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优秀成果展示 > 正文

优秀成果展示

  发布者:郑承杰    发布时间:2017-12-14    浏览数( -) 【举报】

1、优秀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一

(郑承杰 已在 2017-12-08 18:12 推荐!)

  发布者:彭信霞    所属单位:罗山高中老校区    发布时间:2017-12-01    浏览数( 2) 【推荐】【举报】


研修日志(一):

  透过近两周的网上研修学习,我聆听了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也与班上的各位优秀的教师一齐进行了交流,不但加强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和本班的教师一齐进行了问题探讨。透过这次骨干教师培训,我更明确了做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理想,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这次培训让我了解到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趋势;深刻领会了数学教育的理念、新时期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等一系列数学教育方面独到的观点;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方法;让我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教育家的博大胸怀和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身为教师,就要懂得寻找规律,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和研究,厚实自我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这段时光的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很多专家的精彩讲座,用心做好学习笔记,努力用新知识来提高自我。专家们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有了质的飞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真正的融入到学生当中去

  首先,教师要懂得尊重和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与学生构成心灵上的融合,心理上构成一种稳定,持续的关系,不仅仅是在知识、潜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关心、信任、尊重。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由www.duanmeiwen.com整理]

  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就应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教学语言巧妙合理、生动形象,能充分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传统的章回小说,或评书艺人,常在讲到关键时刻,突然停住:“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是卖关子,也就是设置悬念,引起听众对下情的探究。这对我们教学工作很有启发。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也能使学生越听越想听,就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我们充分调动起来了,到达这种境界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设疑、激疑、解疑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创设问题情境,具有恰当的提问语,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向,帮忙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寻求问题答案。

  3、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

  我注重优化数学教学方式,从数量上说,坚持少讲;从质量上说,坚持精讲。整个教学活动,既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又给学生思维以充分的“自由度”。一是带给给学生明确的思考对象,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带给给学生独立的思考机会,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不替代学生的思维。三是带给给学生必要的启发引导,事先设计好有利于学生继续展开思维的问题,不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如:题目要求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方法吗?有什么规律吗?等等,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脑子用心转动起来,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

  4、加强学习,不断网上研修,自觉走进新课程。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我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我,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用心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对于一个教师,透过这次网上研修,让我懂得了网络的重要性;让我懂得了如何运用网络资源。使我学会了制作教学用的课件。学会了设计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依据教育教学原理、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探索教和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然后对教学资料、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行具体计划。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的数学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透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社会又应用于社会的一面。

2、优秀研修作业

运用信息技术 创设教学情境

提交者:学员潘正金    所属单位:息县关店二中    提交时间: 2017-12-04 20:11:14    浏览数( 1) 【推荐】【举报】

1、    从现有教学条件出发,把计算机与常规教学手段进行优化组合,无疑将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求得实效。在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应看到现代教学媒体种类很多,性能各异,在表现方法和使用效果上各自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优缺点,没有一种能绝对满足一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教学媒体。而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对人体的多种感官进行多方位的延伸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应该对性能各异的教学媒体进行选择和优化组合,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交互应用,扬长避短。 

        要注意科学性

       科学性要求教师采用各种方法所创设的历史情境应与当时的历史史实相符合,不能违背历史,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并且概念要准确,没有知识性、思想性的错误。

       教师在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历史时,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不能的夸大或进行艺术的虚构,应让学生获得真切的历史感。教师在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现历史情境时,应该注意所展示的声像资料的科学性,如果我们向学生展示的感官形象是文艺作品,比如电影、电视剧、今人的绘画等,很可能是背离历史真实的,其作用恰恰是误导。因此教师对采用的声像资料光看品种题目不行,一定要看看其内容、画面,听听其配音。了解所有的画面是否紧密配合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对其进行精心的选取和剪辑。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影视作品与历史史实的区别。

教师在把历史小品引入课堂,让学生编演历史短剧以再现历史时,要对历史小品、短剧的内容进行指导,以免出现科学性错误。如在学习禅让制时学生编演了尧、舜、禹禅让的小品,学生在表演时说,尧把皇位让给了舜,舜做了皇帝。后来舜年老了又把皇位让给了禹。秦朝以前是不存在“皇帝”这一称谓的,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错误。对这种知识性错误教师应及时纠正,或让学生找一找有什么错误。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评判史实的真伪,从而形成客观真实的历史认识。

     要注意目的性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目的明确时,行为成果就大;目的不明确时,行为成果就小,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一切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在课堂上,教师创设出生动逼真的历史情境并不是目的。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出发,要考虑通过创设情境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是激发兴趣、引起动机还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解决难点、突出重点,还是加大密度、节约时间;是用来弥补文字教材的不足,还是来加强思想感情上的熏陶……总之,教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防止和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师是为了展示现代教学媒体,或为了演小品而创设历史情境。

教师应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育手段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它的作用只能是“辅助”,它的价值也只能是作为一种为人所用的教育手段而存在,而不能成为教学目的。否则现代媒体成了教学机器,教师成了只会按键盘的“机械手”,这样的课堂教学看起来生动活泼,实质上冰冷死板,极不利于学生完善人格、发展个性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信息技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有效的历史信息,要为学生所掌握,这需要学生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学生反思、交流和表达来实现的。学生接受信息离不开视听,对所接受的信息的感知和理解离不开思考。只有将视听与思考统一起来,才能使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才能实现认识的深化。在这一过程中视听是感受外界的刺激,思考是人脑对接受到的刺激进行分辩和比较,二者相辅相成。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视听与思考统一起来,形成完整的概念和认识而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环境和场景,不仅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停下生动的形象,而且能从这些形象中得到启示、悟出道理、受到陶冶,发现和认识一些规律。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历史,在教师创设的历史情境中进行分析思考和情感体验。

      要注意实效性

     实效性要求教师创设历史情境时使用的方法、手段,选择的媒体,必须是教学上实用的、能达到最佳效果的,要注意不要拼凑,不要把媒体当成装饰物,要注意实效。这需要教师坚持两个出发:一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出发;二是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教师要根据教材重点、难点的需要选择使用最佳的方法、手段,最佳的媒体,发挥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和媒体的优势,让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使所创设的历史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记忆新知识,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  

正确定位师与生在互动中的角色首先对于教师角色,需要做到教师不是发布命令的上司,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同路人。教师不但在教学中要答疑解惑,更要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引路人,垫脚石。其次对于学生角色,需要做到教师真正的以学生的未来成长为终极目标的培养理念。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人,他们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且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主体。教师在师生互动中不能单方面的灌输知识、能力与情感,而应被学生被动的学习被主动的接受,学生信息的来源变单向为多向,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共享思维成果,共同促进、互助成长。

为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留足准备的时间课堂师生互动能够有效、深层次的开展,离不开教师与学生课前的充分准备,教师需要查找资料、依据学情充分预设教案,学生也需要充裕的时间去预习、查找史料、分析整理整合信息、成为初步认识。没有课前的这些准备,互动将是空中楼阁,是无根之水、是无本之木。

创设兴奋点,有效设问,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知识乃是一个过程, 不是结果。”知识在课堂主体——学生面前应该是有有活力的、动态的,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事实的变化与它的史学功用。为实现这点,教师首先需要处处留心,摸清学生们的喜好和习性,充分预知学情;其次在授课中适时设置疑点、悬念,创设兴奋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与积极性;第三当学生进入课堂角色后,教师需要以协助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自主认知、主动学习、互助答疑解惑,逐个攻破难题,以此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设计有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允许更多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使得互动不单局限在师与生之间,还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开展。为此,在设计中就要注意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与认知差异。七年级新生他们的自制力偏弱、团结协作的意识还在形成当中,对于他们的互动环节设置,可以尽可能的选取两人间的互助学习活动,比如:互相思考一个问题后,综合两人观点进行语言、图表的叙述、互相质疑、两人角色扮演等。这些学习活动可以逐渐提高新生们的思考、互助、模仿、表达、认同的能力。八、九年级的学生思想开始转为成熟,分析能力、自律能力大为提高,教师可以设计多人小组互助学习活动,扩大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范围,教师从旁注意组与组之间、组内成员间的分工合作关系的协调与学习方式的引导,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生生互动。其次,教师可以多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深层次问题。浅层互动充斥课堂是今天授课过程中的通病,教师需要有目的性地去挖掘本课知识,吃透教材,多动脑筋。创设质疑,帮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使其经过思索能有所启发。这种有所得的课堂教学才是学生乐意参与的课堂。第三,教师可以多设计具有情境性的、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


优秀成果展示

最新优秀成果展示

热评优秀成果展示

热门优秀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