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如何品析诗词的意蕴和情思

  发布者:章玲霞    所属单位:桐城市金神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8-05-02    浏览数( -) 【举报】

 如何品析诗词的意蕴和情思

诗词在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诞生两千多年来,成千上万的诗人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篇,如目不暇接的画卷,镌刻在数千年的历史长廊上;其中韵味隽永的名篇佳句,似千古不息的江河,奔腾在数百代人们的心胸中。诗词又是含蓄凝练的语言艺术,它的最高境界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能用精练的文字最大限度地启迪欣赏者的联想,能开创一个任欣赏者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作者只需举一隅而读者就能以三隅反,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正无限在。好的诗词如同一幅写意的国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文字只是画面呈现的色彩,更多的含意蕴藏在空白里留给读者感悟,即所谓的“诗无达诂”。在初中的诗词教学中,我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带领学生们来品味诗词中的意蕴和情思。

一、反复诵读,由表及里,品味诗词意蕴情思。

钱理群先生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声音是对生命的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才能领会到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基调,才能读出诗词背后的美,读出文字背后的灵魂与人生。

如我在教学《水调歌头》时,通过师范读,生指名读,齐读,小组竞赛读,配乐读等诵读方式来感知课文,体会诗意。同学们在不断的诵读中体味到诗人是“大醉”遣怀为主,“兼怀子由”为辅;体会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是“归去”不是“而去”,是“恐”不是“烦”,把作者是“仕”还是“隐”的矛盾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是人,自有悲欢离合之情感经历;是月,自有阴晴圆缺之物理变化。说“此事古难全”,自是月有月之物性,人有人之人性,人虽隔千里,却可共同拥有一个明月,又何怨之有呢?由此诗人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真是穿透时空之呼吁,融合天人之祝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洒脱旷达的苏轼站在月光之下,与我们对语,牵动着我们的思亲思乡的情怀,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感和心灵上的归属感在朗读中不知不觉地融会贯通了,自然就很容易地把握了文章的意境和主题。

再如教学毛主席的《沁园春 雪》,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感受到冬日里冰雪下的祖国山河有多美丽妖娆,壮丽雄奇;才能感受到作者前无古人的豪迈气魄和乐观主义精神;才能感受到整首词的大气磅礴,荡气回肠,才能感受到毛主席作为一代领袖爱国、爱民、爱土地的情怀。

二、抓住意象,熟参妙悟,品味意与境谐的境界。

诗词是情感、感受和想象的结合体,是一种“摆脱散文的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诗词把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让意象具有立体感,通过意象产生出来的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说意象是诗词的重要特征之一,抓住了意象,就等于掌握了赏析诗词的钥匙。诗词的意蕴和情思是隐藏在诗体的内核,只有通过诗词外在的意象去揣摩诗词中的意境意蕴,才能走进诗,走进诗人的灵魂。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首先可以在不同的意象中体会相同的情思。

我以古诗词中的“愁”为例: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借“一江春水”的意象表达愁思的连绵不断,永无止息,这是亡国之愁;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把无形的愁思化为具象,舟都载不动,是孤苦之愁;范仲淹的“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尽管自己的一生充满坎坷,但依然不改其气节,着梅花来体现,是坚贞不屈的愁;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愁如烟草风絮,无因而来无因而去,却又让人深陷其中,不可说不可解……学生通过不同的意象自然的就品味到了“愁”的种种内涵与外延。

其次,也可以在相同的意象中品味不同的情思意蕴。

同是写雨,《山居秋瞑》中,诗人首句就用“空山新雨”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山雨初霁,万物都为之一新,其清新、宁静、淡远的意境如眼前;《夜雨寄北》中,巴山的夜雨绵绵不尽,滴滴答答地敲打着诗人的心扉,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借“雨”既写出了独自一人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写出了想象来日聚首话雨时的幸福欢乐;《清明》中的“清明时节”,本是春光明媚,万紫千红的时节,但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却细雨纷纷,春衫尽湿,惹得诗人怅然若失,愁绪纷乱,这里的“雨纷纷”不仅是对春雨的形象描绘,更是诗人心境的一种表达;《春夜喜雨》中,可爱的春雨似乎更富有灵气,它“知时节”,知道万物都在渴盼着它的到来,便伴着和风细雨悄然来到人间,只求润物,不求人知,诗人在倾耳听雨中、举首望雨中写出雨的灵性和奉献精神,继而想象春花浪漫春色满城的美景,喜雨之情跃然纸上。

三、联系背景,拨动心弦,感悟诗意诗情。

众所周知,每一首诗词的创作都是作者在特定的条件下情感的迸发,他的思想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诗人的喜怒哀乐,诗词的情蕴也只有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才更彰显它的价值。可以说每一首诗词中都能窥见作者本身,诗词是诗人人生经历和情感渲泄最好的投影。中国诗词的传统是“言志”,即情感的真实流露,情志合一,它的最高层次必然与政治背景相通。

如我们纵观杜甫的一生,他的各时期的作品如能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来品析,能让学生快速的走进诗,领悟诗,会不自觉地被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文学魅力吸引。

年青时的杜甫正值盛唐时期,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与李白一样,到处漫游,登山涉水,他登上泰山之巔,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安史之乱前,他在长安居住十年,足迹从贫乏的坊巷走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高阁互竞豪华的曲江走到征人出发必须经过的咸阳桥畔,他体会到了官场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便能深切的体会到他对老百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深情,对宦官权贵“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痛恨;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次年三月,诗人目暏沦陷后的长安残破不堪,萧条零落,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在战火纷飞中期盼着家书的到来,思亲情切,忧国忧民,头发也不知不觉地越来越少了,这样背景下诗人的情怀,怎能不让人深深顿悟呢?在辗转西南时期,诗人“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风吹屋破,无处安身,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绝唱,还有什么能跟诗人的博大胸襟相媲美呢?在长达七年的安史之乱结束后,诗人喜闻蓟北收复,多年的颠沛流离之苦终于结束,终于可以挈眷还乡,叶落归根,不禁喜极而涕,开怀痛饮,纵情歌唱“青春作伴好还乡”,这样的杜甫,这样的妙语,岂能不让人为之感动?

中国诗词是汉语最美好的精粹,隐藏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传承传统文化最好的方式之一。它能给人以修养,给心灵以港湾,给灵魂以芬芳。一句话说:“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其实远方很远,但诗词很近。让我们一起来读诗词,听诗词,品诗词,让诗词把整个世界带到我们的心底吧。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