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如何开展中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

发布者:丑小鹏     发布时间:2017-12-11 浏览数( 0) 【举报】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研员,要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呢?根据这一学年以来,针对我市信息技术学科开展的教研活动情况,在对教研活动中的反思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几点心得。   

一、教研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教研是指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探索、分析原因、得出解决方法、构成教育理论的过程。其实施主体是教师,研究对象是某种教育现象或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研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与语文、数学等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在课程核心思想的沉淀上无法比拟,其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评价体系不能完全参照其他学科。信息技术课程有着自己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体系,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规律,同时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多都是新形式下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因此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经常陷入困惑之中,这需要广大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探索、积累、研究。信息技术课不是计算机软件培训课,它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堂。那么如何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探究信息技术课堂特有的教与学的规律,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贯彻素质教育等等,这些都是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的问题,而教研给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开辟了这样的一条捷径。因此,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教研。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开展现状和反思。  

在大多数学校里,和其他小学科(也叫副科)一样,受传统旧观念影响,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得不到各方面的重视。目前,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基本能勉强按照大纲要求进行,而教研活动在中学却开展得很不理想,有的学校根本就不开展,有的学校完全照搬别的学科的教研方法,形而上学。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大环境的因素,有领导的意识因素,也有信息技术教师自身因素。中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   

1、客观条件限制——信息技术教师少,学科新,教研难度大 ,一般来说,学校教研活动主要是在教研组内开展,其常规内容包括教材(资源)分析、教学方法手段交流,教育教学现象分析讨论,教学进度安排以及教学心得交流等等。目前我市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安排,只有七年级、高一年每周两节课,其余的年级基本上都没有安排课程。由于信息技术学科课时少,开课的年级少,一个学校有三、四个信息技术教师足够应付信息技术教学,正因为如此教研活动开展难度大,很多学校的教研活动处于应付状态。由于学科新,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上,还有很多需要探究的地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新问题、新现象,在以往的课堂或其他学科的课堂都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教师处理起来没有老教师的引导和过去的经验总结来参考,许多教育教学问题处理和研究起来很费力气,常常得不到正确的解决。久而久之,教研的热情大减,慢慢消失。

2、信息技术教师的多重身份——教学不被重视,杂事多,信息技术在学校里都被看作是小学科不咸不淡地存在着。根据课程目标,在学校里一般课时能够按照大纲上的要求开满,但是,一遇到特殊情况,信息技术课要为其他学科让路。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教研热情被冷落,另外缺少合理的评价体系,干与不干一个样,教研的开展也得不到重视,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其次,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使用具有多重性。信息技术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教师、电教人员、网络管理人员、学校的免费打字员、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等科室兼职,还要负责学校办公室电脑的系统、软件维护任务。信息技术教师总是处于忙碌状态,却不是在教学和教研上。信息技术教师接触的大都是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而不是学生。他们很少有时间静下来看看教育教学理论,很少有时间对教学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反思、研究和探讨,开展教研活动更是一种奢谈。

3、事倍功半——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认识不足。早期的信息技术教师一般是电教人员来充当教师,而电教人员都是由相关学科例如物理学科老师半路出家,他们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规律基本不了解,但是他们有各自原有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研究中也照搬过去的模式,忽略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规律,自然事倍功半。近年来新毕业分配的本专业学科教师,他们有较强的技术但是却过分强调技术,但对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不了解,对信息技术课的核心价值和培养目标不明确,认为课堂里传授学生的是技术。因此他们眼中所谓的教研就是多看看专业技术上的书等。另外,很多老师以为,信息技术就是教学生电脑技术的,学生懂得操作就可以了,因此课堂教学和软件培训班一样,再加上学校不重视,更谈不上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了。 

三、中学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开展方法

信息技术课传授给学生的究竟是什么,是技术还是意识?培养学生的又是什么?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从何而来?信息技术课堂难道就是电脑培训班?“教师即研究者”,不管目前面临着多大困难和困惑,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活动不能停,根据我市信息技术学科的教研开展情况,总结出几点建议:

1、网络教研

传统学科有着很长的历史,众多的教师,教学研究在组内就可以完成。但信息技术教师不行,然而我们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网络。网络是个大的图书馆,也是一个好的老师和朋友,在网络上,有很多信息技术教研网站上都有论坛,那里有成百上千个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学者,他们在论坛里或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自己的见解,热心地解决你所提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和现象,还会给你提出使用的建议和方法。例如:“信息技术教育网(www.nrcce.com)”的论坛,里面的栏目丰富多彩,包括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策略、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还有心得体会、教学笔记,还能实时交流、探讨等。以及努力创建“龙海教师进修学校”网站里“信息技术”学科的资源素材共享,充分利用我们自己所建立的“龙海信息技术教师QQ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互相帮助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因此网络教研是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的一种方向,是免费的“走出去和请进来”和资源共享经验传承的具体应用。   

2、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

很多优秀的教师经常反思,而且善于反思。反思的种类有很多,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思学生的行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诸如不听课或听不懂的现象。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研应从反思开始,由于学科的历史不长,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能照搬别的学科,怎样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怎样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而不至于课堂失控等,这些都是信息技术教师应注意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中验证自己的方法,在课后反思课堂中的问题,久而久之,信息技术教师不但是技术的行家,也是课堂教学的里手。

3、与其他学科教研联合开展

独木不成林,信息技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首先要培养具有合格意识的信息技术教师,因此和其他学科联合展开教学研究活动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每一门学科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都有着自己的精华,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对教育教学现象的理解。通过和他们交流探讨有助于信息技术教师成长,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的提高,这种方法在学校里还是比较容易实行的。因此我们建议信息技术教师每学年都要走进别的学科课堂,去听其他学科教师的课,触类旁通,反思总结,吸收好的教学方法。

4、校际交流

开放教研环境,增加校际之间的交流机会。每个学校都有教研活动,同时开展校际之间的教研活动,每个学年一到三次,在每校间轮流进行。特别是初中校,根据学校教研片的划分,增加片区学校间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联系,在具有不同教研理念和风气的学校之间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彼此借鉴彼此的经验,就会拥有更丰富的教研内容。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每个学校的人数都不多,因此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大家多交流,互通有无,共同发展,总比单兵作战要好得多。

总之,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虽然信息技术在中学是小学科,但是它提供给学生和教师的是一个大舞台,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都要提高教研意识,创造性地通过不同的方法开展教研活动,我想,信息技术的明天会更好。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