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一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作业周期 : 2017-09-202017-11-14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一份关于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建议在word文档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到编辑框内。请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标题须为【校本研修成果】+姓名/学校

      注意事项: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了不影响学员的考核成绩,请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第一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提交者:学员夏宁    所属单位:鹿邑县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1-04 15:05:37    浏览数( 0 ) 【举报】

【校本研修成果】+夏宁/鹿邑一高

内容标准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报刊业发展的过程,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

掌握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分析影视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了解“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认识互联网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图表,加深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通过讨论,开阔思维,提高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精神生活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明确大胆借鉴、勇于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分析

教材通过对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个重要媒介的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的介绍来反映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揭示出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由此可见,本课的线索有两条:一条是“传媒变迁的过程”,另一条就是“传媒发展的影响”。而“传媒变迁的过程” 这条线索又分纵横两条线索,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个媒介发展的过程是纵向的线索;而“报刊——影视——网络”,这种媒介技术的进步是横向的线索。与此相对应,“传媒发展的影响”这条线索也要分成纵横两条,纵向的线索是中国报刊、影视、网络的发展分别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横向线索是媒介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

谈话法、启发式、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媒体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什么是大众传媒呢?

生: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它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师:主要传媒方式有哪几种?

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一、报刊业的发展

过渡: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相传唐代时我国就出现了初步具有新闻传播功能但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邸报

师:列表填写中国近现代报刊业的发展进程

学生阅读教材列表归纳:



  

  间

   容

 

产生时期

 

19世纪中期前后

⑴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著名的有《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申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报刊,《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⑵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昭文新报》

 

 

发展时期

 

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

⑴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报刊业逐渐呈繁荣景象;主要报刊有《民报》《新青年》

⑵20世纪前期,中共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还出现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各种报刊,如《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繁荣时期

改革开放后至今

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合作探究: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一种观点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一部分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其本身就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合作探究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2)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3)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合作探究:

(1)改革开放后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多,集团化,市场化。

2)改革开放后中国报刊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政府的支持;人们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

3)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影响: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 目前,发展报刊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问题: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方式,更应注重其在社会舆论方面的导向性作用,把真实、客观作为发展的方向,同时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避免假新闻和恶意炒作的出现。

二、广播影视业的兴盛

1. 电影事业

师:列表中国电影发展进程。

学生列表归纳:

  

  

起步

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

 

发展

(1)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的电影迅速发展并很快走向成熟

(2)20世纪30—40年代诞生一批进步影片

(3)《渔光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获国际电影奖项的作品

(4)《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辉煌

(1)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走向辉煌

80年代有《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阿Q正传》《红高粱》等影片,90年代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在国际上多次获奖。谢飞、张艺谋、陈凯歌等成为国际著名的大导演,巩俐、葛优、章子怡等成为国际影星。至于香港电影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

2.电视事业

师:简述中国电视发展的进程。

生:(1)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普及: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逐渐普及。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合作探究请回答,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有哪些?

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强,电视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电器。

2)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电视节目专业性、知识性、娱乐性并存,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易与观众形成互动。

3)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信息量大,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开阔人们视野,对社会影响大。

4)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

三、互联网的崛起

1.兴起

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人互联网。

2.功能

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 “第四媒介”。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特点

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人们还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合作探究 互联网产生的社会影响。

1)促进了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知识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而且创造的社会财富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当大的部分;命名知识产权的保护得到空前的重视,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使了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2)引发了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了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3)引发了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互联网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

4)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合作探究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那么,网络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何启示?

1)互联网的优势: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费用低廉;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2)互联网的缺陷: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利用网络进行犯罪;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3)启示:互联网比其他媒介更有潜力,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个重要媒介的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它们不仅在大众传媒中可以说各具特色。而且也反映出了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以及所揭示的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视的出现在视觉和听觉方面比报纸更具冲击力,在内容上比报纸更具时效性,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的优势使它较之其他媒介更具发展潜力,它以互动高效、双向传受,使人们更主动、更快捷的获取信息。

单元小结

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生:①从动态运演的整体过程看,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巨大、深刻和急骤的特征。

②从空间上看: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

③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趋势: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④社会风俗的特点: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师: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是什么?

生: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5 16:09:10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