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主题活动

《爱 莲 说》教学设计

发布者:范艳晓     发布时间:2018-04-29 浏览数( 0) 【举报】

《爱  莲 说》教学设计

宝丰县二中  范艳晓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背诵并默写课文。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

三、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教学方法:

1、 朗读教学法。努力以声表情,以音达意,声情并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和“乐”,体会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 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具准备:莲花图片资料、示范朗读音频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这张图片是什么?这种呢?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是由哪种花构成的?莲花,那是因为澳门莲多、莲美,因为莲花象征了澳门人渴望回归祖国的纯洁、高尚的心。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也特别喜爱莲花,大家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请让我们一同走进《爱莲说》。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老师明确:听完录音,这篇课文美不美呀?那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作者

(三)走进作者:(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屏幕内容)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

明确: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为什么不写成《说爱莲》呢?对,“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四)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1、诵读课文。

(⒈)录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轻声跟读,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

(⒉)(检查听读效果,大屏幕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出它的音。)

  淤泥    涟    亵     濯    鲜有闻

(⒊)请同学们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⒋)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教师小结学生自由发言,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古人读书拉长了声调,像唱歌一样的。(请你给大家模仿一下,好不好?)②摇头晃脑的。(也请你给大家模仿一下,好不好?)

(回答后总结)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地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2、点读课文,说字词句段意思

要求学生看着课文注解,逐字逐句地读课文,读通课文,读懂意思。(提问学生译文)

第一段译文:(提问学生)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第二段译文:(提问学生)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3 学生再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美感。

(五)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明确: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风度气质

3、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明确:

——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还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4、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写莲也就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齐读第二段

明确: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花之隐逸者也)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不是)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花之富贵者也)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

   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渝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5、 指导学生按照课文脉络快速背诵爱莲说原文

八、拓展延伸

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学生讨论

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九、课堂检测

一、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濯清莲而不妖( )      

   A、妖艳   B、妖怪    C、美丽而不端庄

2、香远益清(   )

     A、更加      B、有意       C、益处

 3、亭亭净植(   )

     A、亭子     B、耸立的样子     C、美丽的姿态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A、玩耍    B、玩弄      C、游玩

 5、花之隐逸者也(   )

    A、隐居     B、隐藏      C、逃跑

 6、花之君子者也 (    )

   A、品德高尚的人  B、地位高的人   C、丈夫

7、陶后鲜有闻(  )

  A、新鲜    B、鲜艳    C、很少

8、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A、的            B、代词指莲花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9、水陆草木之花(  )

  A、的          B、代词,指莲花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附:板书设计

 

                           爱莲说

陶渊明    独爱    菊  (衬托)              隐逸者    惋惜

世 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

 予       独爱    莲                        君子者    赞美

           托物                                言志


主题活动

最新主题活动

置顶主题活动

精华主题活动

热门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