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 :中小学(幼儿园)活动如何开展? 作业周期 : 2017-09-15 — 2017-11-12
作业要求 :
结合培训所学课程内容及实际教学中所开展的教学内容,组织与实施教学案例,实践并反思教学心得,最终提交一篇实践研修成果。
要求:
1.字数要求在500字以上;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将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不要提交带网页格式的文档(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如在实施过程中有照片记录,可上传插入文档内;
5.请在项目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赵艳花
提交者:学员郭庆吉 所属单位:罗家湾小学 提交时间: 2017-10-26 13:47:30 浏览数( 1 ) 【举报】
小学数学实践研修成果
结合学习内容中的新课程理念,设计一份教案, 六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教学内容:六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教材简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为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依据以上的认识,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位在,让学生正确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上。
3、设计理念: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在这节课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力求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操作学具,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立体图形表象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地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特殊长方体的特征。
6、教学准备: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框架、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土豆。
学具:橡皮泥 小棒 长方形、正方形硬纸板 透明胶条 长方体、正方体
实物
7、教学过程(每个环节写清设计思路)
(一)创设想象,导入新知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长方形纸,它是什么形状的?如果我把100张这样的白纸整齐的摞起来,那将会是什么形状呢?(板书:长方体) 长方体是一个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长方体。(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思路:我通过一张纸变成一摞纸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从面到体的转变,并自然地导入课题。)
(二)自主实践,探究新知 1、观察中知道名称
(1)同学们都准备了长方体物品,老师没有带来长方体物品,带来一个土豆,我要把它变成一个长方体。
(2)切一刀
你发现什么了?(出现一个面,平平的。)(板书:面) (3)(平面朝下,垂直向下再切一刀)
你发现增加了什么?(一个平面,两面相交于一条线段,这条线段 叫做长方体的棱)(板书:棱) (4)(将某一平面朝下,垂直两平面再切一刀)出现了几条棱?(三条棱)这三条棱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板书:顶点) 摸摸顶点,有什么感觉?
(5)继续切下去,就可以得到一个长方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要让学生在观察中认识长方体面、棱、顶点等各部分名称,体会感受面、棱、顶点的产生过程。从中发现长方体中面、棱、顶点的相互关系。)
2、游戏中掌握特征---突出重点环节
(1)老师出示“魔袋”,你能从中摸出一个长方体物体吗?
举一举:将你摸的长方体的物体高高的举起。
说一说:把你的感觉或是成功的经验,和大家说一说。
预设:感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对边都相等
摸得时候有八个角
直上直下一边儿粗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依托生活中的长方体,使学生经历从实物到图形的认识的第一次抽象过程,在观察中感知虚线含义,在对比中认识长方体,初步感知长正方体特征。
(2)观察你准备的长方体物品。思考讨论:长方体的棱、顶点、面各有什么特征?
小组合作填写学习记录单。 面 顶点 棱 个数 形状
大小关系 个数 条数
长度关系
(3)全班交流 面:
预设:①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是长方形,有3组相对的面,相对的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②长方体有6个面。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的面是长方形的,相对的正方形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其余的长方形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它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其余的面是4个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学生拿自己的长方体展示给同学,边说边数,指导学生按相对面有序的数)(师课件演示面的特征) 棱
预设:①长方体有12条棱,有3组相对的棱,每组棱的长度相等 ②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棱的长度相等
③长方体有12条棱,有8条棱长度相等(学生拿着自己的长方体物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它有8条棱的长度相等。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学生拿自己的长方体展示给同学,边说边数) 师:你是怎么数的?这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预设:①特殊的长方体有的学生按长度可能分为两组。 ②一般长方体相对的4条棱为一组,分为3组。 每组棱的长度都相等。(课件演示棱的特征)
③ 按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为一组。引导学生观察这样数有重复的,上面的数法更合理。
-----引出长、宽、高的概念。(课件出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把水平方向的棱叫做“长”,把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把倾斜向90°的棱叫做“宽”。
④如果学生没有按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分组。师说明: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利用学生手中的长方体物品,换一个方向摆放,指出他的长、宽、高。 顶点:有8个顶点。
师:从长方体一个顶点出发有3条棱,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面有4条棱,长方体有6个面,“四六二十四”,可实际上一个长方体只有12条棱。谁能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设计意图: 这里我通过观察、讨论、记录等不同方式,让学生更系统深刻地体会长方体特征。突出了重点。)
3、操作中深化特征----突破难点环节
(1)从老师准备的长方形硬纸片、小棒中先选择一类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框架,有时间再选择其它材料制作。 边做边思考:
①你们选哪些材料,为什么这么选? ②你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活动一:制作长方体的框架。 材料:橡皮泥、小棒 每个小组配发小棒如下:
4根6cm、12根10cm、8根15cm、2根7cm 预设: 各领4根,拼成一个长方体。
其中一种领取8根,拼成一个特殊的长方体。 领取12根相同的,拼成正方体。
领取的材料拼不出长方体,可以再来换。 领取的材料多了或少了。 ●活动二:制作长方体
材料:长方体、正方形硬纸片、透明胶条 每个小组配发长方形、正方形硬纸板如下: 预设:一般长方体 特殊长方体 正方体
请你说一说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是什么?
师:长、宽、高都相等,我们把它都叫做棱,正方体也叫立方体。(板书:正方体)
(2)全班交流: 你是怎么做的?
哪种材料一定不能选?
有些不能选的,再给你几张长方形纸或几根小棒就能拼成长方体了?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宽阔的活动舞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的创新意识。意图有三:1、检验自己对长方体的特征是否清楚,对长方体特征的一个再认识。2、重点放在研究特殊的长方体上。特殊的长方体在学生认识上是一个难点,学生在操作中对特殊的长方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3、我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材料,巧妙地引出了正方体。
4、对比中沟通联系
(1)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形状 相同点 不同点
面: 棱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长方体
(2) 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预设: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体 正方体 关系图: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进一步把握长正方体的特征,沟通联系,加深理解。)
(三)巩固反馈,内化新知
1、量一量: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正方体实物,指出它的长、宽、高或棱长,并量一量。
2、说一说:最少给你几条不同的棱可以确定一个长方体的大小? 最少给你几个不同的面可以确定一个长方体的大小?
正方体呢?
3、想一想:向长方体容器里倒水,容器中的水能形成什么形体? 长6厘米、高15厘米、宽6厘米 容器甲 容器乙
可能出现正方体 两次出现相对的水面是正方形
第一次:水面上升到5厘米时;
第二次:水面上升到6厘米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量一量、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以上这些有层次的练习,巩固了特征,发展了空间观念。)
(四)总结全课,储存新知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立体图形
面 棱 顶点
评语时间 :2017-10-29 14: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