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优秀成果展示 > 正文

优秀成果展示 小学数学9班

  发布者:毕红瑞    发布时间:2018-01-01    浏览数( -) 【举报】

小学数学9班 优秀成果展示

 

第一天参与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感受

(毕红瑞 已在 2017-12-01 17:48 推荐!)

  发布者:沈梦兰    所属单位:罗山县庙仙中心校    发布时间:2017-11-23    浏览数( 10) 【推荐】

     首先,很感激有这次的学习机会。

时代在变迁,过去的课堂只是一支粉笔和三尺讲台,科技在进步,现代化的技术也在我们的课堂有所呈现。课件的展示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这点我深有体会。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动画展示推导过程,让学生一目了然。正是感受过现代信息技术给课堂带来的便利,当我知道有这次学习提升的机会时,我无比兴奋。

今天跟着视频学习了word文档的编辑以及ppt动画的制作,虽然大学时期有过计算机的学习,但这次的培训让自己更加熟练掌握。

 

EXCEL操作学习

(毕红瑞 已在 2017-12-01 17:49 推荐!)

  发布者:陈世宝    所属单位:罗山县莽张中心校    发布时间:2017-11-27    浏览数( 3) 【推荐】【举报】

最近又一次参加了网络课程学习的培训。 我已经是老辈教师了,接触这么多网络现代化的教学工作方式真是受益匪浅,收获丰厚。 这个excel表格制作的学习来说吧。使用性太强了,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统计,教学工作一览表的针对性比较,真的是快速到极点。非常棒! 起初,作为初学者我也是觉得非常吃力,动作操作非常慢,万事开头难就是如此。然而,在反反复复观看视频指导方法,并向别人请教,之后,也慢慢熟络起来。 继而,把它运用起来真是惊喜连连,收获颇丰! 非常感谢有这么好的机会啊。

 研修日志+word学习心得

(毕红瑞 已在 2018-01-01 19:24 推荐!)

  发布者:孙安远    所属单位:罗山县莽张中心校    发布时间:2017-11-29    浏览数( 2) 【推荐】【举报】

Word学习心得

      熟练的应用Word也是当前社会必不可少的技能。从我开始接触Word到现在我学会了不少的应用与操作,大部分操作命令能够熟练的使用。比如,从创建文档到编辑文档最后保存文档等基本操作。下面,我对自己这阶段的学习做以下总结:

      1.表格制作及计算:

      表格的制作可以手动绘制也可以自动生成,对于创建和编辑好的表格,如果对它们再做一些修饰,例如,进行边框的处理,或给部分单元格添加底纹,则会突出所要强调的内容或添加表格的美观性。在表格中还可以利用公式工具进行一些数据的计算与统计。

    2.图文混排:

      插入艺术字和图片以及文本框并进行修改美化。例如,环绕方式四周型、嵌入型等的运用,修改艺术字、图片以及文本框的字体颜色、大小、形状和边框等操作。

    3.段落格式:

      段落是两个段落标记之间的文本内容,是独立的信息单位,具有自身的格式特征。段落的格式化包括段落对齐、段落缩进、段落间距、添加分栏设置等。

    4.设置页面版式:

      在编辑文档时,直接用标尺就可以快速设置页边距、版面大小等,但是这种方法不够精确。如果需要制作一个版面要求较为严格的文档,可以使用“页面设置”对话框来精确设置版面、装订线位置、页眉、页脚等内容。

      页眉和页脚通常用于显示文档的附加信息,例如页码、日期、作者名称、单位名称、徽标或章节名称等。其中,页眉位于页面顶部,而页脚位于页面底部。Word可以给文档的每一页建立相同的页眉和页脚,也可以交替更换页眉和页脚,即在奇数页和偶数页上建立不同的页眉和页脚。

请你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小学数学教学环节的优化。

提交者:学员郑萍    所属单位:罗山县龙山街道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7-12-14 15:59:32    浏览数( 2) 【推荐】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个重要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不仅是数学课程改革需要坚持的一个理念,也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应结合小学数学本身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及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做“数学实验”,而不仅仅当作演示功能。要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

 

那么现行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有机选择和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笔者认为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努力做到“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素质。”下面以“射线、直线和角”的教学为例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案例描述】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课件显示)一条线段,师:认识它吗?关于线段,你知道些什么?

 

2、认识射线。

 

1)由线段引出射线。

 

(课件演示)如果去掉线段的一个端点,把线段的一端进行延长,请你想象一下,可以延长到哪里?用手比划一下。能再延长吗?

 

如果一直这样笔直的延长下去会延长到哪里?闭上眼睛静静的想一想。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说特点。

 

射线很特殊,它和线段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小结: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课件显示点与线)

 

3)找射线

 

师:那么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电脑列举各种光线实例)

 

4)画射线。(课件演示)

 

3、认识直线。

 

我们已经认识射线了,那你心目中的直线是怎样的?请你把它画出来!同桌互相看看,你们画的直线一样吗?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画的直线?

 

师问作者:来,跟大家介绍一下你画的直线!(跟线段相比,你认为直线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吗?)谁有补充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直线特点:0个端点、无限长)有画得不一样的直线吗?

 

我们来看同学们所想的跟电脑老师所想的是否相同:(课件演示)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4、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学生归纳。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线和直线,那么射线、直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教师质疑。

 

看来大家掌握得很不错,不过小明有几个问题(A、B、C、D)还想不通,大家能帮我解决一下吗?

 

A、既然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射线,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直线。那么,从直线上能不能变出线段和射线呢?(课件演示)

 

小结:由此可见,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3)画一画

 

B、经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经过一点”是什么意思?那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在白纸上画画看.

 

如果不限制时间,你可以画多少条?看看电脑里边的!(演示课件)还可以再画吗?电脑老师也画不动了!

 

小结:看来,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C、经过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①猜想一下,可能可以画几条?画画看!

 

②看来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在生活中的应用。(课件显示)

 

D、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射线?

 

有了刚才的经验,请你猜一猜,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射线?(无数条)你确定吗?我们来看看电脑上的!还可以再画吗?

 

小结: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二、认识角

 

1、由射线引出角。

 

观察这些有着公共端点的许多射线,这里边还藏着其他图形,你发现了吗?这里边有许许多多的角,比如(引出角,课件闪动并移出直角、钝角和锐角各一个)关于角,你又知道些什么?

 

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角吗?

 

我们来看看课本上是怎样定义的。角的两条边可以延长吗?为什么?

 

2、角的各部分名称及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课件演示)

 

3、画角。(课件演示)

 

4、认识角的符号及记法、读法。

 

【实践反思】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这样不仅能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得以优化,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数学能力和信息素养。实践证明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其因为(CAI)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能使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

 

一、化静为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起到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生动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射线、直线和角”是“空间与图形”中的概念课,就内容而言相当抽象和枯燥。课始电脑先显示线段,将线段一个端点闪动再去掉,向一端延长。请学生想象可以延长到哪里?用手笔划,还可以延长吗?通过课件演示向一端逐步延长,超出屏幕。并让学生闭上眼静静地想一想会怎样。再闪动线段的两个端点去掉向两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直线等动态演示。这样让静止的线段、射线和直线“动”起来。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老师引导着。在学习了射线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射线,要将射线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找射线,并不容易。通过电脑列举出手电筒发出的光、太阳光及城市灯塔的光线等,将一条条射线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很神奇,变呆板为生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数学的趣味性,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而信息技术正好能弥补了这一点。

 

二、化抽象为具体,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空间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形状抽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由于小学生的抽象能力还是初步的、比较弱的,直接由实物抽象出图形比较困难,针对这一特点,案例中在学习角的认识时,运用了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在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的最后屏幕上先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移动、闪烁、颜色、声音的同时刺激,增加了信息强度,学生很容易明白角的概念及个部分名称。这样做比教师用实物操作刺激强度大,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画角这一环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先出示一点,接着点闪烁几下,出示“顶点”两字,然后以动画方式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边再闪烁两下,出示“边”,这样学生就从清晰的图像之中,逼真的模拟演示,看到了角的图形。接下来,再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演示,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使抽象思维化为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化难为易,突破学习难点

 

数学难点是否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发展架桥铺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上例中学习了射线直线的概念后,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或射线,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画,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都发出哇哇的叫声,学生在惊讶中直观的感知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射线或直线,逐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从中渗透极限思想方法。

 

又如在区别线段、射线和直线时,先在电脑屏幕上显示一条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亮点持续闪动,一端用另一种颜色缓慢延长,移动拉出这种颜色所显示的射线。接着在直线上闪烁出两个亮点,两个亮点之间显示出不同的颜色,移拉出这条线段。通过这样的课件演示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几何图形的结构,不仅使学生再次回忆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而且将三者之间的联系区别很清楚地表现出来。可见信息技术的借用对几何形体的知识进行分解、组合、分析,也可以把枯燥的文字表达(线段、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形式变成图、文、声并存的方式,化难为易,能将常规教学难以说清,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清的知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有效地突破学习难点,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本案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以线段为切入口逐步引出射线、直线和角的图形,使学生对这些图形有形象直观的认识,再通过师生互动的交流以及学生的观察、操作、使学生对以上的图形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从而形成射线、直线和角的明确概念,为后面学习一些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表明,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数学手段,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措施,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请你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小学数学教学环节的优化。

提交者:学员杨新和    所属单位:罗山县莽张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7-12-18 14:59:02    浏览数( 1) 【推荐】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课例《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案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98页至99页的内容。
学习任务: 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的意义的探索过程,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正确读写百分数,在交互的网络环境中,培养探索新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
2.能力目标:(1)在交互的网络环境中,培养探索新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1)体验学习的成功,学会与人合作与交流;
2)养成勤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发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二、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三、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自觉思考的能力。学生喜欢在活动中学、在生活中学,他们已初步具备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喜欢在网络环境中去搜寻相关的学习内容,积极学习、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情境中合作探究,能在网上进行互动交流。
四、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1)多媒体电脑室、网络课件、专题学习网站。
2)网站的内容有:学习任务、小资料、你想了解什么、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区别、百分数的读写法、练习与体验、在线调查、课外交流。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播放“嫦娥一号”的精彩回放。
师:这是什么?我看100%的同学都知道,这是嫦娥奔月的精彩回放,嫦娥一号成功登月,进行科学探索,说明我国的航天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老师这里有一些有关嫦娥一号的资料,你们想知道吗。
2)出示相关信息。
3)师:红色的数认识吗?真不错。90%以上的同学都知道百分数,关于百分数你有什么了解,你还想了解什么?点击“你想了解什么”,进行在线调查。
4)从投票上反映多数同学对百分数的意义比较感兴趣,部分同学想了解百分数的写法,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板书)
自我评价:创设隐含数学问题的情境,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探索提供条件,奔月的图片激发了学习热情;在线调查,尊重了学生学习需求。 1)点击小资料浏览
2)回答红色数字是百分数。
3)对“你想了解什么”进行投票。 
学生反馈情况: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愿意学。
(二)浏览网页、自学探究 
1)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嫦娥一号中有百分数,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的百分数,师问:你在日常生活中哪里发现过百分数?说说它们的含义,请同学将课前收集的百分数在这里交流一下。
2)生活中的百分数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用处很大,同学们要正确理解他们意义。
3)请同学们点击百分数的意义,进行自学。
4)概括这些百分数都表示( )是( )的百分之几,那么什么是百分数?就是表示( )是( )的百分之几的数。
板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自我评价: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对现在的孩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百分数的意义较难理解,但在这里安排自学,也就是让学生有意识、自主获取知识和分析知识。(1)学生汇报。同桌交流。
1)学生在网站自学“百分数的意义”
2)汇报自学的情况。 
学生反馈情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需在教师的点拨中逐步完善概念。
1)对照百分数的意义,你认为下面2个分数是不是百分数?并说说你的想法。①海洋面积大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100。②蜂鸟的体重约为3/100千克。
2)提问:百分数和分数在定义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师结:一般的分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比率,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不能表示一个数量。
自我评价: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数一环中,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教师不断地赞赏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1)请同学们点击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2)生回答。一个是百分数而另外一个不是。
学生反馈情况: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明确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三)比比赛赛、读读写写。 1)师:百分数与分数有区别,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例如:百分之四十写作40%;百分之一百零二点五写作102.5%。(教师板书)
2)师:我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百分数,请同学们点击读一读,自由地、轻轻地读读。
3)出示10个百分数,请同学们练写。比一比谁写的又对又快。
百分之五 百分之三百 百分之三点九 百分之八十五 百分之五十 百分之一百二十五 
百分之零点一四 百分之一百 
百分之零点零五 百分之十一
3)师:自由读百分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哪些百分数比较特别?把你认为比较特别的百分数放在一边汇报
4)通过这次活动,你对百分数有什么新的认识?
自我评价:通过读写,比一比,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巩固了百分数的意义。 
1)学生在网络点击“读一读”
2)学生点击“写一写”
3)学生在电脑上自由拖动百分数分类。
4)汇报:分子可以大于分母,可以是小数;像125%这样不用约分……。
学生反馈情况:学生在网页上拖一拖这类活动很感兴趣,新生成的学习资源丰富。
(四)练习测试、评价体验。 1、涂方格。
师: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老师非常的满意!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 “涂方格”的 比赛。点击涂方格,规则是:一格一格地涂, 30秒钟内看谁涂得又多又快?准备,开始! 
(屏幕上也自动显示涂的过程,点击放轻音乐——开始,学生开始涂方格,30秒钟停止进行。)
师:时间到,请停笔。请同学们看看自己涂了多少个方格,用今天学的百分数该怎么表示?请填写在横线上。我涂了( )个方格,用百分数表示是(
师:请问,你涂了多少个方格?用百分数怎么表示?谁比他涂得多?
师:你涂了多少?
还有比他涂的更多的吗?……最后决出冠军。
师:祝贺你成为今天“涂方格比赛”的冠军。掌声送给他。
师:电脑涂了多少个?没涂的用百分数怎样表示?(完成屏幕上的题目)
2、我会用
师:百分数真是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中也能找到很多的百分数。请点击图片,完成提出的问题。
①下面是我们常见的几种食物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
鸡蛋 鸡肉 黄豆 花生蛋白质 12.8% 19.3% 35.1% 12.1%
脂肪 11.1% 9.4% 16.1% 25.4%
1)在这几种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哪一种?最低的呢?
2)脂肪含量最高的是哪一种?最低的呢?
3)100克黄豆中大约含蛋白质多少克?含脂肪多少克?(100克花生呢?)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做法是对还是错?
3、我会辨。
师:下列说法对吗?
①一堆煤运走80%后,还剩下20%吨。( )
②苹果重50千克,香蕉重40千克,香蕉重量是苹果重量的80%。( )
③甲说:我们学校女生人数占49%。乙说:我们学校女生人数也占49%,那我们两所学校女生人数肯定一样多。 ( )
4、妙解成语
1)看成语,填写适当的百分数。
百里挑一( 1% ) 
十拿九稳( 90%)
百战百胜(100% )
2)看百分数,猜成语
100%的命中率 。 ( 百发百中 )
生还的可能性只有10%。 ( 九死一生 )
50%的国土。 ( 半壁江山 )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的答题情况。(网页显示学生答题正确率),根据答题百分数你认为哪题需要同学们讨论一下?
自我评价:练习进一步弥补知识点,这比传统的教学手段出示练习与反馈速度更快、更简洁,学生及时感受成功,发现不足, 1) 学生完成涂方格比赛。
2)学生点击练习中的图片,完成问题,并发言。
3)学生点击练习中的我会辩,并发言计论。
4)学生完成我会辩,适当交流。
学生反馈情况:答题情况良好,通过网络学生很快了解全班解答情况,难点问题容易突现。
(五)课堂总结、反思提高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进行在线调查:
a)在今天的学习中你认为自己哪部分学得最满意?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的写法
b) 这节课中你认为你哪部分表现你很满意
自学成果汇报 课前收集交流 课堂发言表现
练习体验表现 电脑操作能力
2)请同学们用一个百分数来评价一下老师和同学,谈谈想法。课后请在“课外交流”中继续交流。
3)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名人名言,与大家共勉。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板书)
自我评价:网络教学使课堂教学进一步个性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是开放的,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学习。 1)学生进行在线调查。
2)学生回答如:我发现凌荣波同学课堂发言100%。
学生反馈情况:开放的探索,网络式的学习、一定会出现丰富性和创造性。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执教人:王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说一说,动手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使

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能够具体指出一些图形的周长。

2.在测量物体周长的活动中,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和理解周长的含义。

德育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树叶、硬币、绳子、直尺、卷尺等。

学生准备:水彩笔 树叶、硬币、绳子、直尺、卷尺等。

教学设计:

一、 巧用“周”字,引导探索“周长”的含义。

(一) 谈话引入

课始,教师采用机动灵活的方式引入“周”字。

师:同学们,虽然这节课是数学课,但是今天老师先要考考你们的语文知识。看看认识大屏幕上的这个字吗?

(大屏幕动画出示“周”字。)

师:大家知道这个“周”字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可能的回答:一星期、一周;周围、一圈儿;人的姓氏,等等。

师:我们看看字典上“周”字都有哪些意思呢?

(大屏幕出示“周”字的字典释义。)

[双保险引出“周围、一圈儿”这层意思,为授新知奠定基础。]

(二) 揭示课题

师: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知识就与这个“周”字密切相关。

(教师边说边板书:周)

(大屏幕出示树叶、国旗、钟面、蝴蝶标本及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标准五角星形等图形。学生说一说所展示的图形的名称。)

师: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补充板书:长的认识)

[直接点破课题,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巧妙的引入,唤醒了“周长”在学生大脑中的第一认知经验,激发了学生在此基础上的大胆猜测,推理和实践的主动探索的愿望,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 猜一猜,探索得出周长定义。

师:猜想一下,周长和我们刚才说的“周”字的哪个意思相关?

生:周围、一圈儿、一周。

师:照大家的意思,你能画出屏幕上这些图形的一周吗?

(请学生上前,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用手指出它的一周。)

师:究竟怎样才算画出这些图形的一周呢?

生:要沿着边沿画一圈。

画的时候起点和终点是重合的。

……

师:那请你画一画下面这个图形的一周。

(大屏出示)

    

(学生动手画,发现画不出来。)

师:发生什么事了?

生:这个图形画不出一周。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有个缺口。

因为它的起点和终点不能重合。

        前面那些都是封闭图形,所以,我们能画出它的一周。

……

师: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自己的周长。那么,“周长”究竟是指这些图形的什么?能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试一试!

(学生尝试自己总结周长的定义。)

得出结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大屏出示概念,学生齐读,教师板书概念。)

 

[让学生尝试着表达对周长的理解和认识,学生要经历独立把自己对图形周长的零碎的表象认识归纳并表达出来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联系实际,强化定义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到周长的知识。

(大屏出示游泳池、篮球场,让学生用手画一画它们的周长。)

师:凭你现在的理解,说说看,你认为定义中哪个词最关键。

生:封闭图形;

一周;

长度……

(五)巩固练习

1.描出下边图形的周长。

               

[本题的设计强化了周长的概念,明确了是“边线”而不是“所有的线条”之和。]

2.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周长的知识?

师:中国大陆有它的周长吗?

  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它有周长吗?

  我们所在的城市辖区有它的周长吗?

(大屏分别出现中国地图、台湾地图、所在城市辖区地图并出示中国大陆周长,台湾海岸线长。)

师:很遗憾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我们的城市的周长是多少。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如何测量周长的知识,到了六年级在学习了比例的知识后就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本领知道我们城市的周长了,你期待吗?

 

[通过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也适时的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操作活动,自主体验“周长”的意义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周长了,那有办法知道下面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吗?

生:可以量一量每条边的长度,然后再计算。

(大屏出示一个三角形,学生计算出它的周长。)

 

[例题的展示可以使后进生缩短与优等生的知识理解差距。使后面的操作活动更加顺利。]

 

师:你有信心测出下面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大屏出示待测图形。同时以测量单的形式在学生面前呈现,其中树叶和硬币为实物。)

 

[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在操作中才能更进一步体会周长的意义,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空间和发展空间。]

 

(二)渗透要求

 师:老师为每人都准备了如下一张“智慧小手测量单”,让学生先看一看。

学习建议:

1)选择手中适当的工具。(学具盒内有软尺、线等测量工具)

2)得到的数据标在图上。 (以毫米为单位)

3)在测量单上列式,算一算它的周长

智慧小手测量单

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叶的周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币的周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角星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引导:四人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个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学具和测量工具完成这些活动,并记录下数据。比一比,哪个小组配合得默契,完成得更多!

 

[在学生必须分工协作才能完成的这些操作活动中,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无形中得以培养。]

 

三、交流小结,展示学生的成果

师:你通过测量和探索这么多图形的周长,又获得了哪些好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交流。

1:我发现有很多图形的周长,测量时不用测出它所有边的长度,只要测出一部分就行了。比如:五角星,它的十条边都一样长,只要测出一条边的长度,让十个一样的数加起来就可以了。

2:长方形的周长,不必将四条边的长度都量出来,只要量出一条长边、一条短边就知道其他的边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3:我发现圆形的周长很难量,用直尺不行,我们用线绕它一圈儿。

4::我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还能测量出很多图形的周长。

……

四、总结激励,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教师小结:这节课大家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更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时,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还从这些活动中探索出了很多重要的数学知识。真不简单!这与你们团结是分不开的,祝贺你们!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把自己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附件

优秀成果展示

最新优秀成果展示

热评优秀成果展示

热门优秀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