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初高中数学2班作业(二) 作业周期 : 2017-12-052018-02-20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请大家结合自身实际,自选其中之一上传: 1.    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制作一个“初、高中数学教学”相关微课,请上传微课视频、微课教学设计等附件。 2.    请提交一份以“信息技术与初、高中数学学科整合”的具体教学案例,上传包括“课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教学反思)”等,尤其是要体现信息技术对于该课例的技术支持和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支持。

注意事项: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5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3.为了不影响学员的考核成绩,请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


发布者 :徐明军

初高中数学2班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陈永丽    所属单位:江集镇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2-25 21:25:32    浏览数( 0 ) 【举报】

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可以创造各种生动具体的数学情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数学信息,为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一个独天得厚的优越条件。

一、利用信息技术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促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当使所有学生都在自己的数学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器、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以及互联网等,使学生充分发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在讲授一次函数的图象时,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使学生能够更感官地感受到一次函数图像的变化。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主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知识主题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完成主题的动机。例如,我在讲一次函数时,先播放动画视频《龟兔赛跑》的片段,设置故事情节:小兔子输掉了比赛,非常不服气,于是就邀请乌龟进行第二次比赛,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兔子决定让乌龟先跑200米,到底谁会赢?学生学习的兴趣立即被调动起来了,认真听讲。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就是这样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搬进了数学课堂,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性化学习

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在数学教学中师生的实践活动空间,它使学生通过丰富的活动而不仅仅是依赖语言来构建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了可能,从而产生了更丰富的学习方式,加强、完善甚至改变了数学学习的模式。它是一种产生数学问题、促进数学思考的“催化剂”。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应当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亲身实践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领悟数学的本质,使“学习方式的变革”落在实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来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收到了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并加快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整合,还有大量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今后教学中,还要继续摸索,发挥它的应用价值。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2-29 14:41:10

附件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