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2-062018-05-30

作业要求 :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校长应如何以“互联网+”思维和方式引领学校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学生的成长?互联网又为校长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有的校长认为,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如何改变,从教育的理念、工具到坚守教育的本质都需要去思考。
       有的校长认为,“互联网+”时代对学校管理也进行了挑战,从过去金字塔型的由下向上,或者由上到下的这种贯通性到如今的扁平式管理,以及组织变革方面的思考。
       有的校长认为,在当下这样一个互联网对于教育挑战和冲击的时代,校长应该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以及每个教育人应该坚守些什么。作为一线校长,教育应该是做哲学,给学生怎样的教育,是校长不仅要思考,更要在实践当中去践行的。
       有的校长认为,“互联网+”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互联网思维,二是互联网技术。所谓互联网思维,实际上是指一种价值观,学校应该以学生至上,或者以儿童为中心。

       作业要求:假设,我们举办一场“互联网+”时代下校长的机遇和挑战论坛,您能否分享下您的感受和体会?如果请您作嘉宾发言,您打算说些什么?

        其他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教务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杨玉玲    提交时间: 2018-04-27 19:03:46    浏览数( 3 ) 【举报】

  互联网+时代,我们与时俱进

    上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互联网产生并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再到本世纪,人类进入互联网+的时代,短短六、七十年的时间,在计算机、互联网的辅助下,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带给人们的是便利,但我觉得更大的变化是对人们原有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乃至学习方式的冲击:虽足不出户,却课知晓天下,可获得一切生存所需资源,何其方便,但家庭中、朋友间那种因为沉溺于网络而逐渐淡漠的情谊,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的千人一律的低头党现象,正在侵蚀着我们这个世界的健康......我们的教育无法幸免的也被卷入了信息化大潮,“慕课时代”的到来,让我们这些教育人几多茫然,几多惆怅。是的,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只有智慧的利用它,让它更好的为教育服务,在互联网时代,做与时俱进的教育人。

一、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首先,我们要真正的了解,互联网+时代有哪些特征。马化腾先生在他的著作《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中指出,互联网+时代有六大特征:

特征一:跨界融合。

即跨界融合,连接一切。+”本身就是一种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一种融合。敢于跨界了,创新的基础才会更坚实;融合协同了,群体智能才会实现。跨界,首先必须跨越思维观念之“界”;跨界,应该成为一种行为方式。

  特征二:创新驱动

  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人称之为信息经济、数据经济。目前,我们的国家现在处于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未来是创意创新创业创造驱动型发展,发展是靠更多的个人发挥创造精神,是靠协同创新、跨界创新、融合创新

  特征三:重塑结构

  重塑结构从互联网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出版人卢俊指出,其实互联网重新塑造了社会,在弱关系社会里重新建立契约和信任关系,这是互联网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连接的关系里产生了新的能力、新的人际关系。“互联网+”最终描述的还是一个智能社会。

  特征四:尊重人性

  人性即人的本性,如对于胜利的渴望,对尊重的重视,对与人相处的要求,对新鲜的好奇。当然,懒、追求惬意随性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人性的光辉是推动进步的首要力量,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尊重人性是互联网最本质的文化。互联网除却冷冰冰的技术性,其力量之强大最根本地也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用户体验的敬畏、对人的创造性的重视。  

  特征五:开放生态

  依靠创新、创意、创新驱动,同时要跨界融合、做协同,就一定要优化生态。好的生态激活创造性,放大创造力,孕育创意,促进转化,带来社会价值创新,“开放度”决定行业、企业命运。只有开放才能融合,实际上这也是跨界思维的核心之一。创意、创新、创业,生态为上

  特征六:连接一切

  欲在“互联网+”中如鱼得水,积淀信任性关系变得非常重要。那些忘记责任、生态、开放和分享的人、机构、平台,必然难塑信任。有信任,别人才愿意通过你来进行连接,或者愿意连接你,所以,失去信任几乎就相当于“失连”,未来企业的生死、成长快与慢、发展是否持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任”的含金量。人也是情同此理。因此,“互联网+”会形成一种倒逼,让诚信、信任重建,这是人性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好证据。

二、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是什么样?

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的冲击下,过去的教育模式在今天看来正在一点一点发生改变,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战略技术的出现,使得教育的方式、手段发生了大大的改变。对于教育行业而言,随着“互联网+”被纳入国家战略,互联网+教育也成为了公众热议的话题。教育只有顺应这一时代的需求持续不断地进行革命性的创造变化,才能走向新的境界。互联网+教育的出现有效提升教育水平,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解放了老师与学生的束缚。

“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妨来思考:

互联网+学校=?是现在的校校通班班通吗?是电子书包、电子白板进课堂吗?是,又不是!

互联网+课堂=?是把实体课堂教学录像放到互联网上让大家看?是,又不是!

互联网+教师=?互联网时代,教师还能像从前那样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吗?教师职业还会永远是铁饭碗吗?恐怕未必。

互联网+学生=?如果你还是学生,你必须思考如何培养自己将网上的那些看上去零零散散的那些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有用的知识体系,否则你会落后时代一大截!

这样想下去你会发现,互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加完之后一切都会发生改变,互联网+教育的结果,将会使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

三、互联网+时代我们怎样做校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面对互联网对于教育的“裹挟”,我们作为学校的灵魂,不是恐慌、不能抗拒,当然更不应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旋涡”而随波逐流,我觉得我们应该守住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初心,那就是为祖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守住承袭、延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基。

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而我们肩上的另一份使命则是传承我们民族的和世界的优秀文化。无可否认,随着互联网+的冲击,文化的传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中华民族流传已久的对祥和之家风的传承,家人在一起的其乐融融的感情交流时间,逐渐被看手机、玩手机所挤占殆尽,我们开始顾不得对家人的嘘寒问暖、亲切关怀,我们甚至因为习惯于手机网络的无声交流而变得讷于出语,于是家庭氛围变得冷漠。所以,无论我们未来的教与学如何围绕互联网,但一定不能缺失文化传承。

2.培养善用互联网而不被其奴役的新时代公民。

置身于互联网时代,是幸也是不幸:所幸者,是我们能够以百倍于传统教育方式的效率来实施我们的教育理想,我们能够极速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引领学生建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知识能力体系;而所不幸者,则是在这如万丈悬瀑瞬间下泄的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如何引导我们的老师、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何不被网络所奴役。这就需要我们做校长的要真正起到导师的引领作用,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时代走向,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让我们的学生接触更加方便、广阔的知识,而不再是局限与课本,我们可以颠覆创造心理学家们认为,创新思维的心理学机制就是二元联想。那么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作为二元中的一元,另一元可以是任何东西,由此激发的创意可以是无限的。

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互联网+”时代这样的关键词时,我们知道,中国社会在形态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中国政府正在以官方的姿态肯定着互联网与国计民生、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我们的教育也一定将置身于互联网时代的强大洪流中,乘着大浪,显我教育之魅力,为祖国的强大、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方是教育弄潮儿的风采!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5-11 11:20:47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