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业周期 : 2017-11-062018-02-01

作业要求 :

题目: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一份教学设计与反思


要求:1. 撰写内容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2. 字数不少于3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

提交者:学员张云    所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盘龙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2-24 21:11:15    浏览数( 0 ) 【举报】

《欢乐颂》(西师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不朽的旋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欢乐颂》,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对世界音乐的地位和贡献,理解《欢乐颂》的时代意义,学习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斗争的精神。

2.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2.了解乐曲的几种演唱形式。

教材分析

音乐教材呈现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第四乐章分三个部分,《欢乐颂》是它的第二部分,歌曲的旋律十分简朴。贝多芬以极其简练的手法(几乎只用了1、2、3、4、5五个音和一种音符──四分音符)就营造出了如此庄严、宏伟的效果。这首歌曲已经传遍了全球,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消除隔阂、消除战争,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弹奏《献给爱丽丝》的片段音乐,导入新课的学习。

提问:谁知道这段音乐的曲名和曲作者是谁?

学生回答:贝多芬。

2.贝多芬(介绍)

师: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被后人尊称为“音乐圣人”,有着伟大而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艺术的酷爱,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为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贝多芬的经典之作《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欢乐颂》。

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欣赏《献给爱丽丝》音乐片段,从中受到感染,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歌曲

1.初次聆听歌曲。

提问:歌曲的情绪?

学生回答:热情、庄重、欢快、热烈等。

师:这首歌曲热情、庄重,深受人们喜爱。

2.学唱第一声部。

1)教师做示范:用“la”轻声模唱(口腔打开,找打哈欠的感觉),并指导学生练唱。(钢琴伴奏。)

2)指导学生用轻声哼唱歌曲《欢乐颂》的旋律。

3)指导学生解决难点:跨小节的连音(12、13小节)和3、4音程的音准。

4)指导学生用中等音量唱旋律。

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中等音量唱旋律,练习控制声音的能力。

5)指导学生反复练唱歌曲。

根据这首歌曲的情绪,要用在连的基础上稍断开的演唱技巧。

6)学唱第二声部。

学生随老师一起视唱第二声部的主旋律,并唱好变化音。

3.二声部合唱。

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间和谐统一。

4.学唱歌词。(出示歌词PPT

指导学生唱好一字多音。

5.随音乐完整演唱全曲。

师:《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的著名唱段,但是在1824年这部交响曲首演时,贝多芬已双耳全聋。据记载,演出结束后,他全然听不到身后观众的狂热欢呼声,一位女歌唱家扶他转身,这时,人们看到了贝多芬留下了激动的热泪,因为他实现了自己一生的愿望:把伟大的欢乐带给了所有的人。贝多芬虽然早已离去,但他的音乐作品和人格魅力却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再次高唱《欢乐颂》,用歌声来悼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6.刚才我们学会了歌曲《欢乐颂》,谁能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运用了x  x  x  x ︱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大量运用了x x x x︱ 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歌曲的情绪给我们听觉上的感受是热烈、庄重的,所以不难看出,旋律、节奏、速度是影响音乐情绪的重要因素,它在音乐表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对比欣赏

《欢乐颂》是一首合唱歌曲,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声部,合唱版的《欢乐颂》气势宏大、交响乐队和人声的交相辉映,使音乐更具有震撼力。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交响曲《欢乐颂》的合唱片段。请大家边看边听边思考:歌曲中出现了哪几种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合唱。)

四、课堂小结

《欢乐颂》已经传遍全世界,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心声:消除隔阂、消除战争,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同学们,追求快乐、和平的幸福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快乐时光,珍爱我们的伟大祖国,拒绝战争、期盼和平,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辉煌灿烂!

《欢乐颂》教学反思

在学科的整合方面,在介绍贝多芬时,我充分整合了文学、历史将教学的内容丰富化、多样化。

赋予音乐生命,让学生感动。我用贝多芬双耳失聪的故事感染学生,先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由文字的领悟到音符的感动,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我感觉这种方法比单纯的讲授要生动地多。

把知识点熔于练习中,易于巩固。在练习唱谱的过程中就把一些难记的知识点掌握了,像反复记号、同音连线的掌握,学生在唱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印象会更深刻。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课前准备不是很充分,所以导致一些问题,如:学生演唱状态和姿势上强调的还不够;在时间控制上没设计好,使让学生谈学习后的收获这部分内容没进行。

这节课同时让我体会到上好一节课课前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但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不要过多、过细,否则就会为了完成某一细小环节,而忽略了课堂学习效果。总之,通过《欢乐颂》的教学,让我受益匪浅。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可操作性强!

评语时间 :2017-12-25 21:26:51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