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提交本一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作业周期 : 2017-10-172017-12-31

作业要求 :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要求:

1.作业内容必须是自己的原创,杜绝抄袭现象,各工作坊坊主严格把关!
2.字数500字以上。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发布者 :耿老师

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提交本一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提交者:学员田贵荣    所属单位:清水县第六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2-22 15:26:18    浏览数( 0 ) 【举报】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理解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3.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情感目标】 1.体会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

2.认知科学探索需要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

2.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三.对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节的内容,学生对生物的认识刚刚开始,在上节课学习了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初步认识了几种常见的细胞和微生物,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结合上节课的认识理解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并学习细胞学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探索的兴趣,以及对生物学的兴趣。

四、 教学方法:

以老师讲述和学生讨论为主,讲述时结合PPT和相关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简单复习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三个结构呢?

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比较上一节实验课所绘制的口腔上皮细胞图或洋葱表皮细胞图与大肠杆菌、蓝藻相片、模式图的差异,提出问题:两种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导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

教师引导: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两类细胞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细胞核。“原核”是指原始的细胞核,“真核”是指真正的细胞核。这两类细胞的“核”到底有何区别呢?

学生观察图,辨认、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原核细胞的“核”叫“拟核”。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

1.  细胞核和拟核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2  。拟核的成分是什么?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不同?

3  。原核细胞中有什么结构?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哪些结构?

4.你认为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还是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

5.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还有哪些区别?

学生学案: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细胞质

 

 

细胞核

 

 

生物类群

 

 

教师强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以蓝藻作为例子介绍原核细胞的生活习性。

1.什么是蓝藻,身边熟悉的蓝藻有哪些代表生物?(展示图片)

2.水华对环境的影响和禁采发菜的环保意义。(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1)形态:比较小;

(2)营养方式:细菌主要以寄生、腐生为主,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4.利用幻灯片学生进一步比较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突出细胞核与拟核物质组成的共同性。

第二部分——细胞学说的建立

引出:在400多年前,人们并不知道器官,组织是什么,更没有“细胞”这个概念,在当时比利时一位著名的医生,生物学家叫做维萨里,是他开辟了研究人体构造的先河,所以他也是近代解剖学的创始人,继他之后,科学家们不断的探索研究,最终得出了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细胞学说。请同学们先自己阅读课本上的材料,了解一下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5分钟)

学生讨论题1:从罗伯特虎克和比夏的事例中,你有何感想?(比夏不相信显微镜,思想上比较保守,而罗伯特虎克则首创性的利用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切片,从而发现了细胞。) 

总结:科学发现的一般特点:创新精神、技术支持  

讲述:列文虎克在1674年用自制的放大镜观察池塘水意外的发现了水中的微生物,是历史上第一个发现活细胞的人。他一生中的唯一兴趣爱好是磨放大镜,并用它来观察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成为微生物的开山鼻祖。后来人称他为“夜夜磨玻璃珠的男人”。列文虎克曾说过:“我的一生是在放大镜下,从事一场又一场神圣的探索,打开一盒又一盒奇妙的礼物!” 

学生讨论题2:从列文虎克身上你可以发现科学发现有何特点? 

总结:科学发现的一般特点: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讨论题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关系) 

总结: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的,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先进的技术促进科学的发展。 

学生讨论题4:为什么细胞学说的创立归功于施莱登和施旺?(他们将理性思维与科学实验相结合) 

总结:科学发现的特点:科学实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幻灯片展示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略) 

提问: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的细胞学说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 

讲述:施旺和施莱登认为细胞的产生是通过非生命物质结晶产生的,而后来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细胞是通过分裂产生的。在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一切细胞来源于细胞分裂。 

5.讨论:从细胞的发现到细胞学说创立和不断完善,你有何感想? 

(牛顿曾说过:“我之所以能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总结:科学发现的一般特点:继承发展 

6.讨论交流:恩格斯为什么将细胞学说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之一? 

引导: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还是细胞的多样性?细胞学说的建立对后来的细胞学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细胞学说的意义) 

7.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心得体会:科学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工作;科学家的观点不全是真理,还需要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等。 

(通过学生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2-24 20:00:08

附件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