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提交本一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作业周期 : 2017-10-172017-12-31

作业要求 :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要求:

1.作业内容必须是自己的原创,杜绝抄袭现象,各工作坊坊主严格把关!
2.字数500字以上。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发布者 :耿老师

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提交本一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提交者:学员高振华    所属单位:清水县西关小学    提交时间: 2017-12-25 16:16:52    浏览数( 2 ) 【举报】

 

三上 《18 盘古开天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倒”。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想象盘古身化万物的神奇画面,并能仿说一段话。

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创造”5个生字。正确认读“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3.读懂课文,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想象盘古身化万物的神奇画面,并能仿说一段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初读课文,认读字词,提炼中心。

 

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本P7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师:同学们读书都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请看大屏幕——你们能不能读好这些词语。

①幻灯出示:四肢、 肌肤;滋润、辽阔;逐渐、缓缓;一丈、血液

开火车读词语。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准了没有?

(创造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需要走一段艰难而又遥远的路途。)

师:谁知道什么是创造

(做)(做前所未有的事)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赶快进入课文,看看盘古做了哪些前所未有的事情。

文本生词不是很多,根据词语特点,分类指导,可以达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滋润”一词的理解性朗读,效果非常好,让学生读出了词语所包含的情感,赋予了词语生命力。

 

 

 

 

 

走进文本,对话交流,想象画面。

 

 

 

 

 

 

 

 

 

 

 

 

 

学习之前的样子

⑴师读一、二自然段,生想象画面。

2)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连环画?

3)课文哪一句具体写了宇宙最初的样子?

生: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师:什么叫混沌?

(非常乱)(看不清、分不清)

师:遇到不懂的词语,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查字典。我们看看字典上对混沌是怎么解释的?灯出示:混沌:①、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②、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师: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应该选择哪个解释?(选择解释1

师启发指导朗读
  (4)有一天,盘古醒了,它是怎么创造宇宙的呢?生: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你从这句体会到了什么?

师:齐读这句话,要把盘古很使劲的样子读出来。

师:只听──

生:一声巨响!

师:混沌一片的东西——

生:渐渐分开了。

师:轻而清的东西──

生: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师:重而浊的东西,

生: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幻灯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这句话中,有两个QING,意思有什么不同?(轻——是重量轻;清——是清澈,不浊的意思)

:仔细观察这个句子,你们发现了什么?

(轻——重;清——浊;上升——下降;天——地,4对反义词)

师:这些反义词和近义词把天和地的不同和它们形成的过程写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在读句子的时候要注意这些词语。女同学读上半句,男同学读下半句,要读出天地慢慢形成的样子。

生分角色齐读句子。

师:同学们,盘古一斧头就把天地劈开了,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什么成语来概括?(开天辟地)

师:对,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把这个词写在这一段的旁边。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天地分开以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1)指一生读,其他生想象画面。

2)盘古怕天地和在一起,又干了什么?生: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看老师写字。(板书:顶天蹬地)顶天蹬地是什么样的?我请一位同学上台做给大家看。

师:谁能根据他的动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顶天立地)

师:真好,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已经印在我们心间,也把这个词积累起来,写在第三自然段旁。生写词。

师:(转向做动作的孩子)老师问你,你要说实话,感觉怎么样,累吗?(生:好累!)

师:你这样做一会就累,叫你做上一天都难,可盘古顶天蹬地多长时间?

  师:是啊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啊!来,请接着老师的话往下读。一百天过去了,盘古——

  生:(接)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

  生:(接)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万年,十万年,盘古——

  生:(接)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盘古倒下后,他的创造之路停止了吗?他又做了什么?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

生读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这句话是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师:盘古的身上发生了那些变化?同桌合作读书,一个读写盘古身体的部分,另一个写它变成了什么的部分。

学生同桌练读。

3)师:盘古虽然倒下了,但他并没有停止创造美丽的宇宙。

幻灯出示:第四自然段的系列排比句

师:(指着屏幕)看,这段话多美,它美得就像一首诗,你能像诗人一样读读它吗?

   

指几名学生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画面。评价朗读,说自己看到的画面。有感情地齐读。

4)这一自然段有不少优美的短语,如“隆隆的雷声”,你能找到类似这样的短语吗?

让我们把它们记在心里吧。幻灯出示短语。齐读

5)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他的(  ),变成了(  )的( )。

请同学仿照上面的句式,将“他的( ),变成了(  )的(  )”补充完整, (学生自由准备,在书上写下来。)
  师:这排同学一个接一个地说!注意你在说的时候也要让人感觉到很神奇,所以要注意说话时的语气。
6)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说的那么多画面,如果把他补到课文第四段,那么,这一段末尾的省略号,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去掉?为什么?
  师:是啊,还有我们没想到的,天地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盘古化成的。盘古的身体还化成了是什么,你能仿照文中句式写出来吗?

4、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是啊,盘古,他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了宇宙万物,化成了所有一切的一切!(板书:化作万物)

 

本文是一篇神话,丰富的想象,神奇的画面是其最具特色的一点。教学时以让学生边听或边读边想象画面贯穿始终,体现并突出了教学重点,同时授给学生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

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词语是中年级阅读能力的重要能力之一,此处设计根据语境选择解释,对学生理解词语进行了能力训练。

对盘古开天地动作的理解,教师没做丝毫讲解,完全让学生自读自悟,并让学生以读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理解,这一设计正应合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采用男女生分读的方式很好地表现了天地的区别,使学生更好理解这里用反义词描写的好处。

 

 

 

三年级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做批注,教师注意渗透,为以后的学生做了很好的铺垫。

 

 

 

 

 

 

 

 

 

 

 

调动学生的亲身体验来理解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和献身精神,使学生感同身受。

 

 

 

引读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年级学生要初步学会默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恰当的环节设计默读,使学生的默读能力逐步提高。并且让学生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

同桌合作读使学生在无形中感受盘古身体的变化。

 

 

让学生以小诗人的方式朗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充分展示了学生自我读悟风采。

 

 

 

 

 

 

 

 

 

 

 

 

 

 

 

 

 

 

 

 

 

 

 

本文第四自然段的结构正是教学生写作方法极佳的例子。而段末的省略号则又留下了可写的空间。此处让学生进行练笔练习,既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感受盘古的献身),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回归课题,升华主题,抒发情感。

1、师:所以,我们说(指着课题)——盘古开天地。谁能说说,这里的——(创造)

2、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盘古说什么?

幻灯出示:______的盘古,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

此处的说话练习,使学生提炼对盘古的认识,从而生发出钦佩之情,升华了主题,抒发了情感。

 

五、拓展阅读,推荐书目,引领课外。

 

 

 

 

 

1、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世上真的有盘古这个人吗?这个故事都是真的吗?这个故事是从哪儿来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出来的。)

2、师:对,盘古开天地,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像这样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幻灯出示:经典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仓颉造字》、《后羿射日》、

推荐书目:《山海经》《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师: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回去后,把这些神话故事找来读读,好好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

《语文课程表准》中对中年级的阅读要求中指出“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总量不少于40万字。”这里的数目推荐很好地引导学生把语文延伸到课外。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8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化作万物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2-25 16:39:58

附件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