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主题活动

三角形三边关系

发布者:耿瑞方     发布时间:2018-05-25 浏览数( 0) 【举报】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实验活动,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能用它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计算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认识到操作、实验是探索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操作实验和合作交流等
数学活动经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实验,探究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教法和学法指导:
本节课采用的教法主要有操作实验、观察讨论、概括归纳。根据学生已有的对三角形的认识,借助长度不同的几根小棒,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认识、体验、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引导学生进行一一列举、观察讨论,在小组交流中,概括归纳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注重指导学生在操作实验、观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猜想、验证,帮助学生积累操作实验和合作交流的
数           学活动经验。
教具准备:
课件,长度不同的小棒若干,三角形框架
学具准备:实验记录单,长度不同的小棒若干,14厘米长吸管一根和比14厘米长的棉线一根。
          设计理念: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要在理解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交流、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自主探索、发现并归纳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帮助学生积累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感受到操作、实验是探索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流程:
为有效完成教学内容,贯彻落实教学目标,本节课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课件出示春游照片,引入新课:
【原创】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原创】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原创】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原创】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引导:你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图形最多?
为什么这些实物上都使用这些三角形结构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你知道吗”
引导学生阅读,并出示三角形框架请学生演示。
总结:三角形就因为它的三条边首尾相接,从而形成了稳定结构。
2、揭示课题。
启发提问: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吗?
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揭示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设计理念:本环节先通过三角形的稳定性特征的描述和运用介绍,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再直接抛出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从对“三角形有三条边”的初浅认识,进入到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深入探究中来。】
       二、操作实验,探究发现。
1、初步感知规律。
(1)请组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如下实验记录单一张和四根小棒,其中2厘米、4厘米、5厘米、7厘米小棒各1根。

 
小棒长(cm)
小棒长(cm)
小棒长(cm)
能否围成
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
 
 
 
 
第四种情况
 
 
 
 
 
(2)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①同桌合作,一人操作,一人填写实验记录单;
②每次任意选取不同的三根小棒围成三角形,在实验记录单上记录三根小棒的长度和围的结果;
③要有序地操作、填写,记下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实验,教师巡视并适当进行个别指导。
(4)展示学生填写的记录单,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组讨论:为什么其中的两种情况不能围成三角形?可能与什么有关?
启发思考:哪种情况下,三根小棒不能围成小棒?
同桌一起再用这三根小棒摆一摆,你发现它们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了吗?
【设计理念:本环节让学生手脑并用,亲身体验操作实验的过程,通过操作实验、观察思考、同桌交流、集体反馈等学习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得出大胆猜想,迈出了探究规律的第一步。】
2、分析、探究规律。
(1)发现规律。
组织全班交流,请学生上台演示,并引导学生概括自己的发现:
三根小棒中,任意两根小棒长度的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时,这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
(2)验证规律。
启发思考:什么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中,任意两根长度的和都大于第三根的长度吗?
请学生独立计算,从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中,任选一种进行验证。
组织反馈,并板书验证过程:
2+4>5
4+5>7
(3)揭示规律。
引导: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设计理念:本环节首先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再一次地进行操作实验,通过直观的围三角形的过程,从反面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再让学生通过计算从正面验证规律。最后,水到渠成地揭示规律。让学生经历探究规律的一般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在自主发现、验证、概括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规律的科学性、严谨性,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3、练习巩固,强化认识。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78页“练一练”
集体反馈,说说判断依据,再次强调“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巩固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
         三、实践运用,丰富认识。
1、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十二第8题。
学生交流,说明理由:
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②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引导学生理解:运用我们已有的认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同样可以证明“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学生先量一量,记录数据,独立思考。
启发:已有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3厘米,第三根小棒最短不能短于多少厘米?
进一步追问:第三根小棒只要比5厘米长就一定可以吗?如果一直长下去呢?
课件演示三根小棒围三角形的过程:第三根小棒的长度从5厘米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延长,一直到11厘米。
师生共同总结: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既要大于已有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差,又要小于已有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
【设计理念:通过课件演示,突破学生认识“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难点,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
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吸管和棉线,先想一想,算一算,再尝试操作。
再展示学生作品,并小结规律: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和吸管总长度14厘米,先确定最长边的长度必须小于7厘米,再确定另外两条边的长度。
拓展:如果确定了最长边为6厘米,另两条边的长度不要求是整厘米数,还可以穿成哪些不同的三角形?
课件出示:所有这些三角形两条短边相交的顶点连成了一个椭圆形。
【设计理念:本题通过让学生找到不同的剪吸管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课件演示图形变换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图形的美妙,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全课交流总结,布置作业。
 1、全课交流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体会?
2、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2)画一个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看看是否符合今天所学的规律。
 
板书设计:











主题活动

最新主题活动

置顶主题活动

精华主题活动

热门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