这节课我准备用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只进行认识杠杆、认识与杠杆有关的几个名词、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三方面的教学。等二课时进行杠杆的分类和应用方面的教学。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剪刀、指甲刀、夹子、筷子等物体,但仅仅是会使用,没有深入地研究这些物体的特点。因此,我先给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工具,让学生寻找它们的共同特征,引导他们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杠杆的概念,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明确有关杠杆的概念,即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再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寻找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再次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讲杠杆平衡探究时采用引导发现法能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卓有成效的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2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

3)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

3)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合作精神。

重点 :了解杠杆的构造(五要素);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探究方法的设计

难点 会画出杠杆的力臂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杠杆尺   钩码   铁架台   弹簧测力计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学生常见的钳子、剪刀、螺丝刀、钉锤等杠杆工具,说明生活中经常使用杠杆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杠杆

 多媒体出示使用杠杆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这根棒应具有什么特征?引出杠杆定义。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称为杠杆。

(二)、杠杆的五要素

多媒体出示不同的杠杆使用图,让学生分析杠杆的特征。

利用课件给出杠杆五要素的定义: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1、再结合课件让学生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并在黑板上示范做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强调力臂必须是从支点往力的作用线做垂线,再通过当堂训练进行练习,每组选一个代表在小黑板上做,并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观察课件进一步认识与杠杆有关的五个名词。

拓展:1、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动力和阻力作用点也都在杠杆上,杠杆是受力物体。

         2、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果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则力臂为零。

(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观察多媒体图片,请学生思考。

2、请一位学生去推门,一次在门边沿,一次在门中间,请他谈一谈感受。

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应满足什么条件?

猜想与假设:可能与力和力臂的大小有关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轻质杠杆  钩码    弹簧测力计    铁架台

实验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2)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或者杠杆一端挂钩码,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达到平衡,读出拉力的大小,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3)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按照上述步骤多次进行测量。

 实验数据表格:

实验次数

动力/N

动力臂/cm

阻力/N

阻力臂/cm

    1





    2





    3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分析论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交流与评估:实验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数据的收集等。强调实验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人为的设计数据或为了得出结论而凑数。

课堂小结:

1、认识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3、杠杆的平衡条件

板书设计:    

四、杠杆

一、杠杆

1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称为杠杆。

2、杠杆的五个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当堂训练:出示课件,画出杠杆示意图,并标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作业设计:p80:123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4-12 19:44:05

课堂实践

最新课堂实践

推荐课堂实践

热门课堂实践

热评课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