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根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7-09-212017-12-31

作业要求 :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全面掌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技巧和策略。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修成果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要求:

1.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业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0”分。

 

发布者 :耿老师

根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交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李加才让    所属单位:玛沁一中    提交时间: 2017-11-21 10:45:50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小学三年级

课时: 1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也是本学期学生读到的第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3、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4、认识略读课文,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和课文中的孩子年龄差不多,乡下的孩子对此生活有所经历、了解,若能联系亲身经历,就较容易理解透文章的内容,所以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回忆自身的经历边讨论边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无论是对课文的理解还是对语言的体会和品味,都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尽量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在学习时我巧妙地运用学生的评价,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收集生活中的信息。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利用生活经验进行口语训练和练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语文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认识略读课文,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感受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 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从而初步掌握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激趣导入:今天老师带大家认识一群特别的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交学费,体会劳动的乐趣。

 

倾听老师的讲述。

城里的孩子对这类小朋友非常好奇,激发他们读文的兴趣。

2、自读品析,感知理解

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解决不认识的字及读不通的句子。

2)想想课文围绕槐花写了一些什么?

 

自读课文,读完后思考老师的问题。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老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文和思考。

3、师生互动,质疑答疑

1)课件出示槐花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2)文中找出描写槐花花苞和槐米作用的句子。

3)槐乡的孩子是怎样分工合作割槐米的?

4)小组推代表发言。

1、看图后认识槐花。

2、根据老师的提问小组内合作边读边找。

3、师生互评中收获知识。

小组内分工完成老师提到的问题,让他们互相学习学习方法,培养合作意识。

4、回顾全文,深化感悟

1)槐乡的孩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2)学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带着老师的问题边读边思考

三年级的学生培养他们自读自悟的本领。

七、教学评价设计

1、让小组之间互相比赛。

2、小组中组长演好小老师的角色,对组员进行分工与提问。

3、老师伴好导演的角色,对同学们的表现做及时的点评。

八、板书设计

槐                 课入药

乡      视为宝贝   做染料        作用之大

的                 换学费

孩                 早早起       爬上山

子      采摘槐米  树上爬       钩刀削        充满快乐满载而归

                  弯腰捡       篮里塞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无论是对课文的理解还是对语言的体会和品味,都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尽量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在学习时我巧妙地运用学生的评价,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收集生活中的信息。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利用生活经验进行口语训练和练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语文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所以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多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让学生在交流中有所收获而不是只会倾听老师的观点,本节课中我注重让学生多读多想,让他们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悟出道理,这比老师单方面的讲效果会更好。

 

 

 

老师评语

目标清楚具体,符合教学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特点,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能力。 本节课教学安排清晰有序,科学规范。在教材处理上从具体到抽象 化难为易 以简驾繁突破难点。各环节有详细的练习 科学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 目标清楚具体,符合教学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特点,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能力。

评语时间 :2017-12-01 09:22:53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