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提交本一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作业周期 : 2017-10-172017-12-31

作业要求 :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要求:

1.作业内容必须是自己的原创,杜绝抄袭现象,各工作坊坊主严格把关!
2.字数500字以上。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发布者 :耿老师

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提交本一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提交者:学员李小霞    所属单位:清水县第六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2-29 11:27:44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高中语文  李小霞 《谈中国诗》

教学设计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钱钟书及其主要作品。

 2.掌握本文的行文特点和结构方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3.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我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重点:

1.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和结构方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学习用比喻说理的论证方法。

三、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中关于诗歌特征等问题的独特论述,提高探究能力。

四、 教材分析:

    《谈中国诗》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属于文艺随笔。本单元的课文多为论述式、阐发式的,有一个核心议题,更具有议论化的特点,学习本课时一定要把握作者缜密的构思,理清作者的思路,概括归纳文章的要点,理解文章的重点难点。

解读本课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个还原作者思路的过程,明晰了作者的思路,抓住了文章的要点,找出了重点难点问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主要采用阅读法、探究法、讨论法等。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在初中、高一阶段。已学习过一定量的议论文,掌握了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旧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五、学习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中国诗歌,源远流长。有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有浪漫主义诗歌的鼻祖《离骚》;有汉乐府的双壁《木兰诗》《孔雀东南飞》,也有汉代文人五言诗之冠冕《古诗十九首》;有“唐诗”,有“宋词”,也有“元曲”。然而当这些诗歌走进我们的生活时,大家是否想过中外诗歌有何不同,中国诗歌有哪些特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了解中国诗的特征,感受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识及深刻的洞察力。

 (板书:谈中国诗  钱钟书)

(二)作者介绍

(三)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后,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2、中国诗的特征。

 (四)自主探究

鉴赏作者的语言艺术,并概括作者的语言特色。

1、 文中大量丰富生动的比喻句,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

2、 居高临下,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性。

3、 讲道理,发议论,幽默风趣。

 (五)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 

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钱钟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管锥编》面世以后,“钱学”兴起,钱先生声名大起,而他却潜心研究,闭门谢客。一些“钟书迷”不远万里从港台、美国、法国……慕名而来,他却常常以病或者其他原因辞谢,“避之唯恐不及”。

1991年,全国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录》,要拍钱钟书,被他婉拒。有人告诉他,拍片会有很多的酬金以及曝光率,钱先生淡淡一笑,幽默地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 

【写作应用】 “甘于寂寞”“做学问与做人”“守卫精神家园”等。

 2.课外作业。

1、鉴于本文比较的方法,比较舒婷的 

《致橡树》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分析两首诗的异同。 

2、阅读美文《寂静钱钟书》,继续加深对钱钟书的认识。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语文的遵旨是学生的自我觉解。本设计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全堂课的学习都是学生在活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了“教贵善诱,学贵自得,食贵自化”教学宗旨。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1-02 08:55:34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