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三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作业周期 : 2017-10-202017-11-14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听一节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课程,做好记录并对本节课进行评价。请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标题须为【校本研修成果】+姓名/区县/学校

注意事项: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了不影响学员的考核成绩,请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第三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提交者:学员代辛    所属单位:鹿邑县第三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0-31 16:41:50    浏览数( 0 ) 【举报】

多媒体技术应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多媒体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掌握一些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声音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视频制作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教学反思。  

      一、 从兴趣着手,引导学生自发学习  

      大多数学生接触电脑,是从游戏开始。在很多老师的眼里,固定思维地认定打游戏是不好的行为,其实也未然。学生爱玩是本性,一味地去扼杀,只能适得其反,应该利用其兴趣适当地引导学习。就比如在用《金山打字》练打字时,打字是比较枯燥的,学生往往会乱打或者偷偷地玩打字游戏,那我就利用他们爱玩、好胜的心理,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选定同一篇文章,各个小组进行打字接力比赛。让学生从比赛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促使他们自觉得认真努力地按照指法去练打字。  

      二、  利用直观教学,加深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在教学中有一些专门的术语和一些理论性很强的概念,这些都是些枯燥乏味的东西,老师在上面讲的很吃力,学生听得还是云里雾里得摸不清头脑。我就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多媒体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来验证所学的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加强辅导,再通过屏幕监视器或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尽快解决问题。

      三、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素养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多媒体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课本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编写的,全书采用项目教学方式,每个章节均有基础学习和实例制作,降低了部分知识的浓度,加强了知识的广度,让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理论和实际应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所以在教学中,适应课本的项目教学方式,通过详细的图解和说明,深入了解每一种媒体素材的制作过程,从而轻松掌握其中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

另外, 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 让学生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多媒体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计算机的很多操作不是唯一的,而且也有很大的开放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常采用任务驱动法,在任务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比如讲图形和图像的区别时,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重要,也是很难掌握的。我就设置了一联串的任务,给学生各种格式的图片,BMP、JPG、TIF、PNG等,让学生利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操作,用放大镜放大后看它们的区别,通过操作让学生掌握两者的区别,并让学生根据前面所讲的理论,自己探索其他的操作方法。  

四、发现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

      当然作为一名非专业的计算机课老师,,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教学中必然存在不足之处。往往会顾此失彼,教学实际与想象产生偏差,同年级各个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又各不同,每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又参差不齐,教学时很难针对各个学生进行各个设计,从而造成教学的偏差。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已让我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后的备课环节,我将多多注意分层次教学有关的研究探索,改进其他不足,把课堂教学做的更好。并继续注重教学前、中、后的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3 18:06:53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