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一) 作业周期 : 2017-12-042018-04-01

作业要求 :小学数学教材在进行混合运算(认识小括号)的教学时,基本上都是以一个问题作为依托来,将小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等知识融入到问题解决过程中。请以混合运算为内容,设计一个教学案例,并说明如何来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
注意事项:
1、在培训平台----“提交作业”处进行提交,标题需要设置为“【作业】+作业名称----姓名/工作坊名称/县(市)”。  
2、每次作业提交得5分,被批阅为“优秀”加5分,被批阅为“良好”加3分,被批阅为“合格”加1分,被批阅为“不合格”者不加分,不提交者不得分。此项满分10分。
3、作业提交截止日期为2018年4月,请各位学员老师在提交截止前完成作业。
过期提交的作业将不再批阅作业,所产生的后果全部由本人负责


发布者 :梁海龙

研修作业(一)

提交者:学员左明山    所属单位:罗山县定远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8-01-07 16:13:57    浏览数( 0 ) 【举报】

                                                                 【 作业】+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左明山/定远中心校/罗山县信阳市
  教学目标:
  1、了解括号产生的必要性,掌握含有小括号、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带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2、在交流、探究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并能准确表达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说一说下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36×4+28

65- 25+40

12×5÷6

172 - 42×3
24×3+32×5
  引导学生明确: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法四种运算叫四则混合运算。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导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果在算式里有括号,又按什么顺序计算昵?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 教学例4
  1、教师出示教材第9页例4的算式:96÷12+4×2。
  (1)观察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中包括几种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指名板演: 96÷12+4×2
  =8+8
  =16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应该怎么办?
  教师适时介绍:可以利用小括号改变运算的顺序。
  启发学生思考:只要在算式中加上一个小括号,就可以满足要求,即: 96÷(12+4)×2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指名板演
  96÷(12+4)×2
  =96÷16×2
  =6×2
  =12
  师:在这个算式中,小括号起什么作用?(改变运算的顺序)
  (4)介绍中括号的知识。
  教师介绍中括号的写法,及含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 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括号内的运算,要按“先乘、除后加、减,同级 运算依次算”的顺序进行。
  (5)学习计算带有中括号的算式。
  出示算式:96÷[(12+4)×2]。
  师: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结果。指名板书
  96÷[(12+4)×2]
  =96÷[16×2]
  =96÷32
  =3
  (6)对比中强化认识。
  比较96÷12+4×2、96÷(12+4)×2和96÷[(12+4)×2]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算式中的数字和包含的运算都相同,但是运算的顺序不同,导致计算结果也不相同。
  教师强调: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先弄明白算试的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第二环节 教学例5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5情境图。
  1、阅读与理解。
  师: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组讨论交流得出:一共有30人要租船游玩,每艘小船20元,可以坐4人;每艘大船35元,可以坐6人。教师提出问题:怎样租船最省钱?
  2、分析与解答。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思考与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后进行反馈
  (1)方案一:都租小船。
  30÷4=7(只)……2(人) 7+1=8(只) 20×8=160(元)
  需要租8只小船,共花160元。
  (2)方案二:都租大船。
  30÷6=5(只) 35×5=175(元)
  需要租5只大船,共花175元。
  师:在这两种方案中,方案一更省钱。同学们想一想,方案一中的租船方案是否还能进行优化更加省钱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方案一中,全租小船,有一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可以把这2人和另一条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条大船,这样更省钱。
  (3)方案三:组合租船。
 6条小船:20×6=120(元) 1条大船:35元
  共花:120+35=155(元)

BR>  3、回顾与反思。
  师:我们是怎么解决刚才这个问题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我们是先假设全部都租小船或大船,然后再进行调整,保
  证每艘船都不留空位,还要考虑每艘船的租金。
  本题中,因为每艘小船的个人平均租金是20÷4=5(元),而每艘大船的个人平均租金是35÷6≈6(元),所以尽量租小船,这样会更省钱。
  三、巩固发散
  1、先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5×[(470- 320)÷15]   [35+(62-15)]×32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完成后,集体订正。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计算顺序。
  四、评价反馈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小括号、中括号有什么作用?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应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师生交流后明确:小括号、中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在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板书设计: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租船
  (1)方案一:都租小船。30÷4=7(只)……2(人) 7+1=8(只) 20×8=160(元)
  (2)方案二:都租大船。30÷6=5(只) 35×5=175(元)
  (3)方案三:组合租船。6条小船:20×6=120(元) 1条大船:35元
  共花:120+35 =155(元)


[ 内 容 结 束 ]

BR>  3、回顾与反思。
  师:我们是怎么解决刚才这个问题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我们是先假设全部都租小船或大船,然后再进行调整,保
  证每艘船都不留空位,还要考虑每艘船的租金。
  本题中,因为每艘小船的个人平均租金是20÷4=5(元),而每艘大船的个人平均租金是35÷6≈6(元),所以尽量租小船,这样会更省钱。
  三、巩固发散
  1、先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5×[(470- 320)÷15]   [35+(62-15)]×32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完成后,集体订正。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计算顺序。
  四、评价反馈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小括号、中括号有什么作用?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应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师生交流后明确:小括号、中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在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板书设计: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租船
  (1)方案一:都租小船。30÷4=7(只)……2(人) 7+1=8(只) 20×8=160(元)
  (2)方案二:都租大船。30÷6=5(只) 35×5=175(元)
  (3)方案三:组合租船。6条小船:20×6=120(元) 1条大船:35元
  共花:120+35 =155(元)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1-20 10:45:58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