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杨利利 所属单位:陵川县附城镇初级中学校 发布时间:2018-01-05 浏览数( -) 【举报】
《同学•朋友 》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同学·朋友 》是实验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八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个框题。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的主题是我与他人,因此学好本框题内容对于整个初二上册的教学都具有非常重要和普遍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为学生学会与父母、同学、老师交友打下牢固的基础,也必将对学生今后更广泛的交友乃至成才创业奠定基础。因此,本框题不管在本单元还是在初二上册教材中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本框的基本逻辑架构是从感知自我人际状况到对友谊的理解再到友谊困境的尝试解决,各部分内容都是建立在问题学习基础之上的,由问题情境到简要概括,强调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
第一目内容“我的人际圈”。通过绘制“人际关系树轮图”的活动直观地感知自己的人际状况,认识到在同学交往中要开放自我,积极交往,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什么样的人才受人欢迎呢?借助小组活动和相关链接,概括出受人欢迎的品质。
第二目内容是“与友同行”。首先是通过活动思考什么是朋友,朋友从哪里来。借助两个问题情境概括出交友中的平等互惠、宽容理解等沟通技巧,从而得出什么是友谊、友谊的准则有哪些。最后,尝试用所学习的交流、沟通技巧和对友谊的理解解决交友中的困惑。
二、学生分析
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由于条件所限,视野狭窄、知识面不广,认识能力、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弱,特别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文学素养参差不齐,差距很大,所以教学中不少情境的构建都要事前准备,许多活动的开展、许多问题的探究都要加强组织和引导。
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都能说出自己有哪些朋友,但不一定能明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包括自己在他人人际圈中的位置;他们都希望自己拥有好人缘,但不一定了解什么样的品质受人欢迎,对自身在交往中的品质也缺乏了解;他们心智不成熟,渴望与身边的同学交友,建立持久、真挚的友谊,但又可能缺乏交友的勇气和信心,也面对交友的诸多困惑;他们有一定的交友体验,但又没有完整的交友知识和经验,为此常常交错朋友,也常常失去本已拥有的朋友,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常常错过许多与成功者交友的机会,从而未能为自己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事业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更快成功的加速器。因此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具有深厚的兴趣,同时也乐意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开展积极的探究活动,来排解心中关于交友的诸多困惑,丰富自己的交友知识和人生经验。
三、设计思想
(一)设计理念
1、从农村学生的实际出发,在生活世界中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典型材料, 创设模拟情境,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引导学生在预设情境中体验、争论、质疑、总结、反思、求证,最终生成知识、增强情感、培养态度、形成能力,获得人格品质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预设的各种活动方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师生互动、心理体验与道德建构的场景,把心理教育、思维方法教育、审美教育有机统一,使心理教育与道德素质养成相得益彰,实现教育的“人文化” ;
3、通过讲故事、评优秀、演小品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课堂切实成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点燃学生创新与智慧之火,开发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4、通过科学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成才创业打下基础。
(二)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闭锁现象及其危害;能够说出交友的基本原则;能够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并能据此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友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教学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友谊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与冲突;能够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在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主动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的品质,学会与人交友、呵护友谊。
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
教学 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 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 入 新 课 |
|
师:同学们好,我想问问,你们渴望成功吗?(生答)你们想知道成功者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吗?(生答) 师:世界华人成功学激励大师陈安之先生说:“要成功就要和成功者在一起”,也就是说要和成功者交朋友。可见,我们要成功,交朋友很重要,交什么样的朋友更重要。为了同学们现在和将来的成功,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叩响友谊的大门,努力寻找一把打开友谊之门的钥匙。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0页(多媒体展示框题题目) |
学生思考、回答 |
从学生渴望成功的内心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活跃课堂气氛 |
重
点
突
破
|
一、我的人际圈 |
一:敞开心扉,开启交友之窗。 (多媒体展示)
1、闭锁心理的危害: 2、开放自我、积极交往的意义: (多媒体展示以上板书) 活动一:绘制人际关系树轮图 (多媒体展示) 让学生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提示:朋友不限于同学),教师根据观察学生绘制情况,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朋友还不够多的原因,指出青少年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闭锁心理,就会使自己陷入孤寂、苦闷和失落的困境中,就会对自己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才能走出这一困惑,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开放自我、积极交往的意义。 师(抒情式朗诵,作为总结):给自己的心开一扇窗,敞开心扉,勇敢积极地与你周围的人交流交往,你就会发现,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友好的微笑,或者是一句平常的问候,都能缩短我们曾经陌生的距离;敞开心扉,你就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嗅到窗外花朵的芳香,听见大海坚强的呼啸;敞开心扉,你就会发现,自己不再孤寂、不再苦闷、不再失落;更重要的是,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有了更多的朋友,彷徨时不会一个人迷惘,痛苦时不会一个人流泪,艰难时不会一个人默默承受……一句话:开放自我,我们的性格才会更开朗;开放自我,我们的人生才会更精彩。 二:寻找钥匙,开启友谊之门。 (多媒体展示)
●如何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多媒体展示板书) 活动二:评选最佳人气王。(多媒体展示)
活动规则:(课前每位学生各剪三颗红五角星)每位同学拿出三颗红五星,在红五星上写上班中最喜欢的同学姓名及喜欢的理由。全班四组同学依次开展送星活动,每位同学要将手中的红五星送给班里最要好同学。活动过程中同时播放周华健演唱的歌曲《有一个朋友是你》(歌词见附录) |
学生自填,同桌之间合作,思考讨论相关问题,教师提问,师生交流答案。
学生欣赏、默默品味
学生按要求有序地进行剪纸、送星活动,并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
通过绘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使学生检视、反思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在整理资料中,感受自己的朋友圈,理解闭锁心理的危害,认识开放自我、积极交往的意义,反思如何做一个受人欢迎的“我”。
让学生在享受中品味敞开心扉、开放自我、积极交往的意义,达到升华情感的效果,产生交友的冲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实体验受人欢迎的快乐,从活动中归纳总结出受人欢迎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避免了“满堂灌”式的教学。 |
难
点
突
破
重
点
难
点
突
破 |
二、与友同行
|
三:品味生活,理解“朋友”真谛。 (多媒体展示)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多媒体展示板书) 师:同学们,通过上述活动,我们已经找到了开启他人心灵之门、获得友谊的钥匙,那么有了这把钥匙之后,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你真正的朋友呢?到底谁才是你真正的朋友呢?(思考题) 活动三:听故事,辩朋友。(多媒体展示) 请我们班XX同学(课前让其准备)根据以下标题说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在我______的时候。(横线上可填:考试、痛苦、生病、开心、获奖、生日……)同学们听完故事后,一起来思考:故事中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为什么?。 教师个别提问,引导学生掌握辨别真假朋友的标准。 活动四:创意大赛。(多媒体展示) 每位同学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朋友”一词的理解。教师示范:朋友,就是你黑暗中的那把火,照亮着你前行的道路;朋友,就是摔倒时拉起你的人,给你重新站起的力量。 然后让学生归纳出:真正的朋友是能带给我温暖,支持和力量,能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的人。(多媒体展示板书)
四、掌握方法,养育友谊之果。 (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材料,教师讲述:
小华是外校到本校寄读的一名女生,开学已经好几天了,内向的小华课后一直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闷闷不乐,她决定寻找属于自己的朋友。 A、身边。B、网络。 (本剧问题进行个别提高,展开教学) 结论: 1、朋友来源:朋友就在我们身边。 (多媒体展示板书) 活动五:人生AB剧《交友的烦恼》 (多媒体展示) 导入节目 师:同学们,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哪些交友的困惑呢?我们应该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课前特别排演了一段人生AB剧:《交友的烦恼》,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几位同学的表演: 学生表演 剧情一:小华开始与同桌小丽交往,两人从陌生到相熟,课后经常在一起玩,成绩较差的小丽晚自习时一遇到难题就问小华,小华经常无法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很想不理小丽,可又怕好朋友不高兴而失去朋友。她陷入了困惑之中。你认为: A、小华仍要帮助小丽。 B、小华应拒绝帮助小丽。 剧情二:有一天自习课,小丽想邀小华参加学校的歌咏比赛,唱歌不错但内向的小华一口回绝,心直口快的小丽无心地说小华是“胆小鬼”、“真没用”,并啰嗦了几句,这时 A、小华应与小丽大吵。 B、小华应体谅小丽的过错。 剧情三:期末数学考试时,小丽有好几题不会做,为了回家不会挨父母批评,过个好年,要求好朋友小华把答案给自己抄。 A、小华应拒绝小丽的要求。 B、小华不应拒绝小丽的要求。 剧情四:小华与小丽关系破裂后,开始与小月交往,小月不爱学习,是个网络迷,为筹集上网费有过小偷小摸行为,两人成为好友后,她们经常利用中午和自习课时间往网吧跑,小华的成绩开始下降。父母知道后强令小华断绝与小月的来往。 A、小华应选择离开好朋友小月。 B、小华不应该离开好朋友小月 组织讨论 教师通过多媒体重新展示以上剧情及问题, 然后开始讨论。 规则:全班分四组,分别对剧情一至四的问题展开讨论。各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讨论并对不同观点(选A、选B)的同学分组,在本组指定具有不同观点的总发言人,发言人对相同观点的同学发言作整理并记录、小组长综合本组最后观点。根据剧情,教师依次组织每个小组的发言人、小组长发言,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友谊技巧和交友准则。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及各组的讨论发言情况进行评比打分,评出最佳演员、最佳组长、最佳发言人、最佳团队。 得出结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和发言内容,进行小结,归纳出以下结论: 2、友谊技巧: ⑴:平等互惠,学会体谅朋友的难处,相互给予与分担。 ⑵、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 ⑶、坦诚相待,坚持原则,绝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情。 3:交友原则: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多媒体展示以上板书) |
学生听故事,听完后思考讨论相关问题。
学生思考、创作、归纳。
被提问学生作答,并说明理由。
学生思考、作答
课前排演好节目。 一位男生旁白,三位女生表演。其余同学欣赏表演。
每组学生根据相关剧情展开讨论。 学生在争论、质疑、总结反思、求证中生成新知识,小组长对本组讨论作归纳,
各组发言人、小组长在教师的引导下发言,生成新知识(不局限于课本已有结论) |
引导学生体验交友经历,并从一定的情境中学会辨别真假朋友,掌握辨别真假朋友的标准。为下一个创意活动奠定基础。
通过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归纳能力、锤炼语言的能力,可以检验学生对 “朋友”一词理解的广度和深度。进而给“朋友”这一概念下一个正确的定义。
以情境为中心,问题为引线,讨论为方法,评比作激励,引导学生思辨、探究、争论、质疑、总结、反思,最终生成知识。体现了探究式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方式。 1、采取分组讨论并进行评比,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2、分组讨论可培养小组长的组织能力。 3、分组讨论可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4、评比还能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
归 纳 升 华 |
|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了交友的好处,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交友的钥匙、技巧和原则,排解了心中积压已久的交友困惑,特别是一些缺少朋友的同学已经有了交友的冲动和自信,陈安之说:“要成功就要与成功的人交友”、“心动不如行动”。为此有些同学已下定决心:我要马上开始交友行动。看到你们这么积极,我很高兴,高兴之余,更想为同学们的交友略尽绵力,提些建议:(多媒体展示以下建议) 一、请留住你身边走过的每一个能与你真心面对、互助前行的朋友,记住他们的联系方式并经常保持联系。 二、请经常伸出你温暖的双手,不但要在朋友高兴喜庆时举杯畅饮,更要在朋友困惑落难时携手相扶。 三、请远离那些不思进取、素质低下的所谓“朋友”,因为我们常常因为有了错误的朋友才有了错误的决定和错误的行动。 四、请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与比你更成功的陌生人结成真心的朋友,因为他们才能照亮你前行的道路、给你智慧和力量,加速你的成功。 |
学生聆听,并对交友建议作记录。 |
拓展延伸,教育学生掌握交友的几个关键点。给涉世未深的学生提些改变一生的交友忠告。 |
总结讲评 |
|
请某位同学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教师对学生小结中的不足作补充。 |
学生小结 |
学生小结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 |
作 业:
实 践 探 究 |
|
《携手朋友,走向成功》手抄报大赛 (多媒体展示作业) 请同学们在课后4--6人组成一组,根据老师指定的负责人,出一期手抄报,内容可涉及“名人说交友”、“交友指南”、“交友名言”“交友感言”等方面,我们对同学们的作业进行评比和表彰,并把你们的获奖情况记入学生档案,记入平时成绩。 |
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后实践任务。 |
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感受交友的重要性,掌握交友的方法,体会拥有朋友的快乐,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 。 |
教 后 反 思 |
|
根据教学结果,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作记录 |
|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