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历史导学教师之“导”

发布者:汪再祥     发布时间:2017-11-30 浏览数( 0) 【举报】

历史导学教师之“导”


      构建新型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历史导学中,教师应该“导”些什么?

一、要“导”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传统课堂,学生从属于老师的“威严”,习惯了老师的“灌输”,满足于标准的答案,仿佛是“有老师在,一切不存在”。老师很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也难得发表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内心的看法和想法。开展学案导学,必须打破这一困境,让学生想说,敢说,爱说。而打破这一困境,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诙谐、幽默特别是学生所熟悉的时代语言,如你的地盘你做主;要真实展现具有亲和力的笑脸和动作等。通过这些,“导”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胆大的学生敢说,细心的学生认真说,胆小的学生主动说。

二、要“导”出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案导学,在课堂上,以编写好的学案为基础,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导”出学生积极主动健康的学习兴趣。怎样“导”出学生积极主动健康的学习兴趣,可以巧妙地运用学生对同一知识或问题的不同看法,引导小组讨论甚至辩论,“利用”他们的好胜之心,“导”引他们进一步积极主动去阅读课文,合作探讨的兴趣,从而获取“胜利”。同时,开展故事会、知识竞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他们好胜之心,“导”引他们进一步积极主动去阅读课文,合作探讨的兴趣。

三、要“导”出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

     习惯,一种积久养成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学案导学教师必须要学生“导”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抽读、齐读、朗读、默读;在阅读之时,注意历史学习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并作一定的勾划圈点;阅读之后,简单问题,先独立完成,交流归纳,复杂问题,引导探讨,并做好相应的笔记;结合课本察图片,文献,观察和分析、、、、、通过“导”,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培养学生眼、耳、口、手、脑互动,“阅读——思考——探讨——圈点——反思”的学习习惯。

四、要“导”出良好的历史学习方法。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有了成功的基础。学案导学,在此基础之上,还必须“导”出良好的学习方法。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更事半而功倍。在课堂导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比如历史阅读法,通过学生阅读等方式,掌握历史知识“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比如图表归纳法,通过学生制作历史知识图表,掌握和深化相关的历史知识;比如抓关键词,通过分析文献,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以关键词为突破口,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比如历史图示法,制作历史知识示意图;再如学科联系法,制作历史数轴,掌握公元前和公元后。。。。。

五、要“导”出良好的历史学习思维。

     历史知识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学生作为历史的初学者,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还必须有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在课堂导学中,要注重学生概括、归纳、发散,联系的历史学习思维,把具体的知识点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结合具体的学习实践,串联成一个有机地整体,达到掌握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更深入地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

六、要“导”出学生的历史反思能力。

历史学习,不应仅仅是掌握、理解历史知识,更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通过历史学习,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求历史发展的规律,借鉴和吸取人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大到社会发展的现在和将来,小到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服务。因此,在历史课堂导学中,在完成相应的历史学习之后,还应该“导”出学生的历史反思能力。在历史课堂的导学中,借鉴其他一些国家,一些地区的方法,可以尝试培养学生的历史反思能力:如学习了抗日战争,除了谈所谓的影响,胜利的原因外,也可以向日本学习,结合当前的钓鱼岛事件,引导学生:假如在21世纪,中日之间再次爆发战争,中国应该怎样才能获得胜利?现在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