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实践 > 正文

作业标题 :课堂实践 作业周期 : 2018-03-262018-06-01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于培训中期提交一份个人研修成果(教学设计或者教学反思之类的),被批阅为“优秀”得20分,“良好”得15分,“合格”得10分,未提交不得分。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课堂实践

提交者:学员杨在春    所属单位:桐城市实验中学    提交时间: 2018-05-09 16:10:38    浏览数( 1 ) 【举报】

 

常见气体实验室制取方法复习(教学设计)

 

实验中学  杨在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等基础知识。

2)进一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思路,一般规律。

3)能够根据反应的需要灵活的设计和选择实验装置。

2、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信息的分析,发现规律,根据所获的规律进行正确的比较、归纳、整理和运用。

2)根据信息的分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思维的深度,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事物,肯定自己、肯定别人。

2)通过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态度和合作互助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气体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的设计和改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气体发生装置。

四、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的

情景

导入

由考纲导入复习内容

学生回答:实验室制取气体掌握的五个环节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反应原理

活动探究

[知识回顾]
      请两位同学分别写出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提出问题]
      为什么不用镁代替锌制取氧气?为什么不用燃烧木炭制二氧化碳?为什么不用电解水制氧气?
  [归纲总结]
  PPT
  [提问]:高锰酸钾氯酸钾属于物质类别的哪一种,两种药品在制氧气时现象的差异是什么?
  [提问]:从节能环保,操作简单的因素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选用什么物质较好。


 
  学生板演
 
 
 
 
  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巩固化学反应方程式
 
 
 
  知识回顾,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回顾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设计

活动探究


  [提问]展示两套不同类型的发生装置,请学生回答分别适合于什么反应制氧气,并归纳出气体发生装置的设计思路。
  [归纳总结]PPT
                固固加热型
  气体发生装置{
               固液常温型
 
改进型装置的优点及各装置气属性的检查。
  [问题]指出下列气体制取应选用什么装置。

学生回答
 
 
 
 
 
  学生归纳总结

知识回顾
 
 
 
 
 
  知识巩固


1、实验室用氧化氨和熟石灰加热制氨气。
  2、实验室用可溶性亚硫酸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硫气体。

学生回答

加强知识应用训练

回顾气体收集方法及验满

活动

探究

 

[提问]实验室收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可分别用什么方法?     答案可用模型表示:                              [归纳总结]:PPT     收集方法:                         排空气法优点:气体较干燥,操作简单。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学生回答
 
 
 
 
 
  学生总结回答

知识归纳


 

              [问题]:PPT     氨气和二氧化硫气体均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实验室可用以下装置收集这两种气体,请指出氨气和二氧化硫分别用哪种装置。


学生回答

开拓学生思维

拓展

PPT

课堂

总结

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及装置——验满

板书

                                         常见气体实验室制取方法复习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     二、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设计。         1、固固加热型         2、固液常温型         3、装置气密性检查     三、实验室制取气体收集方法                                          


 

 

 

 

通过本节内容的复习,学生对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不同装置的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和优点理解不清,多数是靠死记,一但题目稍有改变就束手无策,针对这种情况,后期更要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原理,加强理解。

 


附件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规范详细,教学目的明确

评语时间 :2018-05-13 15:26:54

课堂实践

最新课堂实践

推荐课堂实践

热门课堂实践

热评课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