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实践 > 正文

作业标题 :课堂实践 作业周期 : 2018-03-262018-06-21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于培训中期提交一份个人研修成果(教学设计或者教学反思之类的),被批阅为“优秀”得20分,“良好”得15分,“合格”得10分,未提交不得分。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课堂实践

提交者:学员潘德安    所属单位:安徽省太湖中学    提交时间: 2018-05-15 09:57:33    浏览数( 0 ) 【举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标

1.学习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培养学生通过情节、环境、言行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2.赏析小说曲折的情节。

3.分析景物和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4.了解林冲形象的意义,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

1.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2.赏析林冲的形象。

3.在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分析林冲形象的意义。

2.小说中环境与细节描写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答疑问难--讨论分析--引导总结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播放《水浒传》主题曲。引起学生对《水浒传》电视剧内容的回忆,并适时让学生回答《水浒传》中有关林冲的情节内容。

老师帮助学生理清林冲上梁山前的经历: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了解《水浒传》中有关林冲的描写。

 《水浒传》内容简介及本课节选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又名《忠义水浒传》,初名《江湖豪客传》,一般简称《水浒》,全书定型于明朝。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而罗贯中则做了整理,金圣叹删节为七十回本。林冲是《水浒传》中重要的人物,他外号豹子头,在梁山泊排第五。林冲起初是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漂亮的老婆,幸福的家庭,可是因为他老婆张氏贞娘被高衙内看中,后接连被以高俅为代表的奸臣们陷害,被逼上梁山,他由委曲求全忍辱负重到彻底反抗,体现出了官逼民反的小说主题。本课内容节选小说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烧草料场》。

2.了解《水浒传》的作者。

施耐庵(1296年-1372年),本名彦端,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目前最广泛认可的说法认为作者是施耐庵。历史上还有其它几种观点,包括了罗贯中说,施惠说,郭勋托名说,宋人说等。

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百回的《水浒传》前七十回为施耐庵著,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另一种观点是全书为施耐庵撰写,再由罗贯中整理编辑。此说最早见于明代高儒《百川书志》,认为《水浒传》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这种观点在学术界有不少人认同。

3.有关林冲的章节内容。

4.检查生字词。

酒馔zhuàn玷辱diàn尴尬gān gà彤云tóng央浼měi洗漱shù

三 学生读文本,理清文本情节。

老师在学生自学后,指定中等成绩学生板书小说的情节内容,老师引导学生指正总结

第一部分( 引子,第1节): 林冲偶遇旧知。

第二部分( 开端,2-5 节)::陆谦谋害林冲。

本节主要内容是:陆虞候密谋策划,李小二疑虑警惕,林教头识破阴谋,林冲买刀寻敌。

第三部分( 发展,6-9 节):林冲接管草料场。

本节主要内容:派往草料厂,接管草料厂,沽酒。

第四部分( 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 林冲复仇山神庙。

本节主要内容:破庙借宿,探听真情,报仇。

四 学生通过分析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段落,分析林冲的形象。

1.第一部分从林冲与李小二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阅读第一段后,讨论,老师提问,并且引导学生总结:

从林冲帮助李小二看,林冲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并对现实社会不满的人;从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看,林冲是一个善良安分,能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人。

2.在第二部分里,林冲知道陆谦密谋害他时,他的表现怎么样,这显示出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快速阅读第二部分后,讨论,老师提问,并且引导学生总结:

从林冲识破真相后,发怒,买解腕尖刀,四处搜寻仇人看: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从“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看: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3.林冲对自己被安排到草料厂的态度怎么样,这说明林冲是一个什么的人?

学生快速阅读第三部分后,讨论,老师提问,并且引导学生总结:

从林冲先是有怀疑,到还是接受了安排,再到长久打算,还祈求神灵保佑看:林冲对统治者还是心存幻想,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4.林冲在最后杀死了仇人,这和他前面对统治者充满幻想,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性格相反,他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快速阅读第四部分后,讨论,老师提问,并且引导学生总结:

听到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后,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认识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官逼。

5.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林冲在文中的形象:林冲是一个充满侠义精神,却又对统治宁可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也不愿彻底决裂,而当被逼上绝路后才坚决反抗的低级军官。

6.林冲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请结合历史谈谈。

学生讨论,老师点拨,提问学生,老师引导总结:

林冲由一个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教头到奋起反抗的起义领袖,完全是因为官逼所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林冲形象在当时的社会意义就是:他的经历和形象体现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意义。

7.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运用哪些手法?

学生自读课文,寻找答案,讨论统一看法,老师提问,学生展示,老师总结:

在第一部分里,主要是通过对话描写,另外还通过回忆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了林冲的仗义。在第二部分,除过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外,还运用了密谋等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在第三部分,运用了心理和动作语言描写,同时还运用了细节描写。

五 老师总结

本课主要了解《水浒传》中相关林冲的描写,分析了本课跌宕起伏的情节,并对林冲的形象作了分析。本课情节上可分为林冲遇旧知,陆谦密谋害林冲,林冲接管草料厂,林冲复仇四个部分。其情节时急时缓,缓急有致,很好地服务了人物形象的刻画。而林冲的形象在跌宕起伏的情节里显得栩栩如生,他有侠义精神,却也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反抗不彻底,只能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才彻底抛却幻想,走上了反抗的道路。林冲的形象充分显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意义。

六 课堂检测

1.口头回答本文的情节内容。

2.口头总结林冲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 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指名复述故事情节及林冲性格变化过程。

二 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1.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细节描写的部分,并指出它的作用。

   学生阅读查找,讨论总结,老师提问,引导补充总结: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2.请依据对本文概括小说细节描写有哪些作用。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形成共识,老师提问,引导总结: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主要的作用有:(1)表现人物性格:比如本课中描写林冲“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等细节描写,充分显示出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2)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也完成了林冲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三 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提问:文中多处写到了风雪,但是写法不同,请找出文中描写风雪的段落,并说明运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写风地的文段,讨论总结所用手法,老师适时点拨,最后提问,引导学生总结:

(1)直接描写风雪。课文有三处对风雪进行直接描写。

①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范围之广。

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③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两处的两个“紧”字,就把一场越下越大的雪,描写得非常清楚。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则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

2.提问:文中描写自然景色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老师参与点拨,学生在小组内形成共识,老师提问,引导总结:

(1)渲染气氛:文中描写林冲处境越来越险恶,情节越来越紧张时,风雪也越来越大,通过写风雪渲染逐渐紧张的气氛。“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2)推动情节发展:风吹雪压使草棚倒塌,这就使得林冲不得不住进破庙里,为后文探听得实情,并实施报仇行动埋下伏笔。(3)烘托人物形象:当林冲走向草料厂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这有力地烘托出了林冲当时那种惶惑不安,感觉前途未卜的心情。

四 课堂总结: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小说中细节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小说中细节描写主要的作用是: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形象。而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五 课堂检测:

1.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5-18 02:14:35

课堂实践

最新课堂实践

推荐课堂实践

热门课堂实践

热评课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