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根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7-09-212017-12-31

作业要求 :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发布者 :耿老师

根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谢建晶    所属单位:格尔木市民族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2-12 20:27:14    浏览数( 0 ) 【举报】

《永远的蝴蝶》教学设计

课文分析

    《永远的蝴蝶》一文的情节非常简单,可以概括为:“我”和樱子在一个雨天去寄信,信的内容是“我”告诉母亲打算和樱子结婚的消息。然而为了寄出这封信,樱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突如其来的车祸把“我”从幸福的山顶拉回到痛苦的深渊。文章没有正面描绘“我”悲痛的心情,但字里行间读者不难读出来。事情已经过去好久,但“我”又站在樱子出事的地点,茫然无助,泪水充盈,眼前闪现的仍是当时的情景:樱子过马路去寄信,她像一只蝴蝶一样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如同电影镜头一样不断闪回并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本文重在抒情,而不是叙事。文中没有反映深刻的现实问题,它宣泄的只是个人的情感,作者用细腻的笔调将失去恋人之后那种悲痛、悔恨、自责、惋惜、眷恋之情表达得缠绵而美丽,它像一根丝线紧紧地牵住了读者的心,产生了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文章有几点尤值得我们好好品味。一是作品以“雨”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始终。悲剧因“雨”而生,小说开篇写“雨”,正是对不幸和灾难起因的一个交代。樱子遭遇不幸后,又写“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成为一生一世的一场雨”。显然,“雨”又成为泪水和痛苦的象征。同时,以“雨”贯穿全文,也造成笼罩全文的阴冷凄凉的氛围。二是作家善于反复运用细节。如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以此使“我”的情感思绪变化的脉络和层次更加清楚明显;两次写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这是对“我”的心理刻画,突出了樱子美丽清纯的形象,也表达了“我”对樱子永不磨灭的爱。三是高超的谋篇布局技巧。直到作品的结尾处才告诉读者信的内容,这样构思,无疑加重了作品的悲剧色彩,让人哀痛欲绝,心不堪受。正因为作家善于谋篇布局,匠心独运,作品才有了很强的感染力。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文本的研读,能够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上去分析和欣赏小说的构思方法、写作结构及语言特色。

2.能力目标:通过诵读、精读、探究基础上,提高对小小说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小说人物的思想感情上,激发学生对人间深情的珍视,进而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学习小小说的构思方法和创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小说中塑造的蝴蝶意象。

四、教学方法

围绕四个任务,在仔细品读的基础上启发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三幅图片:雨夜——蝴蝶——信。(展示图片的过程中播放《梁祝》的音乐。)

提问:请大家运用想象和联想,构思一个小小的故事,能把这三者联系在一起。

  现在同学们听下面这段故事,看看著名的台湾短篇小说家陈启佑先生是怎样利用这些内容构成一段凄美的小故事的。

(二)任务一: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把握小说的内容主题。

1、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营造悲剧气氛。

2、请几位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文章只截取了樱子在雨中帮“我”寄信这一小小的生活片段,表达了“我”失去恋人的极度悲伤、痛悔和对恋人的无限眷恋。我们为这一幕痛彻心肺的爱情悲剧而动容。

3、找出文中的环境、人物、故事内容。

环境:春日、雨夜

   人物:“我”和樱子

   故事内容:樱子因帮“我”寄信而遭遇车祸

(熟悉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

4、找出文中描写樱子的语句。说说樱子的形象特点,小说是如何塑造“樱子”这一人物的?

提示:“樱子”这个名字就显得美丽而又纯洁;“樱子说她可以过去帮我寄信……谁叫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呢。她微笑着说。”足见她温柔体贴的一面。

[学生回答]:语言描写——“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

[提示]:樱子说她可以帮“我”寄信,她关心、体贴“我”却不直白表露,反而故作嗔怪。表明樱子热情、体贴,冰雪聪明。

[学生回答]:神态和行动描写——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提示]:樱子温柔、善良。

[学生回答]:外貌描写——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

[提示]:樱子纯洁、恬静、年轻。

[小结]: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和外貌的描写,一个温柔、体贴、善良的姑娘就栩栩如在眼前了。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本文正是一出这样的悲剧。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创造的悲剧意境之美。)

(三)任务二:精读鉴赏,合作探究,分析小说的构思方法和创作技巧。(围绕三幅图片展开讨论)

这篇小说故事很简单,但经过作者的艺术处理,却有了一种强烈的震撼人性的力量。组织学生讨论,本文为何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作者对恋人浓重的爱,深沉的眷恋——通过悲剧性情节使读者感受审美的愉悦,即所谓的悲剧美。极具悲剧美的意境是怎样创设的。为了创设这样一副人生的悲剧情景,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即图片展示的三个意象在这样一个悲剧美的营造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1、意象选择的巧妙

(1)找出文中描写蝴蝶的语句。

明确:①标题《永远的蝴蝶》

②“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的,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象一只夜晚的蝴蝶。

③“没有人知道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2)作者为什么要把樱子比做蝴蝶?

明确:蝴蝶的外形会给我们什么印象?美丽、五彩斑斓;轻盈,流连花间……总之,蝴蝶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短暂的一生里,将自己的美丽绽放”。

蝴蝶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中出了象征美好之外,还象征着什么呢?宋词中有一个词牌名叫做《蝶恋花》,内容以描写男女间的情感为主;梁祝故事的结局是二人化作一双蝴蝶,在花丛间联翩起舞,梁祝二人的爱情在蝴蝶身上得以延续。这些都表明在中国文化中蝶还是爱情的象征。

在大自然里,蝴蝶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给人们的印象是美丽的。它色彩斑斓,轻盈可爱。所以,蝴蝶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蝴蝶在我们民族文化中除了象征着美好以外还象征着爱情。梁祝故事的结局是两人化作一双蝴蝶,在花丛间翩翩起舞,梁祝二人的爱情在蝴蝶身上得以延续。作者正是要借蝴蝶的这个意象意义,幻想着年轻、温柔、冰雪聪明的樱子能生命轮回,爱情永留。

(3)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的题目叫做《永远的蝴蝶》?

明确:“蝴蝶”其实就象征着樱子,而“永远”就意味着在现实中樱子虽然死了,但是她永远会在“我”的心里。 “永远的蝴蝶”这个标题蕴涵着永远的爱恋与无尽的思念。

2、环境设计的巧妙

气氛的营造除了意象之外还离不开故事发生的背景,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什么?找出对环境的描写。

(1)想一想,在故事中,有一种事物一直在变化着的,是什么?作者怎样描写的雨?找出原文。“雨”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的始终,这场悲剧也是因雨而生,找出文中“雨”的变化:  

教师明确:

 ①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

   ——对不幸和灾难起因的一个交代,表现了做事发生的环境,烘托了气氛,为故事添上了一层淡淡的伤感,似乎预示着一场悲剧即将发生。

 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雨点微妙的表达出“我”敏锐的心灵感应,为樱子的离去感到不安,足见“我”爱的深度和细致。

      雨滴:樱子留给“我”的最后的东西。

③ “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当悲剧发生时,感情急剧变化,痛彻心扉,心中的泪水永没有停止。

④ “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

   ——失去了樱子是“我”生命中最大的一次劫难,这时正是悲之切,爱之切,悲剧气氛更加浓烈。

(2)探究: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雨一直在变化,是实在的变化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明确:不是。雨在文中是“我”情绪的象征。当樱子撑起伞帮“我”寄信去时,“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雨点微妙的表达出“我”敏锐的心灵感应,为樱子的离去感到不安,足见“我”爱的深度和细致。当悲剧突然发生时,“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感情急遽变化,痛彻心扉!最后“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失去樱子是“我”生命中的最大一次劫难,这时情雨交融,正见悲之切,爱之切,悲剧气氛愈加浓烈。

[学生回答]:文章开头写“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

[提示]:这些含情的景语给了读者这样的审美感受:闪烁的灯火仿佛哭泣的眼睛,湿冷的街面犹如含泪的面容,孤独的不是邮筒,而是“我”自己。

[小结]:文章一开始的寥寥几笔就营造了一种凄清、阴冷的氛围,它为全文定下了一个伤感的基调,并暗示了后面的不幸。

3、结构设置的巧妙

给本已悲痛的心灵压上千均巨石,即将到来的幸福转瞬即逝。

   以喜写悲,将悲情推到了顶峰。

(1)从文中找出信的内容。

(2)探究:文章一直在写寄信,结尾处才提到信的内容,这样的构思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小说的结尾——“妈:我打算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提示]:小说最后补叙了那封夺去樱子生命的书信的内容,点明了两人的恋人关系,一下子将痛、悔、恋的情感波澜推向了高潮,大大加强了故事的悲剧性。年轻、温柔、冰雪聪明的樱子死了,在新婚前夕如蝴蝶般飘落了,使作者痛悔不已,令读者唏嘘不绝。前面营造的浓厚的悲剧气氛与结尾的幸福感的急遽转换造成了读者的心理落差,也使读者获得了审美愉悦,即所谓的悲剧美。

[小结]:小说于高潮处戛然而止,言已尽而情未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篇末的这句补叙可称全文的点睛之笔,独具艺术匠心,这就是小小说构思精巧的魅力!

[提示]:给本已悲痛的心灵压上千均巨石,即将到来的幸福转瞬即逝,尤其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一纸幸福竟然成了樱子年轻生命的殉葬品,前面营造的浓厚的悲剧气氛与结尾的幸福感的急遽转换造成了读者的心理落差,使读者获得了审美愉悦。

(四)任务三:品味小说的语言

《永远的蝴蝶》这篇小说情节非常简单,但它的结构精巧,语言精美。作者用凄美隽永,意味无穷的语言,写了生命写了美的意外消失灭亡的过程,让读者心灵受到异样的强烈的震撼。

品读下面的句子,揣摩作者的心理情感。

A、随着一声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B、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C、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

[赏析]:

A、  一个“飞”字,一个“飘”字,使惨烈的车祸像电影里的慢镜头定格在“我”的脑海中,血沫横飞的场面浪漫化了。没有了血肉横飞的可怕,没有撕心裂肺般的哭嚎,相反它异常的美丽,美的凄凉,美的心痛,增添了悲剧意味。

B、  连续两个问句,将“我”失去恋人那极端悲伤、痛悔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C、这里描写的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幻觉,表达了“我”对樱子深深的怀念和眷恋。樱子永远活在了“我”的心中,也永远留在了读者的心里。

[小结]:樱子的死给“我”的打击是刻骨铭心的。但全文没有一个“痛”字,一个“悔”字,却让读者深深地感到了“我”的锥心滴血之痛,痛不欲生之悔。

提问2:文中有一些看似矛盾的话,找出来,说一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学生回答]: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

[学生回答]: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

[学生回答]: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

[小结]作者通过这些看似矛盾的话来反映人物在极度悲痛时那种精神恍惚的心态。作品正是通过矛盾来反映人物悲痛欲绝的心情的。

(品味文章的语言,领会人物感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任务四、拓展迁移: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对人生又有哪些新的启示?

讨论:生命在灾难和“意外”面前是如此脆弱,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知道下一秒中会在我们身上会发生什么“意外”,那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我们的人生呢?灾难的无情让我们痛彻心扉,但逝者已去,而生者又该怎样面对生活呢?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生命的逝去,留给亲人的都是无尽的悲伤和思念。生着的人,要珍爱生命,特别是我们这些远离父母在外求学的孩子,我们更应该珍爱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用成功去回报亲人对我们的爱。

(强调重点,渗入情感教育)

(五)课堂小结

《永远的蝴蝶》这篇小小说的情节虽然非常简单,但它的结构精巧,语言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读着这字字珠玑,句句锦绣的艺术精品,我们时时被它强大的艺术力量震撼着。一个简单的故事,作者却用凄美隽永、意味无穷的语言,让它生命焕发光彩,如此美丽的回忆,如果樱子地下有知,她也该瞑目了。

小结文章的写作特点

1、意象选择的巧妙

2、结构设计的巧妙

3、环境设计的巧妙

(六)作业:将课文文本改写成一首诗

 【板书】

《永远的蝴蝶》

短暂的生命   永恒的美丽

小说三要素                                 艺术技巧

环境    春日的雨夜                   意象          蝴蝶   凄美

人物    “我”     樱子              环境描写      雨     阴冷凄清

情节    樱子因帮我寄信遭遇车祸。     结构          结尾   以喜衬悲

 【相关资料】

一、微型小说阅读指要:

微型小说也称“微观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袖珍小说”。它是随着时代节奏加快而出现的一种新兴小说样式。美国作家罗伯特·奥弗斯特给它下的定义是:“不超过一千五百字,却要具备小说的一切要素。”

它篇幅微小,摄取生活的一片断、一镜头、一插曲、一瞬间,反映深刻的思想主题和社会内容。人物鲜明,突出人物形象的一个完整侧面,“以一目尽传精神”。构思巧妙,情节单一,具有内在节奏,提供给读者联想的广阔天地。它以白描为主,语言简洁、精练。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在阅读时的侧重点。

(一)认识环境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所谓空间主要是环境。环境是小说结构的重要元素,它决定着情节的发展,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在微型小说中,场面以单一为主,场面的自然或社会内容大都简明扼要,不充分展开。它把生活事件浓缩在时空坐标的某一特定点上,进行点式反映。阅读鉴赏时,应从点到面,从小处看到大问题。一般说来,环境描写的作用不外乎是以下几方面: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某种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如台湾作家陈启佑的《永远的蝴蝶》,小说以雨开篇,并以雨贯穿全文,什么作用?首先,雨是不幸和灾难发生的原因;其次,雨又是泪水和痛苦的象征;同时,雨还造成了笼罩全文的阴冷氛围。

(二)梳理情节

如果说环境是人物诞生、成长和活动的背景,那么情节则是人物斗争和发展的过程。所谓情节,就是小说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微型小说是以某一行为或动作作为情节的主体。虽然,人物动作或行动片断也是在一个矛盾冲突中表现出来的,也有矛盾的前因后果,但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的过程不一定像普通小说那样完整,也不一定像普通小说那样情节曲折。如《永远的蝴蝶》,作品情节很简单:在一个雨天,“我”的恋人樱子自愿帮“我”到马路对面去寄信。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年轻的生命消逝了。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简单至极的故事,却深深地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在情节之外,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回味的地方。

(三)感知形象

说到底,小说是“人的艺术”,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微型小说不仅人物少,而且在人物的表现上通过人物某一动作或行为片断,“闪现”人物性格、心理、情感、情绪、思想、意识和人物命运的某一点细微特征。运用特写,显示人物的微部,使其充分“曝光”,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突出的印象,于细微处见精神。或只写人物性格的一个小凸面,或只写人物心理上的一道波痕,或只写人物情绪上的一丝变化,或写人物思想、意识上的一点升华,或只写人物命运的一次小小撞击。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揣摩: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如《永远的蝴蝶》,对樱子的刻画,只是一句语言描写,两次写到其“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但樱子美丽清纯的形象让我们无法忘记。

(四)分析主题

或许正是因为篇幅短小,微型小说主题必须十分鲜明,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它写的是小题材,撷取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却是生活内容的高度浓缩。它集中反映生活的矛盾和冲突,触及到生活的本质,迸发出绚丽的思想火花。它常常是以小见大,以微见著,以小事件或平常现象反映大的或感人的主题。所以阅读微型小说时,必须分析、概括出作品的主题。具体而言,把握小说主题的方法有: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联系作品的典型环境的精当描写;③有时还须联系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的动机。如《永远的蝴蝶》,写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样的主题是不老的主题,在作者的笔下,它十分感人。

(五)鉴赏技巧

微型小说写得好,关键在于构思的精巧别致。巧妙的构思首先表现在新颖、独特,有悬念、有起伏,结构精巧,尤其以出人意料的结尾而见长。所以阅读微型小说时,应该注意鉴赏其表现技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捕捉微型小说的精妙技巧: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倒叙、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先抑后扬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如《永远的蝴蝶》,直到作品的结尾处才告诉读者信的内容,这个结尾可以说出人意料。为什么要特意点一笔年轻的樱子不知道所寄信的内容呢?为什么不让樱子在寄信时知道这个情况呢?这样构思,无疑加重了作品的悲剧色彩,让人哀痛欲绝,心不堪受。

总之,阅读微型小说,抓住其文体特征,以文体特征为突破口,是提高阅读微型小说的有效途径。

二、《永远的蝴蝶》歌词

望着那明月,想着你最后的夜,

 

你随风而逝的歌声,只能与我梦中相约。

 

月亮为什么会缺,月缺时会不会流血,

 

你随风而逝的身影,染红了整个季节。

 

 

 

最后的夜,把思念再给我多一些,

 

满天的星辰,是为你哭泣的蝴蝶,

 

最后的夜,月光为你的离去而凋谢,

 

今生和来世,你是永远的蝴蝶。

 

 

 

采不来镜中的花,捞不起水中的月,

 

你随风而逝的眼神,是否已在红尘中湮灭。

 

月光是多么的纯洁,能不能照亮那边的世界,

 

你随风而逝的长发,把一切都省略。

老师评语

设计合理

评语时间 :2017-12-13 08:49:13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