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高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几个注意点

  发布者:曹启亮    所属单位:商城高中    发布时间:2018-02-20    浏览数( -) 【举报】

高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几个注意点

 

 

 

1·化学仪器规格的选择

 

实验仪器是有规格的,在实验时必须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相应的仪器,而不能随意使用仪器,这是基本的实验技能之一

    先选择填空,再简要说明作此选择的理由。(1996年高考化学试测题)

(1) 试管内装有约占其容积1/10的溶液,则溶液的体积是(用字母回答)   

A.1mL           B.3mL           C.无法判断

因为                             

2)拟在烧杯中于加热条件下配制某溶液50mL,应选择的烧杯是(用字母回答)    

A.400mL烧杯       B.250mL烧杯       C.100mL烧杯       D.50mL烧杯

因为                             

答案:1)C    题目没有指明试管的大小规格(mL);(2)C   选用烧杯的容积应比所配制溶液的体积大一倍为最佳选择。

 

量筒与滴定管对比


量筒

滴定管

构造

0刻度在下(无0刻度线),

准确量取0.1mL(粗量器)

0刻度在上,准确量取0.01mL(精量器),

酸式:玻璃活塞、碱式:橡胶(玻璃球)活塞

用途

量取液体;测量气体体积

中和滴定

使用方法

①量取液体时,不需涮残留液

②不能加热或量取过热液体

③不能做反应容器用

④不用来配制溶液

①碱式滴定管不能量取强氧化性溶液和酸液

②准确量取流出溶液的体积(a mL),管内剩余溶液体积>(50-a) mL

 

 

 准确量取25.00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1996年上海高考题)

A.50mL量筒       B.10mL量筒        C.50mL酸式滴定管      D.50mL碱式滴定管

 

解题分析:该题要求熟悉常用量取液体的仪器的精度及构造。常用量具有:量筒、容量瓶和酸、碱式滴定管。其中量筒只能量准到0.1mL;酸、碱式滴定管可量准到0.01mL;而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只适用于配制一定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本题中要求准确量取25.00mL,不能选用量筒。而被量取的物质是有强氧化性的高锰酸钾溶液,碱式滴定管中有一段易被氧化的橡胶管,不能选用。酸式滴定管是旋转式玻璃阀门,可用来量取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C

 

.试纸的使用

试纸的种类

应用

使用方法

注意

石蕊试纸

检验酸碱性(定性)

①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

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观察颜色变化。

②检验气体: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之接近容器口,观察颜色变化。

①试纸不可伸入溶液中,也不能与管口接触。

②测溶液pH时,pH试纸不能先润湿,因为这相当于将原溶液稀释了。

pH试纸

检验酸、碱性的强弱

(定量)

品红试纸

检验SO2等漂白性物质

KI-淀粉试纸

检验Cl2等有氧化性物质

 

 

  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1992年全国高考题)

A.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答案:C

 

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功能与方法

使用功能

使用方法

典型实例

测定反应体系的温度

置于液体混合物中

实验室制乙烯

测定水浴温度

置于水浴锅内或烧杯中

苯的硝化反应、电木制备

测定溶液体系温度(溶解度)

置于溶液中

测定硝酸钾的溶解度

蒸馏时测定各馏分的沸点

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石油的分馏

 

AD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装置示意图
1)请从①~⑧中选出必须使用温度计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宜的装置图AC下的空格中(多选要倒扣分)(1998年全国高考题)
①酒精和浓硫酸混和加热制乙烯       ②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
③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和物           ④苯和溴的取代反应
⑤石油分馏装置                     ⑥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

⑦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⑧食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氯化氢

A

B

C

D

 

 

 

 

 





 

解题思路是:将①~⑧的实验所需装置分别与A~C进行对比,从中得出正确结果。A为需测量或控制反应液温度;B为需测量蒸馏出气体的温度,一切蒸馏实验都适用;C为需精确测定某溶液的温度;D为需控制水浴温度,例如制硝基苯实验。

答案:1A  B   C

 

中和滴定

准备过程

①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洗涤滴定管及锥形瓶;③用少量标准液润洗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及用待测液润洗量取待测液的滴定管;④装液体、排气泡、调零点并记录初始读数。

滴定过程

姿态:左手控制活塞或小球,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及滴速。

滴速:逐滴滴入,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

终点: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时即为终点。记录读数。

 

 

5·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各操作中,无误差的是(    )

 

A· 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注入标准溶液盐酸进行滴定   

B. 用蒸馏水洗涤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而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   

C.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涤后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和2滴甲基橙试液后进行滴定 

D. 若改用移液管取待测液10.00mL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后,把留在移液管尖嘴处的液体吹入锥形瓶内,再加入1mL甲基橙指示剂后进行滴定

 

答案:C

解题分析:酸碱中和滴定误差产生的6个方面是: ①洗涤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 ②气泡; 

③体积读数(仰视、俯视):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④指示剂选择不当; ⑤杂质的影响; 

⑥操作(如用力过猛引起待测液外溅等)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