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要求 作业周期 : 2017-11-09 2018-01-07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请结合您所教学科及所学知识提交一篇论文,字数不低于300字,不超过2000字。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王战旗    所属单位:开封市化建小学    提交时间: 2017-11-21 19:38:12    浏览数( 5 ) 【举报】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的方式。我国教育部已决定,分三个层面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融合,这个决定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将极大地影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就像使用粉笔、黑板、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里是一个"糅合"的概念,这就是"课程融合"的核心。"课程融合"的教学方式是我国面向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性的发挥、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小学科学教学朝着自主、特色、个性化的教学方向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融合
现行的小学科学教材中,会出现一些离现实、离生活比较远的教学内容,同时,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科学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与信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因此,科学学习材料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基础最必需的内容。
     例如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这些教学内容比较宏观,离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因此我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宏观的宇宙现象浓缩进教室,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我在教学中,先通过学生上网查询资料、信息,从学生最关注的信息入手,让学生研究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的形成过程。把复杂的地壳运动,变得集中、具体和形象,不仅让学生对地球的地壳运动有了深层次的认识,更使学生经历了认识地球、探索宇宙的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我们正是利用了信息资源、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科学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现代化手段,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改变传统的科学教学内容,不但使科学教材"活"起来,更让学生的科学学习置身于信息化的时代,同时也可拓展教师的知识视野。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方式的融合
    21世纪人类社会是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为了人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旋律。信息化融合小学科学教学应该有崭新的教学方法、形式,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教学作为创新型教学的尝试,它摒弃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而是采用近年来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标。所以我们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科学知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课《太阳系大家族》的教学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补充,并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提出学习项目,以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提出的研究项目。然后,师生一起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信息技术和学科有效课程融合的网络信息领域,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在教学目标规定的最基本方面都能达到标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价值。所以,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教学方式进行融合,不但可以呈现一种宽松的研究氛围,还可以努力渗透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思想。如《地球的内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矿产资源》以及《太阳系大家族》、《探索宇宙》等,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研究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拓展信息的自主探究科学的过程,引导他们从地球环境、资源的形成与对人类的重要性问题的考虑,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科学评价、决策的能力和科学要以人为本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探究性课题的融合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并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并领悟科学的本质。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我们更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程融合,让学生进行探究性课题的研究。
    例如我们学校“科学工作室”的社团活动中,公布研究的课题"地球探密"、"太阳系的成员"、“恐龙时代”等。全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许多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围绕选题,或个人或组合成研究小组,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在不同老师的指导下,整理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网上发布或在校园网的留言板上写出经过研究后的成果留言。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与小学科学拓展型课题的融合,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他们在交流研讨中,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渗透科学研究成果与他人共享的思想,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融合需注意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融合"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感到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⒈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融合进行教学,其中计算机只是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而且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尤其是小学生,往往因相关同步知识不具备而使辅助教学本身遇到障碍。
⒉从科学课程的教学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是要发挥计算机长处,而不是抛开传统教学的一切只要用计算机就行了。
⒊网络上的资源非常丰富,但重复现象较多,质量比较低,不能直接用于教学。若是全部由教师进行自制,又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又受到一定技术水平的制约,不能精确地表现出设计的需求,还会耽误本身的教学任务。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科学教学能较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信息技术学习中来,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有效教学。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融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教育环境和教学内容是滋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温室,只要合理地利用教材和教育方式,相信我们的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工作,一定也会开出灿烂的花朵!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2-08 14:58:22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