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发布者:杜军    所属单位: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8-01-25    浏览数( -) 【举报】

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阶段特征】

本单元从总体上概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现实的历史发展线索,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革命实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等重大事件。这些实践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另一方面又印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课标要求】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主干知识】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条件:

① 经济基础:            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

② 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工人运动。

③ 理论来源:德意志             、英国            和英法            

④ 个人因素: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

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①时间:             

②内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关键词记忆法)

3、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            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二、巴黎公社——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1、背景: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镇压革命。

2、经过:(1871、3、18——3、28——5、28)

3、措施:

措施

内容

政权建设

权力机构

民主选举产生的              是最高权力机构

军事措施

建立              

司法措施

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建立自己的              

公职人员

公职人员由           产生,薪金不得超过

              的工资。

 

社会经济

工厂归属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            管理

工作时数

实行           工作日

4、失败原因:

①客观原因:敌人过于强大,普法联合镇压

②主观原因: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让它给反动政府以资助;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没有乘胜追击等

③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当时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条件。

5、意义:①它是            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丰富了                 学说。

③其经验教训是            运动的宝贵财富。

【拓展延伸】

1、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16世纪,英国空想家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它的产生。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空想社会主义盛行,出现了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著名代表人物。

2、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为了同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使用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名称。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如何判断一个政权的阶级属性。首先应看其是由哪个阶级掌权。而更重要的,是看其采取的政策、措施对哪个阶级最为有利。

4、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经验:巴黎公社最主要的经验即通常所说的巴黎公社原则:通过暴力革命打破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巴黎公社在对国家实行民主化改革方面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发扬了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实现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大团结。教训: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要控制国家财政和经济。无产阶级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充分发动广大群众的力量,建立广泛的同盟。要乘胜追击残敌,不能给其以死灰复燃的机会。

5、马克思主义的三次飞跃:(1)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 (2)从理想到现实: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3)从革命到建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平与发展时期的马克思主义

6、关注新史观:从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处与竞争看马克思主义。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是多样的,是交相辉映的。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资本主义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同时存在于当前的世界中,两种制度、两种文明在共存共处,在相互交流和借鉴。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坚持包容理解,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

【补充史料】

★名人名言★

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

★资料回放★

法兰西银行是当时法国最大的一家银行,拥有30亿法郎的资金,而它只交给公社一千五百万法郎,却秘密向凡尔赛提供了二亿五千万法郎。法兰西银行的资金足以把凡尔赛官僚和资产阶级都收买过来,只要公社掌握了法兰西银行就会迫使整个资产阶级对凡尔赛施加压力,要它来向公社讨饶求和。但公社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

★名人名言★

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革命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   ——马克思

★思维拓展★   阅读下列历史素材

材料一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材料二 《共产党宣言》发表24年后,马克思为《宣言》德文版作序时说: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宣言》中的一些观点、一些论述“是不完全的”,有的“已经过时了”,如果可以重写,“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写法”。

材料三 列宁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历史回响★

重读马克思

时代的发展无疑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随着全球化的来临,我们遇到了马克思在当时所不曾遇到的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情况。加上以苏东剧变为标志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解读马克思。我们必须反省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误和教训,其原因究竟何在?是操作方式设计上的,还是由于对马克思的误读,抑或是马克思所处时代的自身局限?应该说,这是所有真正关心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人们都无法回避的课题。但是,这种挑战并不是消极的,因为它同时也为我们创造性地解读马克思,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有着为马克思所没有的历史坐标。由此决定了对于马克思,我们不仅应该“照着讲”,还应该“接着讲”。而这种“接着讲”的理由并非外在的,它就蕴涵于马克思的思想本身,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内在要求。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它能够不断地实现自我扬弃、自我超越,所以能够历久弥新、与时俱进。马克思曾经说过,辩证法在其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同其他思想相比,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彻底性就在于它所主张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它自身,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马克思思想的内在开放性,这也是它的真正生命力之所在。

附件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