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提交本一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作业周期 : 2017-10-172017-12-31

作业要求 :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要求:

1.作业内容必须是自己的原创,杜绝抄袭现象,各工作坊坊主严格把关!
2.字数500字以上。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发布者 :耿老师

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提交本一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提交者:学员魏泽洲    所属单位:清水县黄门镇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2-12 10:13:28    浏览数( 3 ) 【举报】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 ·七大洲和四大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在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2、过程与方法:能指图说出各大洲、大洋的分布  

3、情态价值:学习本节课,培养学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能在图上找到标有名称的七大洲、四大洋,但如果不标名称,学生就不容易确认七大洲和四大洋,需要在以后的不断学习中逐步认识

三、重点:

 记住七大洲、四大洋名称

四、难点:  

在图上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五、媒体: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课本插图

六、方法:  

读图指导法、阅读分析法

七、教学流程设计  

<>创设情景  

       :你知道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各占多大比例吗? :思考并回答海洋占71%,陆地占29%  

<二>、导言                                                                     

同学们观察地图,可以看到占地球表面29%的陆地又分成大大小小许多块,它们叫什么名字?辽阔的海洋也被分割成几部分,它们叫什么?分布在哪儿?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讲授新课                                                               

 :28页图2.5.你能从图上获得哪些信息呢?  :在图上找到大陆、半岛、岛屿、海洋,然后明确大洲的含义

1.大洲:大陆与周围的岛屿合起来成为大洲  师:世界上有几个大洲?大洋又分成几个部分?它们是怎么分布的? 生:读图2.6,说出大洲、大洋的名称,并判断位置 

2.七大洲:  东半球:亚洲(最大)、非洲、欧洲、大洋洲(最小)  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  南极洲 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3.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海是大洋的边缘

:学习本节课之后,你能完成下面的活动内容吗?                               

 <>课堂活动

1. 生读:大洲的命名              

2. 在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看看它们的相对位置              

3. 看世界地图:哪些大洲是相连的?看看它们的分界线在那儿?还有哪些大洲之间仅以海 峡相隔?     生利用地图完成活动内容,师点拨引导  

<>总结  

由学生总结七大洲名称、位置特点、四大洋的特点                             2`

<>反馈  

1. 读图说出七大洲名称和位置特点          

2. 读图说出四大洋的特点和相对位置          

3. 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出亚、欧、非、南北美洲的轮廓,并标出名称           

生读图回答,动手画图  七大洲和四大洋  

<>板书设计  :        

七大洲:东半球:亚洲(最大)                                           

欧洲      非洲     南极洲   大洋洲(最小)  西半球:南北美洲    格陵岛——最大岛屿       四大洋:太平洋(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最小)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

本节课是学生认识地球、认识世界的开始,是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总体描写。教材突出了以“人地关系”为中心认识世界,使学生自然而然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了新课程的人文性。主要内容有两方面,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及七大洲和四大洋。这部分内容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也将对今后学习世界地形、气候、自然资源、自然景观及区域地理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教材中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但内容联系紧密,脉络清晰。通过九个班的新课讲解,使我感受颇多,下面是我从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接受程度及自己讲课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如下反思:

本课从知识点来看,难度并不大,而且学生对七大洲、四大洋知识已在小学或各种媒体中有所了解,所以,我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和已有的知识,锻炼学生自学与整理资料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会系统的去学新知识。

在教学上,本节课采用以“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为主,辅助于地球仪和挂图,不断地创设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讨论和课堂练习,给大部分学生提供展示各种能力的机会,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品尝自主学习的乐趣,让老师和学生达到很好的互动,并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讨论,在讨论中发现并掌握”。

通过课本上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多渠道去获取知识,明白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告诉他们要学以致用。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未知世界和新鲜事物有好奇心,发言都特别积极踊跃,但是我发现他们的总结归纳能力比较差,空间概念不强,认知水平有限,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正确的加以引导。

老师评语

图片与教学设计不符 内容系统,逻辑性强,对教材重难点把握准确

评语时间 :2017-12-30 11:46:40

附件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