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吆喝》(展示加反馈课)教案

发布者:范艳晓     发布时间:2018-04-29 浏览数( 0) 【举报】

《吆喝》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文章独特的结构特点,品味本文幽默生动的语言。
2、学习领悟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及写作思路。
3、体会作者对旧时北京城吆喝的种类、内容、特点等不同方面的描述。
能力目标
以课文吆喝的类别及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体现这些特点的不同吆喝声。
情感目标
感受北京城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培养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课文材料的组织方法及对吆喝内容的特点分析
教学难点
反馈检测学生对当地现实生活中体现课文相关内容不同种类吆喝的搜集
过程方法
阅读质疑——合作探究——展示作答——反馈检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师以传统相声《卖布头》的录音片段创设情景后,满怀激情地导入: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大地随便抓起一把土,就能拧出一段沧桑的历史,传统的非物质文化艺术曾让外国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富有地方特点的《吆喝》一文,更让我们领略了老北京的民俗传统。上节课我们完成了对预习任务的学习,本节课我们继续对课文内容作深入分析,进行展示和反馈环节的学习。
二、明确目标
以幻灯片形式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明确问题
师以幻灯片形式出示围绕教学目标形成的如下问题,让学生再次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研读,思考作答。
1、作者在文中表现了哪两类吆喝?并分别形象地用音乐知识中的哪两个概念来形容?
2、请找出连接两类吆喝的语句,并指出这些语句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作用?
3、课文主要表现的是哪一类的吆喝?表现另一类吆喝的内容删去,不是更重点突出了吗?但作者为什么没有这样做?
4、作者通过叙写第一类吆喝来表现第二类吆喝,是哪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你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还遇到过运用这种写作手法的内容吗?请举出几例。
5、表现不同吆喝声的内容涉及3——末段,作者是如何分不同方面有序表现的?
6、课文6——末段共表现了多少种不同的吆喝声?作者在第13段中把其中的两种吆喝声形象地概括为“合辙押韵”,请依此分别概括其余吆喝声的特点?
四、分组合作
各组根据以上预设问题小组内分配承包、独立思考后再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最终筛选优化各自小组对每个问题的作答方案,为小组展示做准备。
五、展示提升
展示采用小组随机抽签的方法,每一小组展示作答其中的一道问题,作答完毕后可由外组同学或老师进行评价补充。
师为更好地评价各小组对问题的作答,做如下知识储备,待学生展示并评价后以幻灯片形式出示,供各组同学参考。
第一题:
作者在文中表现了两类吆喝,第一段为一类,叙写不同行当的小贩以击打不同乐器的形式表现自己经营物品的不同,作者形象地称之为“器乐”;在课文的其他内容中表现了直接用嗓子叫喊的另一类吆喝,作者形象地称之为“声乐”。
第二题:
2段自然衔接了表现前后两类吆喝的课文内容,在全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第三题:
课文显然要表现的是直接用嗓子进行的不同吆喝声,但表现第一类吆喝的内容不能删去。因它与表现第二类吆喝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和详略的不同,呈现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还为表现下文第二类吆喝这一重点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四题:
做铺垫的写作方法。这种写作方法很常见。课内如本册第一课《藤野先生》中,作者写自己在仙台受到当地人的优待,即为下文表现藤野先生的热情诚恳做了很好的铺垫。课外有一首这样的打油诗:
天下文章数三江,
三江文章数我乡,
我乡文章数我哥,
我给我哥改文章。
这也是运用做铺垫这种写作方法的典型例子。
第五题:
1、时间方面:4——9段写一天之中从早到晚的不同吆喝声。
                10段写一年四季不同货色上市后自然不同的叫卖声。
2、特点方面:6——末段总体上就不同吆喝声的相应特点分别从不同方面做具体描绘。
第六题:
课文6——末段依次表现了以下20种具有相应特点的吆喝声:
1、馄饨喂——开锅(突出新鲜这一卖点)
2、硬面——饽饽(突出制作工艺独特这一卖点)
3、算灵卦(突出效果理想这一卖点)
4、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入情入境)
5、树熟的秋海棠(突出原生态这一卖点)
6、喝了蜜的大柿子(形象描写)
7、葫芦儿——刚蘸得(突出新鲜这一卖点)
8、烤白薯哇真热乎(突出新鲜这一卖点)
9、小玩艺赛活的(巧用夸张这一修辞)
10、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突出制作工艺讲究这一卖点)
11、卤煮喂,炸豆腐哟(突出制作工艺风格迥异这一卖点)
12、栗子味的白薯(烘托渲染)
13、萝卜赛过梨(巧用铺垫)
14、葫芦——冰塔儿(巧用修辞)
15、就剩两挂啦(委婉含蓄)
16、一包糖来——荷叶糕(以奇制胜)
17、哟——荞麦皮邪(以奇制胜)
18、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合辙押韵)
19、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合辙押韵)
20、冰棍儿——三分嘞(简洁明了)
六、穿插巩固
让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虚心请教,巩固知识。教师可适当进行抽查。
七、反馈检测
各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如下题目:
1、依文中不同吆喝声的特点,举出生活中体现相应特点的不同吆喝声。
2、课文第11段开头写道,“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现在郏县文化局拟在文化路上开发“民俗文化一条街”作为旅游发展项目。请你为此设计一句吆喝来进行广告宣传。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