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作业周期 : 2017-05-312017-06-30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根据第一次校本研修成果提交的“信息技术在本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的反思总结,通过线上学习提升后,提交一份教学案例和成果以附件形式上传。

请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标题须为【校本研修成果】+姓名/区县/学校。

 

标题须为:【校本研修成果】+姓名/乡镇/学校。

注意事项: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了不影响学员的考核成绩,请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提交者:学员张素芬    所属单位:清丰县城关镇程园小学    提交时间: 2017-06-04 21:50:41    浏览数( 3 ) 【举报】

《金色的草地》教学案例和成果

 姓名:张素芬 单位:清丰县城关镇程园小学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记叙文,文字不多,语言朴实,叙事清楚,明白,平铺直叙中有引发奇趣的波澜,阐述事理中有耐人欣慰的情思。写了 “我”家窗前的草地上有许多蒲公英,每当它开放时,草地就变成了金黄色,大家都夸“金色的草地太美了”。“我”和弟弟常为了寻开心而轻易揪掉这些蒲公英。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蒲公英早晚是合拢的,只有中午才张开黄色的花,草地也因此而变成金色。自然是有生命的,从那时起,“我们”喜爱上了这种花,意识到草地、植物也有生命的。本文叙述条理清楚,富有童趣。同时,在这篇课文中还充满了浓浓的兄弟之情。这种兄弟之情隐隐地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中。如果说感受蒲公英的有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是文本的一条明线,那让学生感受文中人物浓浓的兄弟之情就是文本的暗线了。 
  在《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孩子爱观察,爱大自然,还应让学生体会这兄弟之情。这就需要老师把握好引导者的身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以阅读主体的地位感悟情感,获得情感上的升华。 
设计评析:

《金色的草地》教学案例
  教师:谁愿意告诉老师,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草地?
  学生:我见过碧绿的草地。
  教师:俄国作家米.普里什文却见过一片金色的草地。并且写下了文章:金色的草地。(板书:金色的草地)
  教师:看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呢?
  (评析: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为学文作铺垫。)
  教师: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评析:读书的过程即是思考问题,又是在识字。)
  学生:读课文思考识记生字。
  教师:草地为什么变成金色的?
  学生:因为草地上开满了蒲公英。板书:蒲公英
  教师:是蒲公英让绿草地变成了金色的草地,那作者对蒲公英是什么样的感情呢?
  学生1:作者原来拿蒲公英开心,
  学生2:看到了金色的草地,作者爱上了蒲公英
  (评析:通过交流,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教师:作者是怎样拿蒲公英寻开心的?
 (学生读出第一、二自然段。)

教师:本来是拿来寻寻开心的蒲公英,但有一天作者对它改变了看法因为作者发现了什么?
  (学生读出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教师:看着这片金色的草地,听着人们的赞美声,这时作者对蒲公英的感情已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作者已经爱上了蒲公英。
  教师:作者爱上了蒲公英,就随时观察,不料却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快从文中找出来读读。(学生读,教师指导:读出疑惑的语气。)
  教师:谁想探索秘密,那就和作者一起跑进草地去,找一朵蒲公英仔细看看,然后讲讲草地什么时候变绿,为什么?什么时候又变成金色的了,为什么?
  (学生自读自悟,指名读,教师点拨,相机板书,指名朗读,范读。)(评析:针对课文内容涉及用肢体语言配合学生的理解。)
  师:请同学们把《金色的草地》一课这篇文章再自由地朗读一遍。 
  学生读。书声朗朗,在教师中响起……书声渐渐稀落,从学生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这篇文章所叙述的情节很有兴趣。 
  师:通读文章之后,从同学们的表情中,想必大家已经感受到了他们兄弟间的亲情。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了他们兄弟间的亲情? 
    老师(我积极鼓励孩子们):同学们,要相信自己,不要害怕,赶快举起你自信的小手吧。 
  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 
  (学生发言)生:这一句话:“常常是这样,我们随便到什么地方去狩猎——他在前面,我跟在他后面。”特别是“常常是这样”,从这里我感受到了他们兄弟的亲情 
  生(积极发言):还有!我找到的是这一句话:“‘谢廖沙!’——我一本正经地喊他,等他回过头来,我便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于是他也开始窥伺我,假装大呵欠似的也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从这句话当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兄弟的亲情。 
  师:让我们一起把刚才同学找出来的两句话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这两句话。 
  师:你们读了这些句子有什么感受呢? 
  生:读过之后想笑。 
  师:我们可以用“怎样的亲情”这样的填空的形式来回答。 
  生:从这些描写中我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美好的亲情。 
  生:我感受到了愉快的亲情。 
  师:从哪个情节感受到他们之间的亲情是美好和令人愉快的呢? 
  生:我从他们一起玩蒲公英这个情节感受到的。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非常好,注意到了从课文中找问题的答案。那么请问蒲公英是作者童年-的最爱吗?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文章,然后和你的学习伙伴交流交流。 
  生:我认为蒲公英不是作者童年的最爱。因为文章最后一段中写到“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的一种”。 
  这个学生的回答显然是没有完全读懂这句话的意思,还没有弄清楚“最喜爱的花”和“最喜爱的花的一种”之间的联系。

  师:刚才发言的同学,他们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地提出质疑和反问,表现都很不错,还有谁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我认为蒲公英是作者童年的最爱。因为文章中两次写到了“因为它和我们孩子们一起睡觉,也和我们一起起床“,从这里我感受到了我和我的兄弟已经把蒲公英当成了朋友,充满了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生:我认为蒲公英是作者童年的最爱。因为在文章中两次写到了“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的一种”,反复强调了这一点,可见蒲公英是作者童年的最爱。 
  师:那么“从那时起”是哪时呢? 
  生:是在文章第三自然段。 
  师:寻找答案的范围我们已经找到了。我们要学会概括。那就请你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思考并概括“从那时起”是哪时呢? 
  生:有一天,我们发现蒲公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那时起,蒲公英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的一种。 
  师:说得很好。那么我们再来默读一下前面的段落,看看起先蒲公英是否是作者童年最喜爱的花中的一种。 
  生:在第一节中,我认为起先蒲公英也是童年的我的最爱。因为文章第一节写“蒲公英成熟的时候,这是我和我的兄弟最开心的日子”。 
  师:那么,为什么蒲公英成熟的时候,是我和我的兄弟最开心的日子呢? 
  生(思索):“我们总是为了寻开心,揪掉这么不引人注意的小花”。 
  (继续发言) 
  生:他们不仅揪掉,而且说这小花是不引人注意的。这应该不是最喜爱的一种表现。 
  师:是啊!最喜爱应该会精心的呵护,不会为了寻开心而随意揪掉那些小花。 
  学生:不是一直都最喜爱蒲公英,后来经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蒲公英的奇妙变化,蒲公英才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的一种。 
  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整体把握全文,“从那时起”到底是哪个时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刚才有些同学断章取义,只看片面。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同学们不可以忽视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教师:好美的一片金灿灿的草地呀,我爱这朵,爱这数不清的蒲公英从现在开始蒲公英成了我最感兴趣的的一种花了,同学们,你们呢?不想说说吗?
  学生:我也爱上了美丽的蒲公英。
  (评析: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融和,以便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师:作者站在这片金色的草地上在说什么?
  (学生读出最后一段,师范读指导朗读。)
  教师:天黑了我们要睡觉了,蒲公英呢?
  学生:蒲公英在忙着收拢花瓣,和我们一起睡觉。
  教师:你要对蒲公英说些什么?
  学生:蒲公英做个好梦吧。
  教师:太阳升起来了呢?
  学生:蒲公英和我们一起迎接太阳。
  教师:这时你对蒲公英又说些什么?
  学生:蒲公英你真美呀!
  (评析: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更加走近了蒲公英,物我合一。)

教师:看来,蒲公英不但成了作者的朋友,更成了我们的好朋友,谁想画一幅画,送给你的好朋友,说说你想画什么时候的蒲公英,准备画成什么样?
  学生:我想画早晨的蒲公英……
  学生:我画晚上的蒲公英……
  (评析:涉及这个环节,为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作者观察了蒲公英,你在日常生活者观察过那些动植物。说说你的体会吧?
  学生1:我最感兴趣的是牵牛花他每天早晨都吹着小喇叭迎我起床,
  学生2:我喜欢小鸟,……
  教师:把我们的观察体会写到小本本上吧。

 

教学评析:

通过教学《金色的草地》这一课,我体会到阅读理解是学生独立的学习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主阅读。老师充当的角色是向导,引导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情感,最后我还设计了让学生画蒲公英,说一说观察过的其他动植物,这样凭借教材中的的教育契机,教师充分进行挖掘,利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在以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走出文本,超越文本,是本课的教学本色,通过教师的引导,自我感悟,学生能够物我合一,激发了他们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融相合的美好情感。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是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技能。课堂上许多同学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阅读理解,在讨论中独立思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达成了共识。在相互切磋中加深理解,共同提高。这既是一种合作化学习,也是一重个性化阅读。但在这次的阅读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听他人言,面对问题低头、胆怯、茫然……自己并没有进入到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阅读理解比较灵活,学生经验不足,以至于处理问题的时候犹豫不决、心理紧张、考虑不周全、思维混乱,就会有不少的学生对于阅读失去耐心与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于被动的状态。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方法的运用必须由外到内逐步转化,这种被动状态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是无益的。我们老师在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理解方法的同时,更应该不时地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6-26 11:08:18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