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实践 > 正文

作业标题 :课堂实践 作业周期 : 2018-03-262018-06-01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于培训中期提交一份个人研修成果(教学设计或者教学反思之类的),被批阅为“优秀”得20分,“良好”得15分,“合格”得10分,未提交不得分。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课堂实践

提交者:学员祁庆安    所属单位:安徽省桐城中学    提交时间: 2018-04-14 22:47:00    浏览数( 21 ) 【推荐】 【举报】

补充小实验  解析疑难点

 

                     ——关于《葡萄糖》教学的一点探索

 

祁庆安

 

(安徽省桐城中学  安徽  桐城  231403)

 

摘要:通过补充小实验得出葡萄糖是多羟基醛的结论,让学生真正理解葡萄糖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

关键词:葡萄糖   多羟基醛   丙三醇   新制Cu(OH)2

一、教材编排

现行人教版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其中《糖类》一节中葡萄糖的教学安排如下:通过实验4-1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实验现象,得出葡萄糖分子中具有醛基的结构,属于醛糖。至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课本只是一句话带过:通过其他的实验结果还可以推断出葡萄糖分子中具有五个羟基,所以它是一种多羟基的醛,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课本直接给出这样的结论,显得很突然,也是苍白无力的。学生对葡萄糖分子结构的理解更是一头雾水,很难接受这个结论。

二、教学改进

笔者就参加安徽省皖中教学研讨会之机,仔细认真钻研教材,反思以往教学中的不足,精心为研讨会准备了观摩课。对教材教法特做了如下改进:

先重温一下教材实验4-1的操作及其现象:在试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滴加5%CuSO4溶液5滴,再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当向新制Cu(OH)2中加入葡萄糖溶液时,细心的学生会发现新制Cu(OH)2马上变得澄清,且溶液呈绛蓝色,继续加热后,才产生砖红色沉淀。而乙醛与新制Cu(OH)2的实验过程中没有出现绛蓝色,学生对溶液呈绛蓝色感到困惑不解。如果课堂教学安排以学生的这个困惑为契机,补充一个小实验,课堂教学立马显现不一样的效果。

补充实验: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滴加5%CuSO4溶液5滴,分成两份,再分别加入2ml10%乙醇溶液和2ml开塞露(家庭常用药,给学生解释一下配料是丙三醇水溶液)。

实验现象:加乙醇溶液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而加入开塞露的试管中,新制Cu(OH)2立刻变澄清,且溶液为绛蓝色。让学生讨论这种实验现象,经过讨论总结,学生自然会得出是丙三醇中三个羟基作用使新制Cu(OH)2悬浊液变为绛蓝溶液。再进一步讨论为什么葡萄糖溶液加到新制Cu(OH)2中去,也会变为绛蓝色溶液,经过类比,加上学生在高一时对糖类有了初步的认识,理解葡萄糖分子中含有五个羟基就不困难了。

把补充的小实验与教材中的实验4-1结合在一起,整堂课教学过程中,以实验为基础,以探究为手段,学生自己总结出葡萄糖是多羟基醛,也就水到渠成了。相对于课本中空洞地给出多羟基这个结论,这种改进后的教学模式,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三、教学心得

补充的这个小实验可以说是为教材和学生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同时,这个小实验趣味性很强,现象明显,也让学生了解了家庭常备药开塞露的主要成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这种教学改进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教学效果非常理想。参加研讨会的各位同仁对本节观摩课给予很高评价,一致认为这个教学改进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最大的亮点。

 

参考资料

[1]于忠荣,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具体做法[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11):22

[2]教师教学用书有机化学基础[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5-15 21:36:31

课堂实践

最新课堂实践

推荐课堂实践

热门课堂实践

热评课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