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华晓晓 发布时间:2017-12-18 浏览数( 0) 【举报】
语文本来是门最开放的学科,与生活同在,色彩斑斓。但应试教育却使学生感到语文索然寡味。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激情。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录像、投影、幻灯、计算机软件等信息媒体,能再现课文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在语文教学中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对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事半功倍之效。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课文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有利工具。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真实地看到作者在文中所状之物,所写之景,如巍峨的泰山、壮丽的三峡、浩荡的长江、汹涌的泥石流、精美的景泰蓝等等,学生不仅得到欣赏的机会,获得审美的享受,而且还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揣摩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加以描绘的。这种对照学习,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形色共现,声情并茂,能取得比传统教学手段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北京》一课,一上课,我先让学生们观看一段从中央电视台剪录的有关北京的录像。“你从片中看到了哪些有关北京的美景呢?”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的眼里闪烁出兴奋的光彩,纷纷举手畅谈。“我看到了万里长城。”“我看到了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我看到了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大厦和造型新颖的立交桥。”……声乐画同步的演示绘声绘色,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首都北京。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描绘。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突破教学难点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介入,在阅读教学中改变了逐段讲解的“段段清”,忽视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并开发了学生智能,培养了学生能力。例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由于受场地的限制,很难实物模拟试验,因此,运用flash作的课件,衬上比萨斜塔,让两个铁球同时从塔上落下,真实的再现了几百年前的情形,对突破教学难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讲读课文中,恰当地运用录像、电影投影可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功效,也使重点益于突破。 教学过程中,形式多样的信息技术手段的灵活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一快黑板一支笔,一个先生一张嘴”的授课模式,把学生带到一个崭新的视听氛围之中,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妙不可言的作用。
三.运用信息技术再现情境,激发灵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进行说话训练时,教师要他创设情境,以情激趣,使学生触景生情,融入到图的情境中去,进入文字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说话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五壮士在顶峰用石头痛击敌人时,我首先播放此部分的电影片段,让同学注意观察马宝玉的神态,语气,动作,体会他此时的心情,把同学带入到情境中去,让同学们试想马宝玉此时的心理活动,让同学进行口头描述,最后训练朗读,“同志们,用石头砸!”把同学的情感推向高潮。
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知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录像、投影、计算机展现也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其情操,直至使学生拥有鉴赏美的大脑和创选美的双手。例如:在教学语文《难忘的一课》时,为了升华主题,表现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师用课件展示“漓江、长城、嵩山,华山,长江”等等祖国的诸多美景,耳听优美的乐曲,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想象祖国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五.运用信息技术,扩容知识。
利用多媒体网络和自制的虚拟网进行语文教学,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使学生开阔视野,知识得以扩展。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中大量的信息帮助他们阅读理解,进行课外延伸。例如,在教学《精彩的马戏》最后一段时,我先引导学生弄清马戏团的动物表演精彩的节目是马戏团叔叔阿姨长期训练的结果,进而认识到还是人有办法。接着,告诉学生,关于“人有办法”的文章在计算机里还有很多。学生回家后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查找,兴趣盎然地阅读起来。这完全是一种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己操作计算机,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又如:在教学人教版课程标准第二册中的识字课中,这篇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夏天一些有趣的情景。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课文趣味盎然、色彩丰富,很受学生喜爱。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我便向学生介绍一个有关动物的网站。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后,了解更多有关文中小动物的知识,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通过网络接收大量信息,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自主性,有效发挥主导作用,这一切确实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方明净、亮丽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