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提交本一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作业周期 : 2017-10-172018-02-28

作业要求 :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要求:

1.作业内容必须是自己的原创,杜绝抄袭现象,各工作坊坊主严格把关!
2.字数500字以上。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发布者 :耿老师

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提交本一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提交者:学员左鹏臻    所属单位:清水县百家中学    提交时间: 2018-01-25 11:23:52    浏览数( 3 ) 【举报】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七课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
内容分析: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叙事散文,是作者1925年10月在清华大教任教时写的。全文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通过对几年前回家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的情景的叙述,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真挚的感情。文章语言朴实,饱含深情,是感受亲情的好文章。
学情分析:《背影》是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代表课文之一,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普通的生活中感受到“爱”的博大力量。尤其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往往很容易忽视父母对我们的爱,课文的学习可以很好的化解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让学生可以更舍身处地了解自己的父母。
 
【课型】  讲授课+精读课。
 
【课时】  两个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PPT
 
【教学理念】
现代散文的教学,担负的既有阅读教学的任务,又有情感教育的使命,甚至还有与之相辅相成的写作教学的指导。所以,我们的教学既要关注其文学表达,又要关注其思想情感,两者不可偏废。这篇文章就是通过特定环境下,一个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特写镜头,来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学习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写法,为学生阅读现代文尤其是散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写作中如何写人记事进行必要的指导。在此基础之上,关注思想情感的表达,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通过抒写真情的活动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构建文章的写作方法;
2.品味朴实简洁、饱含深情的语言;
3.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
2.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3.在写作练习上,学习运用截取法来叙事抒情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分析作者如何抓住人物特征塑造人物形象。
2.学习作者无华朴实的语言来写作。
3.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领会课文主旨。
 
【教学难点】
1.理清中心与段落的关系,尤其是二三段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
2.体会作者文章措词中所包含的感情。
 
【教学方法与思路】
教学方法:读议讲练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思路: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基础知识(作者、字词)

自读感知,情感基调

重点探究,情感升华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目标展示:
(同学们来看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线索的作用。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3、感受深切父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简介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快速的浏览一遍。)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都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三、识记字词
(前面让同学们提前预习了文章,检查一下同学们是否已经扫除了文字障碍。)
★正音练习:给重点字词注音
交卸(xiè)  差(chāi)使   奔丧(sāng)   簌簌(sù)  
狼藉(jí)   踌躇(chóu chú)    迂(yū)腐   琐屑(suǒ xiè) 
拭(shì)干  蹒跚(pán shān)   颓(tuí)唐  举箸(zhù)
★注意多音字:
              差距、差可告慰          奔跑、奔走、奔波               勾留
差    差使、差事         奔                            勾
           差不多                  投奔、奔命、奔四十             勾当
           参差
★认一认,再组词:
持chi 恃shi;   卸xie 御yu;   籍ji 藉ji;   姗shan 栅zha
★看意思,说词语:
1.乱七八糟的样子                                                   (狼藉)
2.纷纷落下的样子                                                   (簌簌)
3.凄惨暗淡,不景气                                                 (惨淡)
4.失业在家                                                         (赋闲)
5.短时间停留                                                       (勾留)
6.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迂腐)
7.衰颓败落                                                         (颓唐)
8.看到某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触目伤怀)
9.感情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情郁于中)
10.细小而繁多(的事)                                              (琐屑)
四、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下面同学们就根据问题的提示,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去阅读课文。)
1.见面背景。
     (“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当时见面时的背景如何?)
二年前的冬天,徐州。a、祖母死了 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2.找找文眼。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儿,读出了文眼,就读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现在开头或结尾。)
“我最不有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3. 作者是通过“背影”这一特殊角度来表达“父爱”的,那么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景下的背影?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
 <1>  惦记背影  (思念父亲)
< 2>  刻画背影  (望父买橘)
< 3>  惜别背影 (父子分手)    (背影作线,贯串始终)
< 4>  再现背影  (别后怀念)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每个背影都牵动着作者情感的脉搏,在文中起到了很好的线索作用,即“背影作线,贯串始终”,咱们平时在写文章时可以学习运用这种写法来表现中心。)
4.了解情感思路,给文章分段。
 开篇设疑:惦记背影(思念父亲)1
 悲凉气氛(别时家境)2-3
父子情深     回忆往事:  铺垫背影(细心关照)4-5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6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6
别后思念:再现背影(别后怀念)7
5.重点探究第六自然段“望父买橘”
(赏读这一部分,根据提示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方式来分析、体会这浓浓的父子深情。)
提示:
(1)感情基调的把握。(基调指的是课文的基本情调,把握基调,就是把握朗读课文的整体感,要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如:我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朗读这段文字,因为……)
(2)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文段是通是什么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3)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我认为文中什么词句运用得好,好在哪?)
6.品味细节,感受深情(小组讨论,比一比谁说得更好。)
(父亲去车站给儿子送行的过程中说过几句话,找出来细细品味它们所传达出的感情。)
<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不要紧”是就他自己而言,再忙也无关紧要;“他们去不好”是就儿子而言,别人去送难以放心,还是自己去好。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父亲爱儿子,远远超过了爱护自己。)
<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怕儿子车上口渴,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亲自去为儿子买橘子。同时还担心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关心儿子旅途是否平安,要等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小结:在父亲的眼中,儿子永远都是个孩子,父亲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简短朴实的话语中,无不透露着他对孩子的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情感。
通过父亲对儿子一点一滴的付出,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是疼爱儿子的;同样,通过体会儿子那眼中流出的泪水,我们也能体会到儿子是怜爱父亲的,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透射出他们之间浓浓的父子之情。这也就是文章主题所在。
7.分享交流(网络图片)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2-09 21:11:09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