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学校德育教育中如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发布者:柳文霞     发布时间:2017-12-21 浏览数( 0) 【举报】

学校德育教育中如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我们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工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师生心中,作为学校德育实践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当前青少年价值取向多元的背景下,也急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积极引导。从学生平时在校在家在社会的表现看就暴露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即核心价值观的迷失。对此,我们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引起重视,并应当思考:对青少年——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学校教育应该倡导什么?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德育工作?我们学校应当在德育工作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由具体事例到理论阐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青少年从小就养成基本的道德素质,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明确应有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把我们的学生真正培养成德智体美老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如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入课堂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其渗透到德育课程及各学科教育之中,形成教育内容指导序列。在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等过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在品德、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中,做好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内容的教学;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及教师的言行中渗透基础道德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教师的教学内容、教育行为和教育态度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秀品质。

第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校园文化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样是新的历史时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事关培育什么人的必然要求。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工程,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根本。以和谐友善校园建设为目标的学校文化建设,其核心理念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一致的。我校在课程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的建设中,注重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如在校园综合楼墙壁上安装了校园梦内容,教学楼墙壁上布置了伟人题词、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等,综合楼走廊中安装了名人名言,教室布置了班风班训,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我校还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宣传栏、板报、网站等文化传播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营造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德育实践活动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让师生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近年来,我校不断开拓德育工作新思路,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感恩诚信教育等,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去,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内容之一。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所以,尽管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种正义的力量始终一脉相承。

长期以来,我校一直坚持“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制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讲一个故事、唱一首歌曲、绘一幅图画、写一篇心得,通过这些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高度的文明、勤劳的本色、反侵略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今年,我们抓住十八大的召开、嫦娥奔月、玉兔号月球车、钓鱼岛等重大事件,利用国旗下讲话再次向学生宣讲了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伟业。开展签名齐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举办“中国梦我的梦”读书演讲活动,参观齐云山地质博物馆,走进画里南坑感受美好乡村活动。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中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是加强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重在实践,贵在养成。为了让养成教育序列化,使学生好记易做,我们将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提炼。制定《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和《齐云山小学学生文明礼仪儿歌》,分进校、升旗、上课、课间、做操、集合、用餐、回家、放学等九个部分。在实践活动中,伴之以守则、名言、警句悬挂导向,以红领巾广播、橱窗、板报宣传,以晨会课教育、班主任赏识为鼓动,以小志愿者、流动红旗为督促。让学生的良好行为规范在实践中锤炼,在活动中养成。

三是加强竞争敬业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在竞争中增强敬业精神。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学生将来在优胜劣汰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素质。我们经常组织一些文艺、体育、竞赛、演讲等竞技性的活动,渗透竞争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敬业精神。如学校举办各类竞赛评比都会设奖项,同时增加各类评优名额,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县各类文艺比赛等活动,充分释放少儿天性和能量,全新展示孩子的天真与童趣。学校的文明班级评比结果每周一公布等,通过这些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敬业精神。

四是加强法制安全意识教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狠抓安全不放松,加强教育,强化责任,确保了全校师生的安全。我们开设了法制安全教育课,定期请法制副校长作法制安全教育报告,组织学生参观法制安全教育宣传图片展,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举行了自救逃生演练等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学法、懂法、守法,强化了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自护自救能力。

五是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教育。高度的责任心是每个公民实践“三个代表”的公共道德。在县政府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县城活动中,我校开展了争当齐云好少年活动和“改陋习、除污物、美家园”活动;开展了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在班级服务活动中,开展当好“值日生”活动等。学生进入具体角色,有深切的体验,增强了对老师同学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意识。

六是加强感恩诚信认知教育。感恩和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应通过感恩内容对学生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学校通过诚信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立身之本,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人之想、急他人之急,从而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并付诸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我校开展了“知感恩,讲诚信”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班队活动,利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一封家书”“一束花”“一张卡片”“一声谢谢”等等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教育学生要明礼诚信、知恩报恩的做人品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本内容始终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今天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让我们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科学、全面的调整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坚信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能以自己的智慧,寻找和创造出多种教育途径和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德育实践活动中去,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附件

  • 学校德育教育中如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doc 下载 预览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