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者:陈永杰    所属单位:新里小学    发布时间:2018-01-05    浏览数( -) 【举报】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



如火如荼的新课改正在进行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好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让学生亲耳能听、亲眼能睹、亲身可感;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能力、智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课本的局限,突破了教室和课堂的时空界限,把我们无法亲身经历的场景、画面,无法亲眼目睹的景观、风光,无法捕捉的瞬间、细节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从更广阔、更具体、更深刻的角度认识事物,在思想认识上产生深刻的感悟和共鸣。因此,在语文课中用好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活跃和谐的学习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语文S版六年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描写山水的文章。本单元有三篇课文均以优美的文笔从不同侧面描写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丽和壮美,抒发了深沉而浓烈的爱祖国、爱家乡、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桂林山水》一文,作者以广阔的视角、敏锐的观察、优美的语言、精粹的笔法,抓住特点描绘了素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山水的风貌和神韵,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先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接着详细地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最后写了自己观赏桂林山水后的感受。课文配有一幅桂林山水彩图,基本显示了山水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了解桂林山水的各自的特点;会理解比喻句并能说出运用比喻句的好处。



⑵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过程与方法:



⑴借助多媒体课件,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原则,采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的方法体会文本之美、意境之美。



⑵借助多媒体课件,在伙伴帮助及教师的个别指导下,会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文本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今学生对桂林山水知之甚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情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激起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多媒体设计与创设:



多媒体正逐渐成为学生崭新的学习工具,在多媒体辅助下学习拓展了学与教的空间,使学生信息素养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成为了必然。本课教学课件设计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很好地辅助了教学。



在界面上,我将课文内容安排在主界面,通过对关键词、句设置各种超级链接,将信息多样化呈现,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获取各种与课文内容吻合的图文声像信息,或读、或听……一切都在自读、自悟、自冶中完成。这样的环境真正体现出多媒体化。

  在多媒体的结构上,我们设计了以下几大块:

  桂林山水概貌:概括地展现桂林山水的总体面貌。

  漓江水的风光:通过漓江水的视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感受漓江水的至真至善的美。

  桂林山的奇貌:通过播放桂林山的视频信息和山的多种形态图片,让学生在迅速投入到一种为祖国壮丽山河的自豪情绪中,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进而激发出内心的自豪感。



(以上设计使学生能较快的把握课文结构与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自主设疑 



1、同学们,在我国的南部有一处很著名的自然景观,你知道在哪里吗?(出示中国地图课件)广西“桂林”,是啊!桂林的自然风光很美,你们想去看看吗?“想”好!那就一起来欣赏桂林的自然风光吧!(出示课件)



2、刚才看了图片,谁来说一说桂林最美的是什么?是“山和水”。是啊!桂林的山水是很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桂林山水》,看那里的景色如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心中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由质疑,教师随机归纳、补充,梳理出学习本篇课文所要探究的重点问题。



预设: 



①桂林山水有什么特点?



②作者是怎么来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工具书解决。



2、通读课文,注意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及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



预设:



①重点字音:屏障 zhàng       lín xún



②提示“啊”字读音的变化:在普通话中,“啊”在句子末尾的读音会受它前一个字的读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在本课中“啊”就这样读:真静啊、真清啊(nga);真绿啊、真奇啊(ya呀);真秀啊(wa哇)真险啊(na哪)。



③重点字形:



 无(瑕)   波(澜)   峰(峦)   翡)翠   竹(筏)



3、理清课文的条理及主要内容。



课文的中心句是哪句?围绕中心句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说课文叙述的顺序及内容。 三、“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布置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桂林山水有什么特点?



②作者是怎么来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自学。



四、多元对话,合探解疑



(一)同桌交流。



与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



(二)班级汇报。



A、感悟水的特点及写法



1、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请你用简单的词语概括。(随机板书:静、清、绿)



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这三个特点的?读出自己画的句子。



3、比较句子、感悟特点、领悟写法。



1)出示: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话写得好?为什么?



2)引导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3)教师小结:“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这只是概括地笼统地点出特点;到底 “静”到什么程度?“清”到什么程度?“绿”到什么程度?“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则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先概括后具体。



4)、仿照课文中的句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



小溪里的水真______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坛里的花真______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的天气真______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段话,除了运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外,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例说一说。(预设:排比、打比方等)



4、课文第二自然段在描绘漓江水的特点时,还运用了哪些写法?你是从哪里判断出来的?运用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预设:



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从“却”字看出来;作者拿“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与“静、清、绿”的漓江水做对比,突出了漓江水具有独特之美;作者运用这一写法,先声夺人,引人入胜。



5、感情朗读:



过渡:如此优美的语言,如此细致的描述,大家难道不想美美地读一读吗?



1)先听老师读,大家闭目想象画面。



2)带着自己的想象朗读这段话。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评读)



4)引导学生评价,以评促读。



导读预设:



读这句话时,“真”应读得稍重些,“静”字读得稍慢,“清”略显示轻快,“绿”读得更加明快。读这一句话,整体感觉要轻缓,富有起伏。)



  5(出示课件)让我们来欣赏下漓江水的美(观看视频),让我们再次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师朗读上半句,同学们朗读下半句。



6)自主背诵。



7)古往今来,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为无数的画家所倾慕,为多少诗人所赞叹,而作家陈淼却被漓江水独特的美所陶醉。请同学们深情吟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



8)欣赏着如诗如画的漓江,我们不由得赞叹桂林的水——甲天下!



 B、感悟山的特点及写法



过渡:漓江的水是如此美妙,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把目光投向桂林的山吧!



1、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词语概括。(随机板书:奇、秀、险)



2、你对哪个特点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谈谈体会。



3、(出示课件),结合画面,理解“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



4、重点理解“奇”的特点。



这里的山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据资料记载,漓江两岸的奇峰,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摆开架势啄斗的公鸡。碧莲峰的山体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书僮山很像一个古代捧书而立的书僮,螺蛳山周围有一道道盘旋的螺纹,活像一只尾巴朝天的大田螺。还有一处山景叫“罗汉晒肚”,像一个敞胸露肚的罗汉坐在江边休息。



桂林的山还有哪些形态呢?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



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5、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你认为在写法上,这两个自然段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交流、评论、总结。



预设:



都是先运用对比的写法,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然后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采用排比句式及打比方的方式,生动地描绘出这些特点;都能够从视觉和感觉上来概括特点等。



6、感情朗读:



水亦美,山亦美。让我们尽情地朗读,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吧。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评读: 



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请说说理由。你想怎样来读?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



3)同学们,泰山的雄、华山的险、香山的“火”,一个特点就足以让我们欣赏、品味,而桂林的山它集“奇”“秀”“险”这些特点于一体。人们怎能不说:桂林的山——甲天下!



C、感悟山水交融之美。



1、指名读所画句子。



2、体会特点及写法:



你认为桂林山水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绘。



3、小结:观赏桂林山水,一般是从桂林市区到阳朔,航程有80多公里,沿途所见都是这样的美景,这一路的风景又怎是一幅画所能画完的呢?所以给作者给游人给我们的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板书)



4、感情朗读



同学们,课文的语言很美!让我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播放“高山流水” 音乐)



生各自练读,指名配乐朗读。 



5(出示课件)小结: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融;水绕山环,山青水秀,诗情画意、乐趣无限,所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就连没有去过桂林的我们也由衷地赞叹——“桂林山水‘甲天下’”!(擦去“甲天下”后的?)



五、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1、当代著名作家贺敬之也曾经这样深情地赞美桂林山水——



(多媒体出示《桂林山水歌》开头部分的诗句,师生深情吟诵)



师: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生: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



师: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生: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师:水几重呵,山几重?



生:水绕山环桂林城……



师:是山城呵,是水城?



生:都在青山绿水中……



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也一定很想来赞一赞这“甲天下”桂林山水吧!请同学们试着吟一首诗,或者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3、引导学生在插图旁写话,然后交流。



六、审视文本,放胆质疑



1 回顾课文,自主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最大收获是什么?



预设:



1)、从内容上谈;



2)、从写法上谈;



3)、从情感的陶冶上谈;



 2、浏览课文,质疑再探: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桂林山水的特点及作者描写山水特点的写法这两个问题自己是否都明白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预设:①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名话是怎样来的?



②桂林的山为什么那样奇特?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相互解疑。



七、自主编题、巩固运用 



1、自编题: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编题、(自编题建议: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语言积累、写法运用、字词巩固等方面设计自测题)



2、组织学生自我解答或相互解答。教师查看学情,收集典型测试题。



3、在班级交流典型测试题,引导学生评价;教师结合年段学习目标及课文的学习目标,适当补充检测题。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静、清、绿 



山——奇、秀、险



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



对  比



先概括后具体 



本课的教学体现以下教学特点:



1、感染情绪,突出中心。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能给人一种情绪的感染,使读者在不断的情绪推动中领会课文的中心。但是受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感悟能力的限制,这种情绪的调动单靠文字还显得不够,必须依靠其他感官的参与才能获得深刻的体验。在教学本文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我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真实直观地再现了桂林山水的如诗如画的景象,让同学们跟随镜头一起游览了桂林山水,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那么,看完课件之后再阅读课文时,那些文字立刻显得立体起来,鲜活起来,美丽的景物历历在目,而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也在同学们的心中翻腾、汹涌。这一课我没有进行过多地讲解,而是引导同学们在读————读中品味文字的内涵,感受语句的情绪,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使同学们轻松地领会了文章的中心。



2、运用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如查字典或出示实物;或打个手势作个动作等等。但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少词语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距教远,教学中我尽管在语言上对这些进行解释,但学生还是不易理解,感受不深。那么,对这些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我就可以制作有关的幻灯片,借助多种多媒体帮助理解词语句意。



3、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加强情感和美感教育。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利用典型课例,有效地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能使语文教学更具感染力。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等风光片。学生看后无不感慨万分。于是,满怀激情的读书声在教室里朗朗响起。从他们动情的朗读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



4、运用电教手段发展了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多媒体课件情境性强,适时使用多媒体教学,会启开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在教学时,可以展示桂林山的形态万千的图片,动情的对同学们说:桂林的山除了像老人,像骆驼……还像什么?学生凭借多媒体与亲身体验,将情景转化为口头语言,再转化为书面语言。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既参与了语言的实践活动,思维也从形象直观步入抽象概括,还进行了审美的教育。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正确、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教育资源、进行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就能够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使课堂更精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力的推动新课程改革工作。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