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如何促使体育活动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发布者:马亚丽    所属单位:韩川幼儿园    发布时间:2017-12-26    浏览数( -) 【举报】

只有科学化的体育活动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发展。我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体育活动的科学化:

(一)教师动作示范、讲解要正确、标准。这是科学化体育活动的前提。

比如最简单的走步,动作放松、自然,上体保持正直,是走步动作最基本的要求。有的教师带领孩子走步时,刻意把胳膊抬得高高的,并且用力跺地,这是非常不科学的。正确的姿势应该是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节奏合理而稳定,脚落地轻。

如果两臂左右摆动,不但不能有效的保持身体平衡,反而会加大身体左右摆动的幅度,并会过多消耗体力。如果用力跺地就会加大地面给身体带来的阻力,使身体受到极大的震动,容易使身体产生疲劳。并且也会影响下肢部位关节、韧带和骨骼的正常发育。

教师只有掌握了基本动作的基本要求与要领,才能正确示范并及时纠正幼儿不规范的动作。比如从高处往下跳这个动作,有些孩子缺乏起跳的动作,而是以一种自由落体的形式跳下来。教师如果对这个动作的要领不能掌握,可能就会发现不了孩子的不规范动作,更谈不上帮助指导和纠正了。

(二)活动设计与动作搭配的科学合理。

在一次体育活动中往往是几种动作结合练习,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每次活动内容单一和造成幼儿身体局部负荷过大的问题。那么在动作的设计与搭配上,就要考虑是否科学、合理。比如,走、跑、跳下肢活动较多时就要安排上肢练习做补充调节。安排了爬的动作后,就最好不要再添加长时间钻的动作。因为这两个动作幼儿身体始终处于一种蜷缩状态,动作不舒展。应该辅以跨跳、跳起触物的动作,让蜷缩的身体得以舒展。

再比如本次活动的重点动作是练习钻。那么在热身准备活动时就应该以腰部活动为主。因为钻的动作腰部出力最多。如果组织幼儿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下肢的负荷较大,就可以与爬的动作相结合,让幼儿全身活动一下,以减轻腿部的负荷。

(三)活动时间、活动量及运动强度与密度的合理搭配。

活动量的安排应该遵循幼儿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从小到大,小步递进,然后再由大到小。时间安排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30分钟左右。运动强度较大时密度应相对小一些,强度较小时,密度就可以适当增大。

(四)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对能力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程度要求的活动条件。如,宽窄不同的小河,高低不同的悬挂物,距离不同的路线,高低不同的平衡凳,等等。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五)根据季节、天气的变化安排不同的活动。

冬季活动量和密度可适当大一些,夏季活动量就应小一些。刮风时不要安排跑的活动,有雾的天气应安排室内的体育活动。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