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提交本一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作业周期 : 2017-10-172017-12-31

作业要求 :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要求:

1.作业内容必须是自己的原创,杜绝抄袭现象,各工作坊坊主严格把关!
2.字数500字以上。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发布者 :耿老师

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提交本一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提交者:学员谢晋    所属单位:清水县秦亭镇秦亭学区    提交时间: 2017-12-25 17:23:22    浏览数( 0 ) 【举报】

《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3页例题及“做—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看图说数字。

2. 示图(幻灯片)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   师: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   教师领读,学生读:一二三四五”……   [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打开“你看到了什么?”这一话题,学生像小鸟归巢一样叽叽喳喳说开了,想表现的欲望非常强。一组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旧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课件,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   二、探究新知   1.引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右图)   生1: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   生2: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它们合起来有几只?   生:它们合起来有3只。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它。   (板书:加法)   [通过演示,学生发现“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引出“它们合起来有3只”,很自然地产生“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加法原来就在身边。]   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   师: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   生112加起来等于3。   师:×××同学真聪明!在数学上,12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3”表示。   板书: 1 + 2 = 3   加号 等号   读作:12等于3。   教师领读,学生读。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你准备怎么记住它们?   生1:加号像一个+字架,等号像一双筷子。   生2:我是这样记的:原来就有一横,后来又有一竖,它们合起来就成了加号啦,上下两横一样长,是相等长的就是等号。   师:同学们的想法形象又神奇。   [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提出了那么多新颖别致的想法,有从形象上,也有从含义上的,这不仅对加号和等号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观察画面,体会含义。   让学生看书上气球图。   师: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3只红气球,1只蓝气球,合起来有 4只气球。   师:与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并且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回答板书:3+1=4。   让学生读一遍算式。   [反思:我觉得这一环节处理得不恰当,教师一步一步牵着学生走,固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对加法已有初步认识,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   4.发散联想,理解含义。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生1:我妈妈给我买回1个本子,我爸爸又给我买回2个本子,我一共有3个本子,1+2=3。   生2:我们家有2个大人,1个小孩,一共有3个人,2+1=3。   生3:我们学校一年级有3个班在二楼,1个班在三楼,一年级一共有4个班,3+1=4。   生4:我们教室讲台上面有1盏灯,我们座位上面有4盏灯,一共有5盏灯,1+4=5。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思路丰富多彩,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巩固提高   1.动手操作。   (1)23页“做一做”。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然后一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2)看算式,摆小棒。   2+1 1+1 2+2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用小棒摆,同桌互相检查。   

二、[教师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练习设计围绕加法认识这一重点,采取摆图片说算式,看算式摆小棒、画填方格、独立笔答、开放题等形式,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在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了预定目的。]   (3)5个△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学生独立操作,然后汇报。   1+4 3+2 4+1 ……   2.发展题(印发)。   (1)看算式,先画○表示,再填得数(印发)。   ①1+2=_________。   ②2+1=_________。   (2)直接填得数   2+1=3+2=1+3=□   3.开放题:□+=5。  

三、 【设计说明】  

四、 “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数、比大小、第几、几和几(组成或分解)后进行的,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初步认识加法,知识虽然简单,却对以后的学习计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共设计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1. 直观演示,初步感知加法含义;   

2. 观察画面,体会加法含义;   

3. 发散联想,理解加法含义;   

4. 动手操作,巩固加法含义。   

首先让学生观察小动物比赛情境,把观察到的在小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合起来”就是“加起来”的意思,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接着,通过观察书上“气球图”,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图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用“加法”来表示的事例,增进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使学生感悟到“加法”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最后是让学生动手摆学具,先是看算式摆,然后是用5个学具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意识。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2-26 14:40:54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