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实践 > 正文

作业标题 :课堂实践 作业周期 : 2018-03-262018-06-01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于培训中期提交一份个人研修成果(教学设计或者教学反思之类的),被批阅为“优秀”得20分,“良好”得15分,“合格”得10分,未提交不得分。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课堂实践

提交者:学员胡风英    所属单位:安徽省桐城中学    提交时间: 2018-05-09 21:45:55    浏览数( 3 ) 【举报】

初探原电池

     

                                                        桐城中学  胡风英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与能源,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等知识的拓展和运用,同时又为进一步学习选修四电化学基础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本节内容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课标》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并且在这基础上确定了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已储备知识角度来看,初中物理中学习电流产生的原因,而在必修一化学中学习了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同时学生具备了一定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但是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发展不均衡,对“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现象分析”这样的学习模式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情境激学法。创设新颖的情境,引发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对原电池的概念及构成条件的学习,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同时釆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观察讨论、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得到了良好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生活主线为基础,来引出知识主线。

下面我将从这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出探究课题

ppt展示生活中多种与电有关事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电能为现代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然后我播放一段视频,用土豆给平板电脑充电,取不同材质的钉,插入土豆,用导线连接,来为平板电脑充电,通过观看这段视频,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接着提出问题在这套装置中产生了什么能量?学生回答:电能。电能从那里来?工作原理又是怎样?你们也想组装一套奇妙的发电装置么?

 

环节实验探究,建构原电池概念

本环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实验:实验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实验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实验3.将锌片与铜片平行插入稀硫酸中,学生实验,观察记录现象。3实验中锌片都溶解且有气泡产生,片表面无现象。

有的学生不小心,将锌片和铜片接触了,铜片表面产生气泡,有的学生用导线将锌片与铜片连接起来,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这一现象与学生的认知生冲突,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提出:铜片上的气泡是铜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产生的;有的学生提出:铜片上的气泡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泡,迁移到铜片上了。根据溶液未变蓝,所以铜片没参加反应,同时学生们也没看到气泡迁移的现象,所以以上假设都不成立。

 促使气泡从锌片穿越到铜片的神奇力量是什么?有的同学积极大胆地尝试,在导线中间连上电流表,惊奇地发现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表明电流产生了电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实现了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初步建构了原电池这一核心概念。

环节三:从化学反应本质认识原电池原理

 同时学生们也找到了,促使气泡穿越的神奇力量我们看不见的电子的转移。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打破旧知建立新知,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锌比铜活泼,锌失去电子传导到铜上,溶液中的氢离子在铜表面获取电子生成氢气。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形象理解。

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将电子转移的过程变为电子的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电流,这就是原电池设计的基本思路。

下面请大家,根据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提供的用品,设计原电池。

环节四:自主探究,探索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针对此处教学内容,我将其设计成开放性实验。实验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电极材料,生活中的水果,不同的溶液以及实验器材,让学生自主设计,大胆尝试,分组进行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设计多组装置如图所示。并实验现象及结记录于学案中,我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电池反应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那么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又是什么呢?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对比,电极的差异,溶液的差异,以及电路是否闭合的差异,从而找到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同时指出导线和电解质溶液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原电池。

环节五:迁移提升,归纳整理

我带着学生一起回头分析土豆电池发电的原理。然后理论联系实际,总结生活中常的电池,让学生感受化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让学生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能源观。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作业题目,力求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在课堂的尾声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总结本节课收获的知识和学习方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进行了板书设计。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我力求体现了三点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3以合作探究为手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积极思辨,在独立探究中冷静思考,在师生、生生互动中理解掌握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化学的乐趣。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5-15 22:25:05

课堂实践

最新课堂实践

推荐课堂实践

热门课堂实践

热评课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