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案例分析 作业周期 : 2017-10-232018-05-30

作业要求 :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请按照模板进行提交。

2.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在复制到提交框。)

4.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发布者 :教务管理专员

教学案例分析

提交者:学员张丽娟    所属单位:沧师沧州市黄骅市骅西小学    提交时间: 2018-04-27 23:01:19    浏览数( 1 ) 【举报】

《赠汪伦》教学设计

黄骅市开发区小学     张丽娟

教材简析

《赠汪伦》是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画面!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

设计理念

一、识字教学仍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自主识字。另外,“舟”“闻”字的认识学习注重语言文字文化的渗透。其中,依然注重正音指导。

二、注重写字指导。在认读和写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识字、写字的规律。“舟”字的笔顺,“乘”的撇捺要舒展。

三、注重朗读指导。古诗因语言精炼而意蕴深长,但学生的领悟是有限的。我们不必逐字逐句地进行串讲和赏析,要使学生感悟诗歌情境和画面,合理指导朗读。

四、创新性诗歌理解学习——编故事,学古诗。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古诗编故事并表演,促进对古诗的理解,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懂古诗,同时学会叙事。

设计特色

1、围绕主题教学,发散学生思维;

2、进入人物心灵,体会人物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培养语感,熟读成诵。

3、理解重点词语,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4、根据古诗还原画面,情景表演,编写故事,感受朋友之间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诵读诗句,想象诗境,体会诗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诗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学习一首古诗,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学习“赠、汪”两个字。解释“赠”。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以前也学习过一首题目中有“赠”的古诗。谁还记得?(生回忆《赠刘景文》)那你觉得“赠”字是什么意思?生答:“赠”的意思就是“送”。你怎样记住这个字?能不能组个词。你看看,赠的左边是宝贝的贝,意思是把自己最宝贝的东西送给别人了,送给谁呢?(汪伦)注意汪是后鼻音,谁给它组个词,和水有关所以带着三点水。这也是本课要求写的一个字,咱们一起来写写吧,(老师范写,同学们书空)三点水写得窄,王字可以写大一些。

3、简介汪伦。汪伦是人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知道汪伦吗?(找同学说,老师补充)

汪伦是唐朝荆州,也就是现在的安徽泾县人,他是个酿酒师,也是个有名的歌手,他非常喜欢诗歌,非常地仰慕诗人。             

4简介李白。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你对李白了解多少?同学们说,老师补充。(李白诗写的好,好到什么程度呢?被皇帝传到宫里面去写诗给皇帝看,用现在的话说,李白是唐朝最大最大的大腕了。)
    5
、孩子们,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忆,生性豪放的李白究竟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来赠送给汪伦呢?(板书:李白汪伦)

二、初读古诗,感知友情。

1、提读书要求,学生自由读诗。(请同学们打开书116页,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认清字形,读准字音,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不懂的字,请教同学或文中的小叶子,开始吧。)

2、个别读。(你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真漂亮,谁能来展示展示?)

3、齐读。(想读的同学一起读吧。)

4、认识生字

1)投影出示带拼音生字,学生认读、组词读。

课件出示:乘 潭(带拼音的)

(看,你们动听的读书声把生字宝宝都吸引来了,你认识它们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2)说说记字方法。(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3)脱掉拼音认字词。(现在我脱掉拼音,看大家还能不能认识它们?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课件出示:乘 潭(不带拼音的)

5、写字

课件出示:乘    (写在田字格中)

这些字中还有两个生字要求会写,乘字,举起手跟着老师写,我先写一个千字,横要尽量往上靠,再写一个扁扁的北,分布在竖的两边,撇和捺的书写位置要看好,让它乘风而上,展翅高飞。

再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舟字,这是个独体字,所以整个字要占田字格的中间,第五笔的横要顿笔起,顿笔收,写在横中线上。下面轮到你们展示写字本领了,请大家将“乘、汪、舟”在田字格本上分别写一个,看谁写得又快又好。[提醒写字姿势]

6、评价。(这是某某同学的作品,谁来夸夸他哪儿写得好?你真会观察,是个细心的孩子)用投影展示。

三、再读课文,感受告别之情。

1、齐读古诗。

课件出示: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孩子们,瞧瞧,这些生字太调皮,又跑到课文中去了,咱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读得很流利,我略略听出了一些感情。)

2、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放音乐](老师也想大声地,带上感情读一读,你们想听吗?轻轻闭上眼睛,听听,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3、学生说说想象的画面。(你真会想象,我仿佛看到了那送别的场面。)那我们就一起感受那依依惜别的画面吧。

4、学习第一行诗

1)观察插图,

课件出示:插图

(你们看,图上哪个是李白,哪个是汪伦?是从哪儿知道的?真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读读这行诗吧。)

2)出示第一行诗。

课件出示: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也来读一读吧)

3)理解诗句意思反复读。(李白乘上小船干什么?那这个将欲行就是快要走了的意思对吧,他要和好朋友分别了,心情如何?带着这种心情再读一读吧!读得怎么样?你也试试吧)

5、学习第二行诗

课件出示: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1)正当李白依依不舍乘舟欲行之时,发生了什么事?(学生说)

2)出示第二行诗,个别读。

(诗中只用了七个字写你这句话,快读读吧!)

3)理解“忽闻”、“踏歌声”。(这事李白之前想到了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忽就是忽然,闻字呀,在字典里有这么几个解释

课件出示:闻:①用鼻子闻   ②有名望的    ③听见

忽闻的闻是(     )的意思。

这里的闻是什么意思呢?李白忽然听见什么?踏歌声是什么意思?

(踏歌是古代的一种舞蹈,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边歌边舞的一种歌舞形式。)

6、感读诗句。

课件出示:返回上一张幻灯片

(忽然看到这样的场面,李白心情如何?)

7、再次感读。(李白就是这么厉害,一个字,就可以把当时的心情表达出来了,两行诗就可以记下一件事来,快来再读读吧)

8、学习后两行诗(李白看着汪伦带着家人和朋友前来相送,不禁感叹——)

课件出示:桃花潭图片和文字——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理解“一千尺”( 这桃花潭有多深呀?一千尺知道是多少吗?一尺等于0.33米,一千尺等于333米,我们的课桌有1米高,那样算下来,一千尺要有333张课桌这么高,那这桃花潭深不深呀?桃花潭真有那么深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用夸张的手法说桃花潭的水很深,是为了表现什么?

2)理解“不及”(不及是什么意思?)

李白哪里是想说水深,他分明是想说……(生答:李白和汪伦的情意像桃花潭水一样深)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啊!真是水深,情更深。(板书:更)在李白看来,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就好比汪伦对自己的情意一样,又深厚,又真挚。谁能把这种深厚的感情送进你的朗读中读出来。    

3)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把李白对好友的深情厚意表达出来吧!(齐读)

四、三读诗文,体验深情厚意

1、课件出示:听“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

(汪伦和李白之间怎么会结下这比千尺深的潭水还要深厚的友谊呢?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呢!)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览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你喜欢游览吗?我这里有十里桃花;你喜欢喝酒吗?我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连忙解释说:“十里桃花指十里外的桃花潭,万家酒店指一个姓万的人开的一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会不会生气,他不但不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和风趣逗得哈哈大笑,两人一见面就如同老朋友一样。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做诗,短短几天里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当李白将要出发时,汪伦带了全村人用踏歌声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做了一首诗——《赠汪伦》。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配诗文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2、让我们再来感受这千古传诵的深情厚谊,齐读古诗。

3、李白与汪伦虽只相处了短短数日,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此时此刻,望着匆匆赶来的汪伦,李白一定会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李白、汪伦,你们想说些什么,就快说吧!(同桌一生演李白,一生演汪伦,表演此时依依惜别的情景)。

     4、读诗:(李白赠送给汪伦的仅仅是一首诗吗?把你的心声读出来吧)

5、此时你就是李白,当你登上小船准备离开,回想起汪伦每天热情款待,一起饮酒作诗,望着眼前深深的潭水,一定会感叹——齐读三、四行。

即将分别,李白正想到以后天各一方,不知何时再见。此时,忽然听见汪伦在岸上踏歌为自己隆重地送行,低头看着清澈的潭水,诵道——齐读三、四行。)

五、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师:汪伦用什么形式来送李白的?

    汪伦是以踏歌相送的形式来送李白的。古代呀,送别诗特别多,古代诗人送别的方式也很多,除了用歌声来送别,还有什么送别的方式呢?我们来看看李白他是用什么方式来送别他的朋友的?(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读。(师声情地朗诵)

生:读题目。

师:这么长的题目同学们读得这么流畅,很好。从题目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李白是送孟浩然。

师:你知道了这首诗的人物是李白和孟浩然。

生: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是在黄鹤楼送的。

师:这是送别的……

生:地点。

师:人物、地点都有了,那时间呢?我们去读读诗句,找一找时间。

生:找到了。时间是烟花三月。

师:善于思考。烟花三月,李白约孟浩然来到黄鹤楼,两个人久别重逢各诉思念之情,之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送他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多美的季节!这首诗表现了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我们一起到充满诗意的黄鹤楼,读一读李白留下的这首诗吧。

师:我们再看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诗(课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这也是一首送别诗,是谁送谁?

师:元二是诗人王维的好朋友。他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王维为他送别。我们读一读,思考王维以什么送元二?

生:王维以酒送别元二。

生:王维担心元二。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是呀,王维握着元二的手,说:“元二啊,你这一别万里,前途茫茫,不知何时才能到达,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再相见?读。

3、这样的送别诗还有很多,希望大家回去收集一些,读一读,背一背。

六、作业:

1、把这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2、自选背诵一首送别诗。

3、尝试把古诗改写成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25、赠汪伦

       李白       汪伦

        将欲行      踏歌声

        水深       情更深  

 

 

 

 

《赠汪伦》教学反思

通过将近一个月的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我将曾经讲过的《赠汪伦》一课,又进行了重新设计,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四年(755),是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到泾县,游桃花潭后和友人汪伦分别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曾经做过县令,辞官后居泾县桃花潭,他豪爽好客,同李白等诗人相友好,常有诗文来往。李白临别时写赠此诗。由于其内容时空跨度太大,语言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差甚远,加上学生的阅历背景浅,以至于我一直感觉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也正因为这是大家都不知如何下手的硬骨头,所以我经过再三思量,打算迎难而上,为低年级古诗教学寻找一条捷径。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诗词的教学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或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我的教学以“诵读诗句,想象诗境,体会诗情”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性、实践性、整体性”及“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学思想,力求“走进文本”进而走向“更多的送别诗”,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新秩序,真正使学生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那么,怎样一步步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孩子们在读这首诗时,会浮现出自己能感触到的画面或场景呢?

一、        单刀直入,直揭课题,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直接引领学生走入课题,通过以下几个问题的质疑,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赠”是什么意思?“汪伦”是谁?李白是谁?3.李白为什么要写这首诗送给他的朋友汪伦?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情境写下来的?通过师生对汪伦和李白的介绍,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地通过自己读文和已有的经验获取到正确的信息,而后面的问题既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又对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二、        多重朗读,想象画面,入情入境。

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读诗,初读古诗,感知友情;再读课文,感受告别之情;三读诗文,体验深情厚意。在逐层深入地读中,架起学生与诗歌沟通情感的桥梁,读中悟情,以读促背。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体会情感,领悟诗句蕴涵的意境美。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看、听、想、说、悟,演,使思维得到扩张、认知得到深化,让每个学生眼中有画,心中有景,他们的情感也会不断地升华。

三、      故事穿插,情景表演,升华情感。

当通过想象画面,领悟了诗歌的意境美和情感美之后,老师顺势穿插《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故事,既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为后面的情境表演激发兴趣,同时引领孩子们更加领悟了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深情厚谊。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的兴趣和情感体验已被激发,他们内心的激情亟待迸发,于是我顺势让孩子们分小组还原画面,编故事并且表演。此处的设计可谓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孩子们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融入到古诗之外,穿越到故事现场,把李白和汪伦流传千古的真挚友谊再次重现,情深意切,感人至深。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懂古诗,同时学会叙事。表演结束,我又通过情境朗读的方式,将孩子们再次带回文本,到此整首诗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其中情感,都已经走入了孩子们的内心。

四、      名诗诵读,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送别是我国古诗一个永恒的话题,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本节课的情感进行延伸,穿插表达离情别绪的古诗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上我引导学生学习并背诵了《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学生的情感再次迸发,本节课的学习也顺理成章的达到高潮。

五、随文识字,关注书写,强化基础。

识字教学仍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本课要求会认六个字,会写三个生字。本节课我采用随文识字、写字,范写,共同书写,展示评价等方式。比如“舟”和“闻”字的认识学习注重语言文字文化的渗透。“乘”字注重写字指导。从一看,二写,三展示,四比较的认读书写过程中,扎实推进,引导学生发现识字、写字的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书写素质和语用能力。

 

 

 

 

 

 


附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5-02 09:59:14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